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動物能夠通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散出去,利用折回的聲音來定方向,這種空間定向的方法被稱為回聲定位(echolocation)。我們所熟知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動物有蝙蝠、鯨、海豚等。而在地面生活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哺乳動物僅有北美短尾鼩鼱(Blarina)、慄齒鼩鼱(Sorex)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馬島蝟(tanrec),它們不像蝙蝠那樣利用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而更多的用於搜尋棲息地。
雷比達豬齒獸(Hyopsodus lepidus)顱骨化石的三維成像
此次古生物學家和神經學家發現了一塊已滅絕的古新世-始新世(Paleocene-Eocene)有蹄類(偶蹄類)哺乳動物顱骨化石,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史前動物回聲定位能力的化石證據。這塊雷比達豬齒獸(Hyopsodus lepidus)顱骨化石的相關研究報導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網站上。
研究人員介紹道:「根據豬齒獸顱骨化石的顱腔復原模型形態學研究表明:雷比達豬齒獸的聽覺能力高度發達,我們推測這可能與它們利用地面回聲定位有關。同時它是一種行動敏捷,能快速移動,通常生活在洞穴裡夜行性動物,這可能也與它們地面回聲定位能力的演化有關。像回聲定位如此特化功能的出現也反映了古代豬齒獸應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腦皮質結構。並且,這種史前豬齒獸較大的大腦容量以及大腦各部分的相對比例都與較進化的有蹄類動物非常相似,使得雷比達豬齒獸的大腦演化在較低級的有蹄類動物中尤為顯著。」(來源:化石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