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企業動態
本周焦點:抗疫方面,輝瑞將部分藥品生產外包,為專注大量生產新冠疫苗做好準備。Moderna稱新冠病毒疫苗研究初步結果積極,但被多位專家質疑。牛津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宣告失敗。一項日本研究結果顯示,法匹拉韋對治療新冠肺炎無明顯療效。日本島津製作所、富士膠片等大型醫療器械企業不斷增產X光設備。併購與分拆方面,Catalent收購梯瓦和武田日本臨床包裝設施。人事變動方面,賽諾菲宣布中國區組織架構將和全球架構保持一致,按照特藥、普藥、疫苗三個核心的全球業務單元重組中國區業務,並任命了相應負責人;方蔚豪接任平安好醫生CEO。此外,美敦力發布年度財報。
治療新冠肺炎新進展
疫苗研發
輝瑞公司將部分藥品生產外包,為數億劑新冠疫苗生產讓路。輝瑞已投入了大量資源,計劃生產數以億計的COVID-19疫苗,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困難,即難以完成其他藥物的生產目標(比如每年15億劑的無菌藥物)。因此,公司依靠其200多名承包商組成的網絡,通過外包形式完成其他藥物的生產計劃。該網絡包括龍沙Lonza, Catalent 和賽默飛世爾等,外包商將主要完成輝瑞的無菌藥品和疫苗生產。輝瑞制定了三家美國工廠和一家比利時的工廠對COVID-19的RNA疫苗推廣計劃。
Moderna稱其新冠病毒疫苗研究初步結果積極,但被多位專家質疑。該公司表示,該疫苗在一些接種疫苗的健康志願者中誘發免疫應答,並且疫苗整體安全,耐受性良好。Moderna這款疫苗是目前正在開發之中、進展最快的新冠病毒疫苗之一,有望實現今年秋天生產出疫苗以供緊急使用的時間表。結果公布後,Moderna總裁稱,所有受疫情衝擊的歐洲國家都應該訂購該公司的疫苗。然而,多位疫苗領域的專家質疑Moderna不僅幾乎沒有披露任何有關疫苗如何起作用的具體信息,而且已經披露的內容大部分是文字而非數據。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INOVIO公布了其新冠肺炎(COVID-19) DNA疫苗IN0-4800的臨床前研究數據,數據顯示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強有力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這項研究發表在同行評審的《自然通訊》雜誌上,題為《新冠肺炎候選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由INOVIO的科學家和來自威斯達研究所、德克薩斯大學、英國公共衛生部、復旦大學和艾棣維欣的合作者共同完成。
牛津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失敗。美國衛生部已同意出資12億美元(約合85.38億元人民幣),加速推動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 Zeneca的新冠疫苗試驗項目,並向其預定了3億劑疫苗,確保美國獲得首批潛在疫苗。該疫苗由牛津大學研發、阿斯利康獲得生產授權。此前,阿斯利康表示,已與牛津大學籤署了第一份協議,將提供至少4億劑正在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該疫苗研發團隊不久前還收到英國政府的1.31億英鎊撥款。而最新消息顯示,曾聲稱最快今年9月即可投入使用的牛津疫苗,宣告研發失敗。最新試驗結果顯示,注射了該疫苗的6隻獼猴,全部感染新冠病毒。牛津疫苗正在進行當中的人體臨床試驗,目前沒有被叫停。
德納維製藥預計最早7月進行新冠病毒疫苗試驗。生物製藥公司德納維製藥預計其一個或多個合作夥伴最早將於2020年7月開始對一種潛在的新冠病毒疫苗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德納維製藥將會討論一種新冠病毒疫苗的潛在開發問題,這種潛在疫苗含有其專有的Toll樣受體9激動劑的CpG 1018佐劑。
寶生物選擇AGC Biologics成為製造商。全球性生物製藥合同開發與製造組織(CDMO) AGC Biologics宣布,該公司與日本寶生物工程株式會社進行合作。兩家公司將會通過在預防性DNA疫苗上面進行合作,聯手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而AGC Biologics將為所涉及的疫苗製造質粒DNA中間體。COVID-19疫苗將會在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進行開發,並將依託AnGes, Inc.在開發質粒DNA產品上面的專長。
康希諾生物攜手Precision NanoSystems開發新型冠狀病毒RNA疫苗。雙方將利用PNI公司的專有RNA疫苗平臺,包括脂質納米顆粒遞送系統和NanoAssemblr製造技術,加快讓新型冠狀病毒mRNA-LNP候選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並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在不同地區實現商業化。PNI公司將負責mRNA-LNP疫苗的開發,康希諾生物將負責臨床前測試、人體臨床試驗、監管批准和商業化。
藥物研發
研究顯示法匹拉韋對新冠無明顯療效。此前一項研究報告稱,富士膠片抗流感藥物Avigan(又名Favipiravir,法匹拉韋)迄今為止在臨床試驗中並未顯示出對新冠肺炎有明顯療效。這一研究結果引發了人們對於該藥能否在本月底前獲得監管批准的懷疑。
