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影響蝙蝠回聲定位能力

2021-01-16 科學網

 蝙蝠沈永義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沈永義和博士生梁璐在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的指導下,發現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形成不單單依賴耳蝸對超聲的感知,還依賴大腦對聲音信號的處理,這才是比較完整的回聲定位通路。近日,該研究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

 

據沈永義介紹,小蝙蝠和某些鯨以及海豚,各自獨立進化出回聲定位能力,有關它們回聲定位的分子機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但之前主要集中在耳蝸對高頻聲音的感知方面。

 

為此,研究人員對耳蝸的Cdh23基因和它的配體Pcdh15基因以及神經信號傳導的Otof基因進行分析,發現這三個基因在有回聲定位的物種裡都發生了顯著的趨同進化。同時,Cdh23和Pcdh15基因在有回聲定位的物種裡發生了正選擇。通過進一步對不同大腦皮層的Otof基因表達豐度分析,他們發現該基因的表達豐度在有回聲定位的蝙蝠的聽皮層裡面最高,遠遠高於其他皮層,並高於該種蝙蝠胚胎期的聽皮層和其他沒回聲定位蝙蝠的各種皮層。

 

該研究比較系統地從聲音感知、神經信號傳導、分子序列進化、基因表達豐度變化、受體和配體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回聲定位的進化,並首次從分子水平揭示了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的改變在回聲定位起源上的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報》 (2012-07-06 A4 綜合)

