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都用回聲定位?那麼它們的視力如何?

2020-12-0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關於蝙蝠的傳聞很多,比如老鼠「偷吃鹽」或者「偷吃油」變成了「偷油老鼠」,其實也有可能是各地的口音差異,比如「偷鹽」和「偷油」的發音非常類似,但事實上除了蝙蝠那一對翅膀,其它都很相似,比如頭部,叫聲以及毛髮等,簡直就是會飛的老鼠麼,那麼這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

其實蝙蝠是哺乳綱下第二大類群的翼手目動物,不要看蝙蝠和老鼠長得像就跟讓扯親戚關係,如果硬要往一起扯的話,它們都是哺乳類動物!但要指出一下的是,蝙蝠是唯一進化到能飛翔的唯一一種哺乳類動物,從這一點來看它足以笑傲哺乳綱!老鼠這個只會打洞的物種,簡直是瘌蛤蟆和天鵝的區別哈!

一、蝙蝠的祖先

科學家一直都難以認定蝙蝠的進化過程以及從何時進化而來,不過據東京工業大學岡田典宏教授的研究小組認為,蝙蝠和馬以及狗都是哺乳類的祖先分化進化而來!這也許是大家所想不到的,研究小組的依據是動物是否含有「反轉錄子(retroposon)」這種特殊遺傳信息,結果發現牛早於馬和狗出現分化,而蝙蝠則與馬、狗等基本在同一個時期出現分化!

二、真有吸血蝙蝠嗎?

蝙蝠分布於全球各地,除了基地以外幾乎全世界都有它們的身影,但在熱帶和亞熱帶最多,蝙蝠家族總共有19科185屬961種,大部分習性是晝伏夜出!我們所見到的蝙蝠大都是吃昆蟲的,當然還有水果、魚類與花粉,甚至是血液!真有吸血蝙蝠哦!

吸血蝙蝠主要分布在美洲中南部,體型比較小,體重一般不超過30-40克,白天休息,夜間覓食動物血液,樣貌十分醜陋!在一些區域吸血蝙蝠泛濫甚至嚴重影響動物生長,在所有物種中,吸血最令人厭惡的,因為它會傳播疾病,甚至是狂犬病!據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8月12日報導,在委內瑞拉偏遠地區的原住民部落,就有蝙蝠咬人致死的案例,症狀與狂犬病無異,因此吸血蝙蝠是某些區域狂犬病傳播環節上一個重要的環境!

三、蝙蝠的翼手

蝙蝠的四肢和尾部之間覆蓋著菲薄而又堅韌的皮質膜,這是蝙蝠賴以生存的重要工具,當然您會認為這和翼龍很相似,但很可惜跟翼龍沒有半毛錢關係!

四、蝙蝠的回聲定位

這個似乎大家都了解,就不用多說了,傳說雷達就是以仿生原理研製成功的,哪位可以求證下,雷達到底和蝙蝠有關係不?雖然蝙蝠是以回聲定位捕食昆蟲,但並不是所有的蝙蝠視力都很差,這些蝙蝠有著炯炯有神的眼睛,並且它的眼睛視力是非常不錯的,外出活動中很多都是依靠視力的,比如果蝠,使用回聲定位在夜間活動的蝙蝠只是其中一部分!

主要在白天外出覓食的果蝠,它們的視力槓槓滴!

