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揚聲器和四個麥克風 無人機可以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2020-12-03 環球網

與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周圍環境一樣,數學家們發現,藉助代數和幾何學原理,在無人機上使用麥克風和揚聲器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慕尼黑工業大學數學系算法代數教授Boutin和Gregor Kemper致力於通過利用無人機上的麥克風拾取的回聲來重建房間形狀。

當麥克風聽到回聲時,會記錄產生聲音的時間與聽到聲音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該時間差表示在牆壁上彈跳後聲音傳播的距離。他們面臨的挑戰是確定哪個距離對應於哪個牆壁,這一過程稱為回聲排序。準確地對回聲進行分類可確保所有聽到的牆壁都真正存在。這樣,該算法不會產生「鬼影」牆。

這項研究與工程中的兩個互補問題直接相關:本地化(確定環境中的位置)和映射(確定環境的形狀)。Boutin和Kemper所做的研究證明,可以通過四個非平面排列的麥克風,以及僅發出一個信號的揚聲器來重建房間。他們的工作發表在《 SIAM應用代數與幾何》雜誌上。

實際上,這種回聲定位研究可以有多種方式的應用。這樣的設備可以由人攜帶,固定在汽車上,或者甚至在水下使用。許多工程應用需要大量的數學知識,有時你需要使用抽象數學領域的工具,即交換代數的方法。它被認為是數學中非常抽象的一部分,但它適用於非常實際的工程問題。這表明應用數學和抽象數學之間的界限是多麼的模糊,而工程學確實是一門多學科的學科。