相關焦點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蝙蝠靠什麼進行定位? 蝙蝠飛行時會受到其他蝙蝠回聲的幹擾嗎?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他們主要居住在各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的巖石縫等處。
  • 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原標題: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與愛爾蘭科學家發現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其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團隊通過研究胚胎發育而非基因或化石,為一個長久以來的演化謎團帶來了解答。
  • 瀋陽農業大學等發現所有蝙蝠曾經都能回聲定位—新聞—科學網
    瀋陽農業大學張樹義、王喆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Emma Teeling等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認為,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的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
  • 蝙蝠海豚用相同方式進化回聲定位
    在控制回聲定位的基因方面,馬蹄蝙蝠的基因進化方式與海豚的相同。圖片來源:Professor Gareth Jones  海豚和蝙蝠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然而它們卻有同一個超能力:都可以通過發出尖銳聲音和監聽回聲來捕捉獵物。現在,一項研究顯示,該能力是它們各自通過相同的基因突變而形成的。這表明,即使差異很大的動物,也會通過相同的進化步驟,形成新特徵。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最新的這項研究發現這些失明的回聲定位專家在使用他們的「第六感」 時會使用與視力相關的大腦區域。「我們的實驗展示了回聲定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幫助有知覺損傷的個體在環境裡導航的工具,它還能作為視覺的有效感官替代品,幫助這些人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材料特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和腦研所所長梅爾?古德爾(Mel Goodale)博士這樣說道。
  • 鯨類回聲定位能力研究獲新進展
    劉洋為論文第一作者,華東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跨學科高等研究院分子生態與進化研究所張樹義教授和英國倫敦大學的Rossiter博士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 鯨和蝙蝠是自然界中具有最發達回聲定位能力的哺乳動物。這兩類動物對高頻聲音的聽覺敏感性極強。Prestin基因編碼的蛋白在哺乳動物耳蝸的外毛細胞中表達,與哺乳動物對聲音頻率的敏感性和選擇性有關。
  • 腦科學頂刊導讀015期|蝙蝠大腦回聲定位的獨特進化適應性機制
    血氧依賴水平(BOLD)成像結果顯示,背側扣帶前回(dACC)、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MPFC)和頂內溝(IPS)中的多體素激活模式能預測情境對概率估計影響的個體差異。這些結果確立了VMPFC作為評估和概率預測中共享的神經計算的基礎。此外,這些結果還強調了dACC和IPS的額外參與只歸因於概率估計。
  • 美科學家制出蝙蝠超聲波「回聲定位」3D效果模型
    憑藉回聲定位的蝙蝠,通過變換頻率去避免在雜亂之中播放和回音之間模糊的問題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後來,通過實驗證明了短嘴金絲燕這種鳥具有像蝙蝠一樣依靠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辨別方向的。蝙蝠會發出尖銳的叫聲,再用靈敏的耳朵收集周圍傳來的回聲。回聲會告訴蝙蝠附近物體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體是否在移動。這種技術稱為回聲定位。它可以幫蝙蝠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以及捕捉獵物(如飛行中的昆蟲)。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其次,大量的鋸齒類動物沒有超聲波定位能力依舊可以活的很好,這就提出了為什麼豬尾鼠會繼續進化的問題。但是最令人興奮的還是我們可以藉此研究蝙蝠進化的原因。 會用回聲定位的,並非只有蝙蝠 科學家一直在辯論具體的回聲系統起源時間。通過超聲波定位的水果蝙蝠表明了一些蝙蝠是在飛行之後才獲得了這個技能的。
  • 科學復盤:龍嶺迷窟-憤怒蝙蝠「回聲定位」 追蹤 潘粵明
    蝙蝠6500面進化史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但是為了能在夜間生活,生理機制根據自身的需求而發生進化,不斷優化身體機制、提升夜間生存適應能力!蝙蝠 發聲與回聲 演示圖蝙蝠發出的低頻聲波圖蝙蝠擁有比較特殊的 回聲定位的能力與空間判定能力、能完全區分障礙物與獵物。
  • 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使人類具有類蝙蝠的能力
    原標題:石墨烯使人能靠回聲定位    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人類回聲定位能力或助失明者重「見」光明
    健康一線(vodjk.com)訊: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專家博·申克曼(Bo Schenkman)正在嘗試開發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並開發相應的教學方法,幫助後天失明者重「見」光明。雖然人類的回聲定位能力不如蝙蝠,且需要通過訓練才能運用,但對後天失明的人來說仍然是一種重「見」光明的可能性。
  • 蝙蝠如何在6500萬年裡戰勝病毒—新聞—科學網
    這一成果是「研究蝙蝠超級免疫系統的一個極好起點」,未參與該項工作的研究蝙蝠進化的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Laurel Yohe表示。 蝙蝠有1400多種,是地球上種類第二豐富的哺乳動物。它們生活在除南極洲的所有大陸上,重量從2克到1000多克不等。它們能飛行並利用回聲定位,其中有些能活41年——對這一體形的動物而言,這是很長的壽命。
  • 有蝙蝠的超能力?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以石墨烯為材料,製造出質量輕薄的超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圖片來自cnbeta)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小時候,基什自己學著用嘴發出尖銳的咔嗒聲,然後把周圍物體反射的回聲轉換成空間信息。在一段視頻中,基什利用他的這種能力,穿行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描述一輛汽車的形狀、識別遠處一棟樓房的建築特徵,甚至還可以騎自行車。
  • 史前動物回聲定位首現化石證據
    我們所熟知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動物有蝙蝠、鯨、海豚等。而在地面生活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哺乳動物僅有北美短尾鼩鼱(Blarina)、慄齒鼩鼱(Sorex)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馬島蝟(tanrec),它們不像蝙蝠那樣利用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而更多的用於搜尋棲息地。
  • 英盲人學習蝙蝠利用「人回聲定位術」「看」世界
    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
  • 動物的行為——回聲定位
    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它在空氣中傳播速率的4倍多,所以在探測同樣大小的物體時,海豚和齒鯨使用的聲音頻率要比蝙蝠的頻率高。開闊的海洋裡,寬吻海豚比那些生活在淡水中的親戚們更清楚地看到周圍的環境。但是它認為發現回聲定位是「看」遠距離的物體和分辨細節的便利方式。寬吻海豚常常結群捕魚。
  • 會回聲定位不只有蝙蝠,還有...老鼠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認識一個「非主流」的動物——越南睡鼠(Vietnamese pygmy dormouse),它們和蝙蝠一樣是「瞎子」,但也像蝙蝠一樣能夠聽聲辯位。其實,越南睡鼠「聽聲辯位」的原理和蝙蝠一樣——回聲定位法(echolocation)——同樣是發射出超聲波,並接受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用來判別物體的位置。而越南睡鼠也因此成為唯一的使用超聲波回聲定位法的樹棲哺乳動物,相關的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學術期刊《Integrative Zoology》上。文章作者還指出,越南睡鼠源自一種古老的鼠類,是一種以葉床為巢穴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