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蝙蝠等動物借回聲在黑暗中覓食啟發,英國等國家正試用一種新方法,教失明人士靠聽辨回聲感知物體形狀、距離等詳細情況,用另一種方式「看到」世界。
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
經過培訓後,盲人運用這種方法由聽到回聲時間判斷物體距離;由左耳先聽到還是右耳先聽到判斷物體方位;由回聲強度判斷物體大小;由回聲音調判斷運動物體前進方向,比如當物體背向盲人運動時,回聲音調較低。
這種方法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試行。10名年齡從5歲到17歲不等的失明少年兒童學習如何製造聲音和解讀回聲。他們要學會抗幹擾,即使在喧鬧市區地鐵中也能運用「人回聲定位術」確立對周圍環境詳細印象。
借鑑蝙蝠
這種回聲定位技術早為動物所用。
蝙蝠、海豚、鯨等動物發出高聲音,根據回聲來判斷物體方位及距離,從而在黑暗中行進、覓食。
以蝙蝠為例,它們既能發出超聲波,又能聽到超聲波。蝙蝠先向周圍環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物反彈被它們聽到。通過「測量」聲波返回的時間,蝙蝠確定物體與自己之間距離,進而在漆黑洞穴中自如穿梭獵食。
從中獲得啟發的「人回聲定位術」獲得專家肯定。英國格拉斯哥少兒眼科專家戈登·達頓教授希望,全英盲人和弱視者都能學習這種方法。
「它讓人興奮。我看過人們如何運用這種方法,印象深刻。現實證明,它的確有效……當然,人們對這種方法還懷有疑慮,但它的益處不容置疑。它會給盲人和弱視者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初見成效
一些盲人已利用這種方法使生活大為改觀。
《星期日泰晤士報》說,一批試用「人回聲定位術」的美洲失明人士已能通過解讀回聲音質,區分人、樹、建築和靜止車輛。一些盲人說,他們已能靠聽辨回聲確定周圍約30米內物體高度、密度和形狀。
美國41歲的失明男子丹·基什是其中一員。基什說,他學得「人回聲定位術」後,不僅能在公共道路上騎自行車,還能僅憑聽聲區分樹上果實種類。
基什2007年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來到英國格拉斯哥,促成格拉斯哥失明孩子學習「人回聲定位術」。
基什說,學生們因這種方法而更加自由。「學生們幾乎均變得更自信、更敏捷、更樂於參加活動。他們心態更加積極,認為主導自己生活的能力變強,不再像原先那樣需要他人幫助。」
格拉斯哥項目得到當地慈善組織「能見度」幫助。這個組織負責人菲奧納·桑福德說:「4名弱視成年人接受訓練後,已能把這套方法傳給孩子。我們希望更多成年人學到這種方法。」
「我看這種方法在現實中得到應用且有效,」桑福德說。(吳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