你也可以成為蝙蝠俠:人類回聲定位

2021-01-19 友心人

小友說:聽說最近大家都沉迷於一個魔性聲控遊戲。但是你知道嗎?當你在用聲音控制小黑豆前進跳躍的時候,有的人卻可以利用自己發出聲音的回聲,不依賴視覺也能走路騎車打球,暢通無阻。不僅如此,科學家說,這種「神力」是可以訓練的。


很多動物可以通過回聲定位來「看見」周圍的環境,如我們的好朋友蝙蝠和海豚。在自然選擇的幫助下,這些物種的視覺和聽覺相輔相成,通過回聲定位,它們甚至可以「看」見障礙物背後的物體。


殊不知,通過訓練,人類也可以通過回聲定位來輔助視覺,譬如一些先天失明的人,便可藉助嘴裡發出的「嗒嗒」聲來感覺身邊的環境,有些人甚至可以完成騎自行車和打籃球等在大多數人看來必須藉助視覺來完成的活動。

觀看視頻感受一下盲人回聲定位的神奇

(抱歉沒有字幕,但聽不懂其實也不影響)


PS:《最強大腦》第一季的中德PK大戰中,德國選手戴夫·雅尼沙克就是採用「回聲定位」的方法辨物,和採用吹氣辨物的中國「聽風者」艾曉娃進行對抗。由於某種原因,視頻無法直接插入推文,感興趣的老友記可以在圖文最下方的「閱讀原文」點擊觀看喲。(嗯,他還解釋了為什麼聲音是用「嗒嗒嗒」而不是「啪啪啪」....)

 


在自然界,回聲定位即通過聲音和回聲來判斷物體方位、大小等信息的能力。在人類中,這種能力便體現為通過主動發出聲音,譬如用嘴發出「嗒嗒」聲或是用手杖敲擊表面,並根據回聲來獲得方位等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同程度地體現在一些失明群體中,而視覺正常的個體也可以通過訓練來增強回聲定位來習得這一能力。


在人類回聲定位被發現之前,科學家便注意到了盲人不可思議的空間感和對環境中障礙物的敏感。這一早期的理論認為,一些盲人可以通過感受空氣在面部的輕微震動而對環境做出判斷,所以將此稱為「facial vision(面部視覺)」。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們開展的一系列實驗清晰地顯示被試判斷障礙物的方位依賴的是聽覺,而非面部壓力(Supa, Cotzin, & Dallenbach, 1944)。

 


被試們在面部被遮蓋的條件下依然可以毫無障礙地感受到障礙物的位置(是的,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家也穿白大褂的年代)。

 


然而,當被試的聽覺受限時,所有的被試都無法感知障礙物的位置,並在 50 次嘗試中無一例外地迎頭撞了上去(….)。

 


在另一組實驗中,被試可以根據實驗員的腳步聲判斷其距離障礙物的位置並告知其何時停止(如果是我,在撞了 50 次之後,一定會故意失敗來讓實驗員也撞幾次….)。


總的來說,先天失明群體的回聲定位能力往往優於後天失明群體,而後者則往往優於視覺正常的個體。大部分回聲定位者都可以通過聲音獲得相對準確的關於物體距離、水平位置,和大小的信息。 

 


我們知道,大腦皮層是可塑性極強的組織,對於盲人來說,即便沒有直接的視覺刺激,傳統意義上的「視覺」皮層依然活躍著。譬如,盲人在閱讀盲文時(觸覺刺激),視覺皮層便會被激活來處理這些文字信息。


同樣,Thaler, Arnott 和 Goodale (沒錯就是你也許在心理學課上聽說的那個Goodale,2011)發現,先天性失明的盲人在聽到回聲時,傳統意義上的視覺皮層活躍程度有顯著增加,而主聽覺區域則沒有改變。在普通人群中,聽到回聲並不會帶來特定大腦皮層區域活躍程度的改變。

 

