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開發新冠疫苗,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2020-12-03 澎湃新聞

又一國際疫苗巨頭將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競賽。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賽諾菲巴斯德表示,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DNA序列編碼將被結合到杆狀病毒表達平臺的DNA中,並用於快速製造大量的冠狀病毒抗原,這些抗原經配製後將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抵禦病毒。

與此同時,相較於傳統疫苗開發平臺,基因重組技術有利於快速開發疫苗,並在更短的時間內大規模製備疫苗。基於杆狀病毒表達平臺,賽諾菲已開發了一款已獲批上市的重組流感疫苗產品。賽諾菲預計,

將在6個月內篩選出一款候選新冠病毒疫苗在實驗室進行測試,並可能在1年到18個月內準備好在人體內測試疫苗。

COVID-19屬於冠狀病毒家族,可引起呼吸系統疾病。2002年底,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出現,隨後於2004年基本消失。賽諾菲計劃進一步研究一款已進入臨床前期的SARS候選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在非臨床研究中,SARS候選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並在動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護作用。

賽諾菲疫苗全球負責人David Loew表示:「我們必須協同合作才能應對全球性的健康威脅,比如最新的冠狀病毒。為此,我們與BARDA展開合作,加速開發這款潛在候選疫苗。

BARDA官網發布的公告中提到,它與賽諾菲合作運用的這項技術產生了與病毒蛋白質完全匹配的基因。

這種蛋白質的DNA將與一種對人類無害的病毒的DNA結合,用來迅速產生大量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統抵禦病毒。

這些抗原將從這些細胞中分離和收集並純化,從而為進一步開發創造疫苗做儲備。

BARDA主任Rick A. Bright博士說:「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是快速應對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的基礎。利用這種經過驗證的技術,我們可以立即轉向應對這種新的全球健康威脅。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獲得許可的疫苗,對這種最新病毒提供長期的健康保障,並預防未來冠狀病毒的爆發。」

據BARDA介紹,該機構從2004年開始與賽諾菲合作,並於2009年開始與位於康乃狄克州的蛋白質科學(Protein Sciences)合作,以開發一種重組技術。該技術具有靈活性,可在流感大流行時快速生產數百萬劑疫苗。2016年,BARDA將這種疫苗添加到美國大流行性流感疫苗的儲備中。2017年,賽諾菲收購了蛋白質科學及其技術。蛋白質科學此前在SARS疫苗開發工作中積累的技術經驗為加速開發COVID-19疫苗提供了開端。此外,由於該平臺已產出一款已在美國獲批上市的流感疫苗Flublok,因此將可以相對快速地用於臨床試驗樣品的生產。

同樣位列國際疫苗四巨頭之一的葛蘭素史克(GSK),此前也宣布將為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提供佐劑技術。

2月3日,葛蘭素史克正式表示,將與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合作,向其提供佐劑平臺技術,首項協議已在葛蘭素史克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之間達成,後者於2019年1月建立了「分子鉗」技術疫苗平臺。昆士蘭大學化學及太空分子生物學系系主任保羅·揚稱,

研究小組希望能在「未來六個月」內研發出疫苗。

據悉,疫苗佐劑能誘發機體產生長期、高效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提高機體保護能力,同時減少免疫物質的用量,降低疫苗的生產成本。而「分子鉗」技術是指給病毒蛋白加上一個基因使其穩定,並便於人體偵測,進而製造抗體來消滅病毒。

除了兩大疫苗巨頭之外,加入新冠疫苗研發的外國公司還包括美國的強生公司、美國疫苗公司Inovio和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德國企業CureVac AG等。其中,強生公司表示,將利用伊波拉平臺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公司將同時利用楊森的AdVac腺病毒載體平臺和/或PER.C6生產細胞系技術,快速研製出一種能夠保護人們免受COVID-19感染的疫苗。