菲律賓果蝠,可見其體型還是比較大的,當然南美果蝠還有更大體型的,另外果蝠在很多地方都是一道美味,那麼請問您敢吃嗎

相關焦點

  •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
    那麼蝙蝠在黑夜覓食是因為他們的視力非常發達嗎?其實早在17世紀末,一位義大利科學家就已經開始研究蝙蝠在黑暗的夜晚如何捕食這些問題了。他將蝙蝠與貓頭鷹,同時置於光線微弱的密室裡,結果發現蝙蝠和貓頭鷹都能辨識方位並且躲避障礙物。但是,如果他將同時將它們同時置於完全黑暗的密室內,則只有蝙蝠能輕易地辨識方位,並且躲避障礙物。後來又有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如果將蝙蝠的一側耳朵堵住,它會喪失方向,並且無法躲避黑暗中的障礙物。
  • 會回聲定位不只有蝙蝠,還有...老鼠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認識一個「非主流」的動物——越南睡鼠(Vietnamese pygmy dormouse),它們和蝙蝠一樣是「瞎子」,但也像蝙蝠一樣能夠聽聲辯位。這也許是由於天生的缺陷——「看不見」,那麼它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科學家發現這種睡鼠能使用超聲波來探測環境。(這圓鼓鼓的眼睛是假的麼?)其實並不是,它們的視力只是很差而已,非常非常差。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最新的這項研究發現這些失明的回聲定位專家在使用他們的「第六感」 時會使用與視力相關的大腦區域。「我們的實驗展示了回聲定位並不僅僅是一個幫助有知覺損傷的個體在環境裡導航的工具,它還能作為視覺的有效感官替代品,幫助這些人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材料特性。」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和腦研所所長梅爾?古德爾(Mel Goodale)博士這樣說道。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對一個盲人來說,丹尼爾·基什(Daniel Kish)的「視力」超乎你的想像。和很多失明者一樣,基什依靠非視覺感官來感知、描繪和穿行於這個世界。但不同的是,他的這種能力相當奇異。原因在於,基什能回聲定位,就像蝙蝠一樣。小時候,基什自己學著用嘴發出尖銳的咔嗒聲,然後把周圍物體反射的回聲轉換成空間信息。
  • 會回聲定位的不只是蝙蝠,人類也能習得這一技能? | 早期實驗室
    當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豬尾鼠的眼球 時,他們發現其視覺系統簡直無用。研究人員這樣寫道:「不規則的視網膜褶皺破壞了圖像投影的連續性,而鏡片與視網膜之間窄小的空間無法對事物進行對焦。更可惜的是它們還缺少接受圖像的神經節細胞,神經節細胞往往決定了視覺系統的感光能力。豬尾鼠可以分辨亮光和黑暗,除此之外,毫無感知力。」 那麼豬尾鼠是是怎樣活下來的,從而避免成為捕食者的獵物呢?
  • 回聲定位系統:人類從蝙蝠身上學到的新技能
    ,它們使用回聲定位系統的強度就會提高。「經歷數百萬年的進化,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已經演化到能夠動態地調整聲波的發射。但截至目前,我們還不清楚他們回聲定位中的聲音如何變化因此,塞勒和她的團隊向八位擅長回聲定位的人發起了一個挑戰:他們能否僅通過回聲定位這項技能
  • 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原標題:所有蝙蝠都曾有回聲定位能力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中國與愛爾蘭科學家發現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其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團隊通過研究胚胎發育而非基因或化石,為一個長久以來的演化謎團帶來了解答。
  • 蝙蝠海豚用相同方式進化回聲定位
    在控制回聲定位的基因方面,馬蹄蝙蝠的基因進化方式與海豚的相同。圖片來源:Professor Gareth Jones  海豚和蝙蝠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然而它們卻有同一個超能力:都可以通過發出尖銳聲音和監聽回聲來捕捉獵物。現在,一項研究顯示,該能力是它們各自通過相同的基因突變而形成的。這表明,即使差異很大的動物,也會通過相同的進化步驟,形成新特徵。
  • 英盲人學習蝙蝠利用「人回聲定位術」「看」世界
    受蝙蝠等動物借回聲在黑暗中覓食啟發,英國等國家正試用一種新方法,教失明人士靠聽辨回聲感知物體形狀、距離等詳細情況,用另一種方式「看到」世界。回聲定位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10日報導,盲人的聽力通常更加敏銳,有證據顯示,經過培 訓,他們能利用聽力解讀回聲、進而在腦中形成一系列詳細形象,包括物體距離、甚至大小和密度等。 支持這一理論的人把這稱為「人回聲定位術」。他們說,盲人藉助手杖能確定路上的障礙物,而回聲定位術能讓盲人「360度看到」周圍環境。
  • 唯一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鳥