如圖,我們看到的是回聲定位者(左側)和控制組(右側)在聽到回聲時大腦皮層活躍程度的變化。什麼?圖片不像大腦?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是大腦皮層的 inflated view(充氣視角)。在處理 fMRI 數據時,由於大腦皮層充滿褶皺,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空間聯繫不甚明顯,科學家便像充氣球一樣將大腦皮層吹成一個平面,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檢驗區域與區域之間的位置關係。


在左上我們看到,處於我們大腦後側的視覺區域的活躍程度在回聲定位者中會在受到回聲刺激時提升,而左下圓圈內的聽覺區域則不受影響。控制組大腦皮層的活躍程度似乎並不受回聲刺激影響。

 

小思考:視覺區域處理的一定是視覺信息嗎?又或者,這一區域擅長處理的是某一類型的信息,而在視覺正常的群體中這一類型的信息更多地由視覺刺激提供?

 


好吧,蝙蝠俠並不需要回聲定位,但在 Marvel 的 Daredevil(夜魔俠)中,主人公 Matt Murdock 便是被設定為可以通過回聲獲得對身邊環境極強的洞察力的盲人。術士記得 Goodale 曾經這樣描述一位受回聲定位訓練的個體的感覺:「那就像一種 360 度的全景視覺。」那麼,視覺正常的人,如何通過訓練來提升回聲定位的能力呢?


在 Teng 和 Whitney 2011年的研究中,視覺正常的被試在隔音室中被蒙住雙眼,坐在一個距離自己 33 釐米的架子前。架子一上一下擺放著兩個碟子,被試的任務就是判斷尺寸較大的碟子在上邊還是下邊。因為沒有視覺信息,被試需通過用嘴發出「嗒嗒」聲來產生在物體表面的回聲。


每個被試完成了四組訓練,每組包括 100 個判斷碟子大小的任務練習,每組練習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在每一次判斷之後,被試並不會獲得自己判斷正確與否的反饋。結果發現,大部分被試可以在四組訓練後達到略高於 80% 的準確度(注意基線是 50%)。


這一實驗顯示,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訓練,視覺正常的被試便可以習得通過回聲來獲得信息的能力。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實驗是在隔音室條件下進行的,在日常生活中聲音源複雜而多變,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回聲定位來觀察環境恐怕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多樣的視覺


今天術士介紹的回聲定位只是盲人觀察世界的諸多方式的一種,其它方式還有 blind sight(盲視覺,以及藉助科技的各種感官替代視覺(譬如用舌頭來「看」見世界)。如果大家對這些多樣的視覺體驗感興趣的話,歡迎在後臺留言。


-end-

我猜,你可能會喜歡



審核 | 婉君

排版配圖 | 東移


參考文獻

Thaler, L., & Goodale, M. A. (2016). Echolocation in humans: an overview.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gnitive Science, 7(6), 382-393.

Thaler, L., Arnott, S. R., & Goodale, M. A. (2011). Neural correlates of natural human echolocation in early and late blind echolocation experts. PLoS One, 6(5), e20162.

Supa, M., Cotzin, M., & Dallenbach, K. M. (1944). " Facial vision": The perception of obstacles by the blin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2), 133-183.

Santani Teng, D. W. (2011). The acuity of echolocation: spatial resolution in the sighted compared to exper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5(1), 20.

 


「一日一小變」


「閉著眼走路」


你有嘗試過閉著眼睛走一段路嗎?