相關焦點

  • 有了揚聲器和四個麥克風 無人機可以回聲定位
    與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周圍環境一樣,數學家們發現,藉助代數和幾何學原理,在無人機上使用麥克風和揚聲器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慕尼黑工業大學數學系算法代數教授Boutin和GregorKemper致力於通過利用無人機上的麥克風拾取的回聲來重建房間形狀。  當麥克風聽到回聲時,會記錄產生聲音的時間與聽到聲音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
  • 無人機可以像蝙蝠一樣使用「回聲定位」了
    蝙蝠可以通過回聲定位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路,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在黑暗中找到路呢?研究人員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他們開發了一個無人機導航系統,只需要四個麥克風和一個揚聲器。它依賴於熟悉的通過產生回聲來測量距離的概念,但使用基於通信代數的算法「回聲排序」來確定哪些距離代表給定的對象。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小時候,基什自己學著用嘴發出尖銳的咔嗒聲,然後把周圍物體反射的回聲轉換成空間信息。在一段視頻中,基什利用他的這種能力,穿行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描述一輛汽車的形狀、識別遠處一棟樓房的建築特徵,甚至還可以騎自行車。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電影《超膽俠》裡的馬特·默多克(Matt Murdock)失明後,他的其它感官變得更加敏銳,這使得他可以通過聲振動「看見」事物。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
  • 有蝙蝠的超能力?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圖片來自cnbeta)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美科學家制出蝙蝠超聲波「回聲定位」3D效果模型
    憑藉回聲定位的蝙蝠,通過變換頻率去避免在雜亂之中播放和回音之間模糊的問題
  • 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原標題: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與愛爾蘭科學家發現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其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團隊通過研究胚胎發育而非基因或化石,為一個長久以來的演化謎團帶來了解答。
  • 會回聲定位不只有蝙蝠,還有...老鼠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認識一個「非主流」的動物——越南睡鼠(Vietnamese pygmy dormouse),它們和蝙蝠一樣是「瞎子」,但也像蝙蝠一樣能夠聽聲辯位。其實,越南睡鼠「聽聲辯位」的原理和蝙蝠一樣——回聲定位法(echolocation)——同樣是發射出超聲波,並接受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用來判別物體的位置。而越南睡鼠也因此成為唯一的使用超聲波回聲定位法的樹棲哺乳動物,相關的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學術期刊《Integrative Zoology》上。文章作者還指出,越南睡鼠源自一種古老的鼠類,是一種以葉床為巢穴的哺乳動物。
  • 科學網—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影響蝙蝠回聲定位能力
    蝙蝠沈永義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沈永義和博士生梁璐在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的指導下,發現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形成不單單依賴耳蝸對超聲的感知,還依賴大腦對聲音信號的處理,這才是比較完整的回聲定位通路。
  • 蝙蝠都用回聲定位?那麼它們的視力如何?
    關於蝙蝠的傳聞很多,比如老鼠「偷吃鹽」或者「偷吃油」變成了「偷油老鼠」,其實也有可能是各地的口音差異,比如「偷鹽」和「偷油」的發音非常類似,但事實上除了蝙蝠那一對翅膀,其它都很相似,比如頭部,叫聲以及毛髮等,簡直就是會飛的老鼠麼,那麼這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
  • 科學復盤:龍嶺迷窟-憤怒蝙蝠「回聲定位」 追蹤 潘粵明
    蝙蝠的身體結構進化最成功的是擁有了超聲波一樣的 聽力系統 生理機制,在夜間出行或捕捉獵物時 會持續的發出叫聲,在通過聲音回傳到耳朵 ,進行定位(類似於軍用雷達系統),持續不斷鎖定獵物的方位~ 蝙蝠 發聲與回聲 演示圖
  • 動物的行為——回聲定位
    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它在空氣中傳播速率的4倍多,所以在探測同樣大小的物體時,海豚和齒鯨使用的聲音頻率要比蝙蝠的頻率高。開闊的海洋裡,寬吻海豚比那些生活在淡水中的親戚們更清楚地看到周圍的環境。但是它認為發現回聲定位是「看」遠距離的物體和分辨細節的便利方式。寬吻海豚常常結群捕魚。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蝙蝠海豚用相同方式進化回聲定位
    在控制回聲定位的基因方面,馬蹄蝙蝠的基因進化方式與海豚的相同。圖片來源:Professor Gareth Jones  海豚和蝙蝠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然而它們卻有同一個超能力:都可以通過發出尖銳聲音和監聽回聲來捕捉獵物。現在,一項研究顯示,該能力是它們各自通過相同的基因突變而形成的。這表明,即使差異很大的動物,也會通過相同的進化步驟,形成新特徵。
  • 科學家發現蝙蝠聲納新用途:幹擾競爭對手
    騰訊科學訊 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蝙蝠會藉助回聲定位(或者說生物聲納)來尋找並追蹤昆蟲獵物。在蝙蝠的夜晚捕食中,它們會與多達百萬的飢餓同伴們互相競爭。當蝙蝠聽到有競爭對手準備捕食時,它會發出一種專門的幹擾聲納來阻止對手捕食。它們通常會彼此互相干擾,直到其中一方放棄。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2015-07-09 科技日報 李文龍 【字體:大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它們能通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射出去,利用折回的聲波來定向,並判定附近物體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在移動。但受生理條件和技術限制,人類還未能充分利用該項技能。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編者按:有些動物視力不佳,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蝙蝠。然而,最近科學家發現,蝙蝠也並不是回聲定位的唯一掌握者,有一種叫做豬尾鼠的鋸齒動物也可以做到。進而科學家想要研究,是否人類也可以學習這一技能呢?如果可以的話,這必將對盲人有巨大幫助,也可能顛覆目前的醫療技術。本文作者 Jason Bittel進行了詳細介紹。
  • 英盲人學習蝙蝠利用「人回聲定位術」「看」世界
    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
  • 你也可以成為蝙蝠俠:人類回聲定位
    當你在用聲音控制小黑豆前進跳躍的時候,有的人卻可以利用自己發出聲音的回聲,不依賴視覺也能走路騎車打球,暢通無阻。不僅如此,科學家說,這種「神力」是可以訓練的。很多動物可以通過回聲定位來「看見」周圍的環境,如我們的好朋友蝙蝠和海豚。在自然選擇的幫助下,這些物種的視覺和聽覺相輔相成,通過回聲定位,它們甚至可以「看」見障礙物背後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