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通訊員孫玉梅
45歲的周先生因為頭暈、煩躁、全身乏力等症狀多次去醫院檢查,最終,在河南省胸科醫院被確診為病態竇房結症候群。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很快,周先生順利進行了心臟起搏器植入治療。
袁義強說,河南省胸科醫院開展心臟起搏器植入技術多年,也經歷了心臟起搏器發展的歷程,該院心內科一直致力於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和應用,力求更好地服務於患者,讓患者能夠得到滿意的治療。
「隨著醫療器械的不斷發展,心臟起搏器植入治療後的禁忌證也越來越少,就連核磁共振也開始對心臟起搏器說『OK』。」袁義強說,更值得欣喜的是,心臟起搏器抗核磁技術也開始從傳統向自動化轉變。
據了解,傳統意義的抗核磁起搏器:需要在患者確定核磁檢查時間前,由專業人員程控,將起搏器程控為抗核磁模式,待核磁檢查結束後,再程控為既往模式,這勢必在患者檢查過程中,造成一系列麻煩。而自動抗核磁起搏器的優勢在於,在打開起搏器14天的自動檢測窗口後,患者一旦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起搏器可以感知磁場,在10秒內自動轉換為MRI模式,患者結束檢查離開核磁共振室後,起搏器自動恢復為日常的起搏模式,這樣減少了程控步驟,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而且更加安全:患者可靈活安排日程;允許在最長14天內進行多次MRI掃描,其間無需再程控。
目前,河南省胸科醫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可以提供自動核磁起搏器的醫院。
袁義強介紹,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目前,需要接受心臟起搏器治療的適應證標準越來越明確,如: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頸動脈竇過敏症候群和血管迷走性暈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
「該類患者應儘早接受治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併發症,影響生活質量。」袁義強說。
河南省胸科醫院惠民舉措:1.所有專家常年免掛號費;2.全省範圍內免費轉運急、危、重症患者;3.免費救助0至18周歲先心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