美國仿製藥生產商獲資金,生產治療新冠藥物。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Phlow Corp.是今年早些時候註冊成立的一家私人持股公司,該公司表示,獲得了3.5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用於在美國生產處方藥及其原料,包括一些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藥物。
新冠病毒檢測和監測
迪安診斷建設的「雷迪」快速檢驗實驗室正式啟動,迪安實驗室的核酸檢測產能提速7萬例/天,將為疫情防控起到積極作用。目前,公司已有31個連鎖實驗室在26個省區市開展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累計檢測超過280萬例。
醫療設備
日本大型醫療器械企業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正在增產拍攝肺部圖像、診斷肺炎的X光設備。在新冠肺炎的情況下,通過圖像診斷來檢測入院患者康復程度的情況很多。島津製作所近期在主力的北京工廠和日本島根縣內的工廠將小型X光設備的產量提高至每月一百幾十臺,達到通常的2倍。富士膠片控股也將移動型X光設備的生產計劃提高至上年同期的2倍。
併購和分拆
Catalent收購梯瓦和武田日本臨床包裝設施。此次收購旨在建立全新的GMP臨床生產和物流中心以支持臨床研究。預計該項交易將於2020年7月1日完成。該臨床設施佔地約6萬平方英尺,即將成為Catalent亞太區最大的臨床供應中心,具備初級和二級包裝,常溫以及冷鏈存儲和分發,臨床退貨和銷毀能力,未來將為客戶提供Catalent FastChain需求導向的供應服務。它將與Catalent 在日本掛川的臨床供應設施互相協作,為當地客戶以及全球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提供完善的服務。
金斯瑞分拆傳奇生物納斯達克上市。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建議分拆傳奇生物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告,截至公告日金斯瑞持有傳奇生物全部已發行股本的約76.9%。傳奇生物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於2014年11月從金斯瑞的細胞治療部門剝離,致力於開發血液/腫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型細胞療法。2018年,傳奇生物成為國內首個獲批CAR-T臨床實驗的藥企。
香港醫思醫療集團收購醫生團隊。香港醫思醫療集團宣布,公司、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Jade Master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為買方、新控股公司、五位賣方與目標公司NewMedicalCenterLimited訂立買賣協議。Jade Master 收購目標公司51%股權,後者擁有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的專科註冊中的13名全職註冊醫生。公司認為目標公司業務的整合是對集團醫療範圍的補充。目標公司將可以定期轉介予集團內的實驗室和高端影像服務,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集團的整體業務。
財報速遞
美敦力。美敦力Q4營收為60億美元,同比下滑26%;GAAP淨利潤為6.46億美元;non-GAAP淨利潤為7.77億美元。第四季度,美國地區的營收為28.52億美元,佔比48%,同比下滑33%;非美國地區發達市場的營收為22.18億美元,佔比37%,同比下滑14%;新興市場營收為9.29億美元,佔比15%,同比下滑28%。2020財年全年,公司營收為289.13億美元,同比下滑5.4%;GAAP淨利潤為47.89億美元;non-GAAP淨利潤為62.06億美元,分別同比下滑12.5%和12.1%。
安派科生物。公司2019年的總收入為人民幣1,080萬元(160萬美元),較2018年的人民幣1,030萬元增長了5.8%。2019年的癌症篩查和檢測的收入為人民幣1,040萬元(150萬美元),較2018年的人民幣960萬元增長了8.6%。2019年的體檢套餐銷售產生的淨收入為人民幣464,000元(67,000美元),較2018年的人民幣693,000元減少了33.0%。2019年的營業虧損為人民幣8,910萬元(1,280萬美元),2018年的營業虧損為人民幣4,360萬元。2019年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016億元(1,460萬美元),2018年的淨虧損為人民幣4,230萬元。
1藥網。2020年一季度營收15.76億元人民幣,連續四個季度營收同比增幅超過100%,本季度更是創下成立以來單季營收新高,實現140.3%的同比增幅。截至3月31日,1藥網B2B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8.4%至12.79億元, B2C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5%至1.91億元,E-channel業務收入增長229.7%至9902.8萬元。公司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虧損為1.09億元人民幣,佔淨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4.7%下降至6.9%。
