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敦力公布新型心臟起搏器臨床研究數據

2021-01-11 生物谷

2016年5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著名醫療技術公司美敦力最近可以說是喜事連連。公司開發的新型除顫器設備最近剛剛獲得FDA批准上市。最近,公司又在舊金山召開的Heart Rhythm Society Conference上公布了其新型無鉛起搏器Micra的最新研究數據,該數據展現出了這種新式設備在植入患者體內數月後穩定的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極端條件下這一設備仍然表現出良好的性能。

研究人員在有20名患者參加的為其三個月和六個月的研究中發現,即使在最大功率單車試驗中,該產品仍然起到了良好的心率調節能力。保證了心動過緩患者在鍛鍊過程中的心率能夠隨訓練強度正常上升。

研究人員表示,傳統的起搏器只能夠通過分布在患者心臟外部的傳感器來檢測患者活動以調節心率,但是這種檢測方法很難準確檢測中等強度運動。而通過內置在心臟內部的傳感器,Micra起搏器在這方面的檢測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更精準的為患者提供保護。

另一方面,Micra這種新型起搏器的體積和一片藥片體積相仿,僅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大小。現有研究表明,99.2%的患者都已經成功植入了這一產品。

此外,在本周召開的這次會議上,EBR Systems公司也公布了其新型起搏器Wireless Stimulation of the Endocardium (WISE) System在歐洲的臨床研究數據。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39名無法使用其他起搏器產品的患者來接受WISE系統的治療。結果顯示34名患者病情獲得改善。不過,與美敦力、St.Jude Medical等公司產品不同的是,這一設備是植入到患者的左心室中。(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原始出處:Medtronic offers positive stress test data on newly approved leadless pacemaker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全球器械龍頭美敦力(MDT.US)——創新、整合持續的多賽道...
    從管線來看,美敦力突破性創新產品較多,並且基本實現了各業務板塊在各階段均有創新產品提供增長支撐:現階段主要依賴TAVR、冰凍球囊、無導線起搏器、吻合器、MiniMed670G和Guardian Connect的增長,2020年一方面TAVR、TYRX包膜在臨床詢證數據支持下將獲得更大市場,另一方面取栓支架、DBS、手術機器人和下一代的胰島素泵有望提供增長動力。
  • 美國科學家研發由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的心臟起搏器
    據外媒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重新設計了起搏器,開發了一種無線、無需使用電池並可直接植入患者心臟的新原型產品。這種起搏器由位於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新型起搏器,其還能減少併發症。目前大多數起搏器仍然從根本上利用了同樣的機制。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5)用抗心動過速起搏器或自動復律除顫器、異位快速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者。  (6)反覆發作的頸動脈竇性昏厥和心室停跳者。  4.人工心臟起搏器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人工心臟起搏器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使過去藥物治療無效的嚴重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救治,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近代生物醫學工程對人類的一項重大貢獻。
  • 大突破:最強心臟起搏器 微波供電 可直入心臟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於今年6月4日至9日在檀香山舉行的IEEE國際微波會議上展示了一款起搏器,與傳統的起搏器不同,這款產品已經拋開了傳統電池設計,採用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為其提供動力。傳統心臟起搏器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這種起搏器的安裝必須遠離心臟,而且外科醫生還需要定期進行小手術來更換體內的電池。更嚴重的是,導線等植入物質還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等。
  • 太陽能「無線」充電心臟起搏器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Micro LED貼片,或將緩解植入式醫療器械需頻繁更換電池的痛點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GIST)機械工學部李鍾浩教授7日表示,其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貼在皮膚上,能夠為體內供應電力的「Micro LED貼片」。
  • 共生心臟起搏器丨真正意義上的植入式自驅動醫療電子器件