    提起鳥兒,大家都知道其視力普遍好。可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洞穴裡,大部分鳥類成了睜眼瞎。目前,科學研究發現只有短嘴金絲燕無懼黑暗。後來,通過實驗證明了短嘴金絲燕這種鳥具有像蝙蝠一樣依靠回聲定位(Echolocation)來辨別方向的。
  • 無人機可以像蝙蝠一樣使用「回聲定位」了
    蝙蝠可以通過回聲定位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路,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在黑暗中找到路呢?研究人員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他們開發了一個無人機導航系統,只需要四個麥克風和一個揚聲器。它依賴於熟悉的通過產生回聲來測量距離的概念,但使用基於通信代數的算法「回聲排序」來確定哪些距離代表給定的對象。
  • 美科學家制出蝙蝠超聲波「回聲定位」3D效果模型
    美國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還專門製作出了一個3D「回聲定位」效果模型。 據報導,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蝙蝠能巧妙地調整聲音的頻率做到回波定位,從而適應特殊的雜亂地形。研究人員為了測試出蝙蝠的定位能力和範圍,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在試驗測試室裡掛滿了塑料鏈條,並且給蝙蝠身上帶上僅有半克重的麥克風,從而記錄下蝙蝠從這些障礙物中穿梭飛行時候發出的聲音。
  • 科學復盤:龍嶺迷窟-憤怒蝙蝠「回聲定位」 追蹤 潘粵明
    龍嶺迷窟 蝙蝠追逐視角龍嶺迷窟 第6集中 王胖子連續放屁 驚醒屁股頂上的蝙蝠,效應瞬間一呼百應 ,隨後被蝙蝠軍團持續追捕的畫面大家一定都記得~漆黑的洞穴中 蝙蝠是如何進行有效追蹤的呢?蝙蝠 發聲與回聲 演示圖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還能回聲定位,免疫力也強,蝙蝠如何進化的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北極之外,幾乎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種群數量相當龐大,有生物學家認為屬於翼手目的蝙蝠的數量或比齧齒目動物還多,是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且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已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可謂是進化的得相當成功的一種動物,那麼蝙蝠是怎樣進化出來的呢
  • 動物的行為——回聲定位
    鯨、鼠海豚、海豚、蝙蝠、溝齒鼠(一種形似老鼠的大型哺乳動物),甚至還有一些鳥類,都會通過自己聲音的回聲來探測周圍的物體。它們通過喉嚨或鼻腔發出聲音脈衝,並聆聽反射回來的聲波。如果它們的聲音被反射回來,那麼聲波一定遇到了某個物體。這些動物通過在發聲的同時晃動腦袋來判斷物體的質地、大小和確切位置。
  • 人類學會像海豚一樣用回聲定位,而過程超乎想像的簡單
    科學家成功的教導一群盲人、視力正常的人,用回聲定位來探測他們的環境,這是海豚和蝙蝠所用一種聲納語言。藉由發出彈舌的聲音,這群人學會很精確的測出虛擬房間的大小,科學家並沒預期到視力正常的人也能做到。以前盲人成功學會回聲定位,但科學家不確定視力正常的人是否能開發出一樣的能力,因為他們太依賴視覺。
  • 科學網—大腦和基因表達豐度影響蝙蝠回聲定位能力
    蝙蝠沈永義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沈永義和博士生梁璐在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的指導下,發現蝙蝠回聲定位能力的形成不單單依賴耳蝸對超聲的感知,還依賴大腦對聲音信號的處理,這才是比較完整的回聲定位通路。
  • 闢謠:蝙蝠不用眼睛看東西?眼睛是無用的?
    而蝙蝠則是可以通過揮動兩翼來支撐身體長時間在空中並且還能夠前行,這才是真正的飛翔。在我們的認知中,蝙蝠判斷方向以及捕獵大都靠的是超聲波,也就是回聲定位的方法,那麼它的眼睛是幹什麼用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蝙蝠的習性前段時間,蝙蝠由於新冠病毒成為了最「熱」的動物。
  • 瀋陽農業大學等發現所有蝙蝠曾經都能回聲定位—新聞—科學網
    瀋陽農業大學張樹義、王喆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Emma Teeling等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認為,所有蝙蝠物種,包括無法回聲定位的蝙蝠的內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聲定位的能力
  • 有蝙蝠的超能力?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
    這套系統使人類具有了類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聲音精確感知和測量身體周圍事物的距離和運動速度。石墨烯使人靠回聲定位(圖片來自cnbeta)    蝙蝠和某些海洋動物能夠利用高頻率的聲音進行回聲定位或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