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彭禕)沒有導線,形狀像一粒維生素膠囊,體積只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卻能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8月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99歲老人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
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通訊員 供圖)
今年99歲的任爹爹(化名)因出現長期慢房顫,最慢心率只有33次/分,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朋友的介紹下,家人帶他前往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門診就醫。經過詳細的檢查,門診以「心律失常、持續性房顫、R-R長間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將任爹爹收住院治療。
蘇晞院長帶領團隊為「百歲」老人施行手術。(通訊員 供圖)
患者高齡,基礎疾病眾多,根本無法接受傳統起搏器植入手術……蘇晞院長帶領的心臟中心團隊以及醫院多學科專家多次對該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討論,認為目前國際最新的經導管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技術能更好地解決任爹爹的問題。
蘇晞院長介紹,植入時,無導線起搏器猶如被線牽住的電子小「風箏」,在通過血管送到患者的心室著床後,小「風箏」放飛並獨立完成傳統起搏器的各項工作。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無傷疤、無切口,避免了傳統起搏器植入帶來的「皮肉之苦」,也減少了因起搏器皮囊可能感染而帶來的煩惱。
「無導線起搏器是國際起搏領域最前沿的技術,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就像默默守護心律失常患者心臟健康的隱形『保鏢』,對常規起搏路徑無法實施起搏植入、高感染風險及一些特殊從業者具有很強的適應症。」蘇晞院長解釋。
據悉,無導線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放置脈衝發生器,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同時也不用擔心術後出現起搏器囊袋出血、血腫等風險。因無導線同起搏器相連,不存在導線本身的相關併發症如導線疲勞斷裂、磨損、脫落等風險。而且相較傳統起搏器,它體積減小了93%,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 2克,擁有超強的電池續航能力,壽命超過12年,同時兼容核磁共振掃描,可以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能。無導線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可以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糾錯】編輯:黃濤
【來源:荊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