選一個安全的地方

閉上眼去感受一下盲人的世界吧!


picture from 攝圖網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轉載前請《點這裡閱讀轉載須知》,如需加入白名單,請提供微信公眾號ID。



相關焦點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在一段視頻中,基什利用他的這種能力,穿行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描述一輛汽車的形狀、識別遠處一棟樓房的建築特徵,甚至還可以騎自行車。儘管擁有這種非凡的能力,但基什認為,自己沒什麼特別的。「長期以來,盲人一直在利用各種形式的回聲定位,效果有好有壞。」他說。而且,回聲定位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習得。
  • 人類也能用回聲定位嗎?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然而,最近科學家發現,蝙蝠也並不是回聲定位的唯一掌握者,有一種叫做豬尾鼠的鋸齒動物也可以做到。進而科學家想要研究,是否人類也可以學習這一技能呢?如果可以的話,這必將對盲人有巨大幫助,也可能顛覆目前的醫療技術。本文作者 Jason Bittel進行了詳細介紹。 豬尾鼠的生存之道 在越南的森林裡,每當夜幕降臨之時,一個鬼鬼祟祟的小型鋸齒動物在黑暗中出現並開始四處尋找水果和種子。
  • 人類回聲定位能力或助失明者重「見」光明
    健康一線(vodjk.com)訊: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專家博·申克曼(Bo Schenkman)正在嘗試開發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並開發相應的教學方法,幫助後天失明者重「見」光明。雖然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不如蝙蝠,且需要通過訓練才能運用,但對後天失明的人來說仍然是一種重「見」光明的可能性。
  • 回聲定位,盲人也會!
    你知道盲棍是用來做什麼嗎?(圖片來源:scifigeneration.tv)最新研究表明,視覺障礙者可以像蝙蝠和海豚那樣利用回聲定位物體。研究人員使用了不同頻率、時長(從10-400毫秒)的聲音及多種音頻處理手段,試圖找出聲音的哪項要素對回聲定位最重要。在消音室裡,利用虛擬聽覺空間技術可以得到在自然條件下無法得到的聲音(例如選擇性地消除發聲而只留下回聲)。「我們想知道盲人抑或近視的人是否可以利用回聲來對物體進行大致的定位。」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丹尼爾·羅恩(Daniel Rowan)指出。
  • 回聲定位系統:人類從蝙蝠身上學到的新技能
    障礙者會使用口部發聲,回聲定位「經歷數百萬年的進化,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已經演化到能夠動態地調整聲波的發射。因此,塞勒和她的團隊向八位擅長回聲定位的人發起了一個挑戰:他們能否僅通過回聲定位這項技能另外,你也可以在家裡試試這個實驗,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回聲定位:人類可能不需視覺幫助 感知到障礙物
    研究指出,回聲定位系統(或者叫做「雷達效應」)這種能夠讓人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進行定位的「超能力」並不僅僅屬於超人。很少有人知道,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超膽俠或者蝙蝠才具有回聲定位的能力,但事實上,許多盲人朋友都不知不覺地擁有著這項「超能力」。
  • 美國14歲盲人用回聲定位 專家稱是人類極限(圖)
    原來,他學會了一種只有蝙蝠和海豚才會的「回聲定位法」,他能通過舌頭髮出聲音,再根據「回聲」辨別出各個物體所在的位置。但他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回聲定位」,他的舌頭會發出一系列聲音流,聲音碰到物體後會產生只有他自己能聽見的回聲:如果回聲是軟的,那表示前面有金屬物;如果回聲很濃厚,表示面前有樹木;如果回聲尖銳,表示前面是玻璃。通過回聲的響亮和微弱程度,本還可以在心中測量出物體距自己的距離。  美國盲人心理學家丹·基什說:「他的技能非常罕見,本將人類的感覺推到了極限。」
  • 人類學會像海豚一樣用回聲定位,而過程超乎想像的簡單
    科學家成功的教導一群盲人、視力正常的人,用回聲定位來探測他們的環境,這是海豚和蝙蝠所用一種聲納語言。藉由發出彈舌的聲音,這群人學會很精確的測出虛擬房間的大小,科學家並沒預期到視力正常的人也能做到。為了得出結論,該研究團隊讓受測者進入一個有鋪墊的消音室,播放之前在其他建築物錄下的彈舌聲,以此訓練他們的回聲定位。
  • 回聲定位:人人都有的隱藏技能
    來源:環球科學、The Atlantic撰文:VERONIQUE GREENWOOD翻譯:陸妍婷審校:韓宇研究發現,盲人和視力正常的人都可以通過訓練輕鬆掌握回聲定位法人類經過訓練後會非常擅長模式識別,這可能與在漫長歷史中人類祖先能在斑駁的草叢中發現捕食者有關。而在今天,這種能力使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先天或後天失明的人可以學習回聲定位,通過他們周圍反射的聲音來認知世界。科學家對這一特殊技能保持著持久的關注,他們好奇大腦在空間上如何解釋聲音所攜帶的信息。