    例如,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臟疾病的最重要IMEs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數IMEs都由鋰電池進行供能,續航能力有限,並且鋰電池佔據了IMEs大部分的體積和重量。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延長IMEs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其尺寸和重量,這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除了研製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外,一些其他的方案也應該值得關注,比如納米發電機和自驅動技術。
  • 美敦力宣布參展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20是全球經歷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美敦力將攜一系列創新產品亮相,全面展示助力疫情防控的重症醫療產品、以及後疫情時代持續守護人們健康的前沿智慧療法,為大眾描繪未來醫療的圖景,展現美敦力以醫療科技共促人類健康未來的堅定決心。
  • 醫藥健聞周刊|賽諾菲中國區業務重組;美敦力公布年報
    然而,多位疫苗領域的專家質疑Moderna不僅幾乎沒有披露任何有關疫苗如何起作用的具體信息,而且已經披露的內容大部分是文字而非數據。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INOVIO公布了其新冠肺炎(COVID-19) DNA疫苗IN0-4800的臨床前研究數據,數據顯示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 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按常識,裝了常規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是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的,而這位患者如果要確定骨折的部位,做磁共振檢查很重要。 骨科醫師打電話給醫院副書記、心內科項美香教授,諮詢這位植入心臟起搏器的專家。 項教授做了檢查,「這位患者安裝的是常規的心臟起搏器,貿然做磁共振,可能導致患者起搏器故障和嚴重心率失常等後果。」 「但現在有磁共振兼容的心臟起搏器。
  • 神奇的心臟備用「小馬達」 膠囊起搏器為六旬大爺保駕護航
    而在房顫發作終止的瞬間,心臟會突然停跳,導致暈厥發作,在臨床上稱之為「快慢症候群」,這正是王大爺突然暈倒的原因。據介紹,房顫是心房纖顫的簡稱,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嚴重的會引起心力衰竭,同時還容易引發栓塞事件,尤以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最高,往往會造成患者意識喪失或偏癱等不良後果。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這樣,心房和心室都有電極,我們就可以通過電極感受到心臟自己有沒有跳動,並且根據需要發出衝動來刺激心臟,引起收縮。第三步,連接電脈衝發生器。這兩根電極本身是不帶電的,但把兩根電極和電脈衝發生器連接起來之後,電極就可以發出電脈衝。然後在胸大肌表面做一個皮膚囊袋,這可是真的真皮口袋!
  • 海慈心臟中心心內二科成功為患者植入抗核磁共振起搏器
    近日,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心內二、三科主任崔國方主任醫師、範廣慈副主任醫師成功為兩位老年患者植入抗核磁起搏器,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心臟中心抗核磁共振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海慈醫療集團在起搏器的植入和臨床應用再上新臺階。
  • 全國耗材帶量採購,械企名單公布:美敦力、雅培、樂普…
    1   全國耗材帶量採購名單公布9月17日,四川省藥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發布《川藥招〔2020〕124號 關於填報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類)集中採購相關數據的通知》,公布填報數據的相關要求,以及涉及械企名單。
  • 飛利浦、美敦力、醫科達……進博會上的醫療器械巨頭們都已鍾情AI
    飛利浦在這一疾病領域的重點在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和臨床經驗相結合,通過「突破性創新」,探索早期發現癌症的方法,提高首次診斷的精準性,並通過個體化的微創介入治療,以更低的成本,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醫療服務。其專注的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構建結構化臨床資料庫、圖像識別、AI影像輔助診斷、介入治療、基因組學等。
  • 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比如,我們呼吸要通過肺的運動,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身體內部的各種儀器充電,比如心臟起搏器。現在心臟起搏器使用紐扣電池,患者需要每3個月去一次醫院檢查一次電池,每五年更換一次電池。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如果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紐扣電池充電,這樣就不用換電池了。
  • 院長「解」心: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前沿技術】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比如,我們呼吸要通過肺的運動,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身體內部的各種儀器充電,比如心臟起搏器。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教授和同事們一起,在北京市科委的資助下,做出了世界首個「自驅動心臟起搏器」,並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