而在國內公開宣布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企業已經達到19家之多。據科技部此前公布的消息,國內的新冠疫苗研發涉及多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等並行推進。其中由中科院牽頭開展的重組蛋白疫苗項目進展較快,已經進入了動物安全性試驗階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新冠疫苗 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賽諾菲巴斯德表示,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DNA序列編碼將被結合到杆狀病毒表達平臺的DNA中,並用於快速製造大量的冠狀病毒抗原,這些抗原經配製後將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抵禦病毒。
  • 又一巨頭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行列!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
    2020年02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賽諾菲(Sanofi)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近日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宣布,將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
  • 賽諾菲巴斯德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賽諾菲巴斯德最新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賽諾菲計劃進一步研究一款已進入臨床前期的SARS候選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在非臨床研究中,SARS候選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並在動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護作用。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
  • 輝瑞疫苗獲FDA批准 賽諾菲重組蛋白疫苗研發遇挫
    新冠疫苗正在歐美正式進入大規模的接種階段。在英國成為首個批准輝瑞和拜恩泰科(BioNTech)新冠疫苗的國家後不到一周,美國FDA當地時間周五晚也授予該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批准。拜恩泰科聯合創始人CEO烏格薩因(Ugur Sahin)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向行業傳遞的信息是,研究人員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安全的疫苗研發出來並帶向市場。行業將首次證明疫苗的研發是有可能在一年內完成的。下一步,我們需要考慮在不走任何捷徑的情況下,是否也可以加速開發其他疫苗或治療其他疾病的方法。」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加快開發新冠疫苗;沃爾瑪直採滯銷蔬菜助農|...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抗擊疫情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最新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相較於傳統疫苗開發平臺,基因重組技術有利於快速開發疫苗,並在更短的時間內大規模製備疫苗。
  • ...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近日,瑞士一個科研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該技術能高效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且該替代方案更為高效、安全。
  • 醫藥健聞周刊|賽諾菲中國區業務重組;美敦力公布年報
    人事變動方面,賽諾菲宣布中國區組織架構將和全球架構保持一致,按照特藥、普藥、疫苗三個核心的全球業務單元重組中國區業務,並任命了相應負責人;方蔚豪接任平安好醫生CEO。此外,美敦力發布年度財報。治療新冠肺炎新進展疫苗研發輝瑞公司將部分藥品生產外包,為數億劑新冠疫苗生產讓路。
  • 中國新冠疫苗已經注射進人體!誰是第一批探路者?
    試驗的目的,就是測試和評價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種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複製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可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抗原。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是這樣解釋它的原理:在「學習」病毒的前提下,對病毒進行「手術」,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載體病毒,並注入人體產生免疫。
  • 新冠肺炎下的「疫苗賽跑」:多技術路線齊頭並進,但遠水難解近渴
    多技術路線齊頭並進2月28日,徐建青在實驗室裡給自己打了一針。這是初步成型的快速抗新冠疫苗。徐建青是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也是該機構新冠疫苗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從2020年1月起,他所在的團隊開始同步進行核酸疫苗、人源細胞載體疫苗、納米顆粒疫苗的研發。
  •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賽諾菲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正在研發兩種技術路線的疫苗企業。其第一款在研疫苗是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共同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基於賽諾菲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賽諾菲已於2020年9月和歐盟達成了3億劑該疫苗的預購協議,但在最新測試中,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表現不佳,仍需改進並開展更多臨床試驗。賽諾菲研發的新型mRNA疫苗預期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  幾種研發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3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國內新冠疫苗研發的詳細情況:新冠疫苗研發分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方向。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幾種研發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3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國內新冠疫苗研發的詳細情況:新冠疫苗研發分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方向。
  • 強生新冠疫苗提前人體試驗 基於NGS的新冠檢測獲緊急使用授權
    強生公司新冠疫苗將於7月下半月進入臨床試驗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今天宣布,通過旗下楊森公司(Janssen),它將加速啟動其在研新冠重組疫苗Ad26.COV2-S的1/2a期人體臨床試驗。原定於9月開始的臨床試驗現在預計在7月下半月開始。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疫苗開發並沒有捷徑可走,需要一個較長的流程,短則2-3年,長則5-20年,甚至更久。比如流感疫苗研發用了14年,HPV疫苗23年,B肝疫苗38年。疫苗研發,同時也意味著大量的經濟成本,新疫苗研發成本可達10億美金,並不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
  • 全球直面新冠「大考」!來看各國科研成績單
    其第一款在研疫苗是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共同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基於賽諾菲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賽諾菲已於2020年9月和歐盟達成了3億劑該疫苗的預購協議,但在最新測試中,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表現不佳,仍需改進並開展更多臨床試驗。賽諾菲研發的新型mRNA疫苗預期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
  • 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對於這樣大範圍的傳染病,治療手段卻乏善可陳,而且治療都屬於亡羊補牢,感染後的補救措施。唯一的希望就是儘快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才有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進一步擴散,也才有希望遏制病毒未來的捲土重來。 所以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開發針對性的疫苗。以全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設計測試、臨床試驗。
  • 新冠肺炎疫苗生死時速!中、美、歐疫苗研發五大賽道盤點
    由於Moderna公司擁有大量的早期mRNA疫苗,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該公司便完成了新冠病毒的基因測序,研發了新冠病毒疫苗,命名為mRNA-1273。 第一批疫苗已經於2月下旬送到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其疫苗臨床試驗將於4月開始。若一切按計劃進行,疫苗從研發到人體測試僅歷經三個月。
  • 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 最快4月進入臨床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上海公共衛生中心也已經展開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疫苗研發工作。顛覆性的mRNA平臺傳統的疫苗開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受益於新技術的發展,疫苗開發周期也從過去的幾年縮短至幾個月。mRNA疫苗模擬了自然病毒感染發生的過程,誘導人體細胞產生與病原體表面相同的蛋白,激活人體的免疫反應,這就猶如在人體內建造一座「製藥廠」。
  • 「蟄伏」三十年,基因疫苗技術正在進行最終測試階段
    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出現對於這項仍處於實驗階段的技術而言是一個進入最終測試階段的機會。如今,一些針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疫苗正在通過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Moderna,Inovio Pharmaceutials和瑞康(Pfizer)都在研發基因疫苗。批判者們指出,Moderna和Inovio在此之前從未製造成功任何藥品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