  • 有了揚聲器和四個麥克風 無人機可以回聲定位
    與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周圍環境一樣,數學家們發現,藉助代數和幾何學原理,在無人機上使用麥克風和揚聲器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慕尼黑工業大學數學系算法代數教授Boutin和GregorKemper致力於通過利用無人機上的麥克風拾取的回聲來重建房間形狀。  當麥克風聽到回聲時,會記錄產生聲音的時間與聽到聲音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後來,通過實驗證明了短嘴金絲燕這種鳥具有像蝙蝠一樣依靠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辨別方向的。所謂回聲,就是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時,它會彈回來,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在戶外空曠的地方,回聲比較模糊,因為聲音的震動會向四處散開,能量會散失。而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如隧道),反射的聲音不會跑掉,所以回聲很大。
  • 動物的行為——回聲定位
    然後利用返回的回聲建立起周圍環境的聲吶圖像。在布滿泥沙的水裡,亞馬孫河豚依靠回聲定位來捕食魚類。它頭上那大大的圓頂,稱為瓜頭,可以聚焦河豚發出的聲波信號,並且能夠膨脹和收縮來改變焦點,從而幫助它追蹤逃散的魚群。當山蝠在自己的領地邊界巡邏的時候,它會發出很大的叫聲,同時左右搖頭,搜尋下面的蛾子或者其他昆蟲。
  • 無人機可以像蝙蝠一樣使用「回聲定位」了
    蝙蝠可以通過回聲定位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路,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在黑暗中找到路呢?研究人員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他們開發了一個無人機導航系統,只需要四個麥克風和一個揚聲器。它依賴於熟悉的通過產生回聲來測量距離的概念,但使用基於通信代數的算法「回聲排序」來確定哪些距離代表給定的對象。
  •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蒙住眼睛也能「看」到 海豚運用回聲定位模仿人類動作 2013-08-11 08:51: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媒體8月9日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當海豚的視覺感官受阻時,它能運用回聲定位能力「看到」人類的動作並加以模仿。佛羅裡達群島海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用乳膠眼罩蒙住了一隻名叫坦納的寬吻海豚的眼睛,並示意它模仿水裡的訓練員的動作。坦納無法用視覺看到訓練員的動作,它轉而使用了另一種技術:發出聲音,聽回音,根據返回的聲波判斷對方的動作。這種能力被稱為回聲定位能力。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紅怪》回聲定位使用心得分享
    《紅怪》中的回聲定位能力是非常厲害的,但是使用這個能力有什麼技巧玩家們都不太清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白鯊淺灘」分享的回聲定位使用心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回聲定位使用心得分享1、左SHIFT的吼叫也可以吸引敵人,敵人聽到你的吼叫就會朝聲音傳來的地方轉身,有些敵人會朝吼叫聲走去,有些不會2、已建立的巢穴的回聲是黃色的3、未建立的巢穴回聲應該是紫色的,記不太清了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電影《超膽俠》裡的馬特·默多克(Matt Murdock)失明後,他的其它感官變得更加敏銳,這使得他可以通過聲振動「看見」事物。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
  • 有了揚聲器和四個麥克風 無人機可以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與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周圍環境一樣,數學家們發現,藉助代數和幾何學原理,在無人機上使用麥克風和揚聲器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慕尼黑工業大學數學系算法代數教授Boutin和Gregor Kemper致力於通過利用無人機上的麥克風拾取的回聲來重建房間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