人事變動
賽諾菲架構調整方案出爐,三大核心事業部中國區成立。賽諾菲宣布中國區組織架構將和全球架構保持一致,執行全球事業部全面負責制,按照特藥、普藥、疫苗三個核心的全球業務單元重組中國區業務,並任命了相應負責人。現任賽諾菲中國區總裁賀恩霆擔任賽諾菲普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兼中國區總裁。賽諾菲特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繼續由現任特藥事業部總經理王柏康擔任,加入賽諾菲前曾負責諾華製藥眼科業務。現任賽諾菲巴斯德中國區總經理張和平繼續擔任疫苗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
默沙東任命歐加農新CFO、CIO,均來自艾爾建。默沙東宣布任命Matthew Walsh和Rachel Stahler分別為其新分拆公司Organon的財務長(CFO)和首席信息官(CIO)。Organon是默沙東於2月5日宣布新拆分的一家致力於女性健康、過專利期藥物和生物類似藥的一家公司。
方蔚豪接任平安好醫生CEO。平安好醫生發布公告,由於王濤個人原因,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長職務。同日,董事會委任方蔚豪出任執行董事、臨時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方蔚豪47歲,現任平安醫保科技聯席董事長兼CEO,平安租賃董事長兼CEO。
醫藥業簡訊
諾華脊髓性肌萎縮症基因療法Zolgensma獲歐盟批准。
阿斯利康慢阻肺雙聯支氣管擴張劑百沃平令暢在華獲批。
免疫腫瘤學公司Surface Oncology已與默沙東(MSD)達成了一項臨床試驗合作,旨在評估其開發的CD39抑制劑SRF617,與默沙東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聯合,治療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iger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Zokinvy(lonafarnib)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治療早衰症。
Zentalis成立中國合資企業,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A輪融資的資金將用於在中國地區就Zentalis發現的3種癌症療法和其他潛在候選創新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
領先的數據科學和健康科技公司Holmusk宣布完成2150萬美元的融資。Holmusk正在構建全球最大之一的行為疾病和慢性病真實世界證據(RWE)平臺,目的是為行為疾病患者提供更多基於證據的數據驅動型護理。
梯瓦醫藥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創新藥物安泰坦(氘代丁苯那嗪片)經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優先審評審批後,正式獲批用於治療與亨廷頓病有關的舞蹈病及成人遲發性運動障礙。中國是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批准該藥物的國家。
國產首個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疫苗全面上市。
藥明生物與美國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商業發展局正式籤署針對生物製藥臨床樣品和商業化生產基地的土地交易合同。該基地預計2022年投入運營,並創造約150個就業崗位。
益泰藥業完成1億元融資。益泰成功完成了瑞德西韋原料藥相關中間體的合成工藝技術的中試試驗,目前已經做好了量產瑞德西韋原料藥相關中間體的準備工作。
繼證監會公布對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罰款等系列處罰後,證監會再度對康美藥業發布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信達生物與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聯合開發PD-1抑制劑達伯舒用於治療多種癌症。
天境生物自主研發的CD73抗體TJD5在中國完成1/2期臨床研究首例晚期實體瘤患者給藥。此外,天境生物與Genexine宣布TJ107/HyLeukin-7獲中國臨床2期試驗許可。
再鼎醫藥宣布首位中國患者入組全球3期臨床研究ATTACK。此外,再鼎醫藥合作夥伴新藥Ripretinib獲批用於四線胃腸道間質瘤治療。
綠葉製藥阿爾茨海默病新藥Rivalif(R)上市申請在歐盟獲受理。
亞盛醫藥六項最新研究進展將亮相2020 AACR。
百濟神州將在2020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線上年會II上公布多項臨床與非臨床數據。此外,百濟神州與Medison Pharma籤署BTK抑制劑BRUKINSA(澤布替尼)在以色列的獨家代理分銷協議並宣布其在以色列的新藥上市申請已被受理。
基因測序技術研發商齊碳科技完成超1億元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