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2020年7月,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的石獅子被戴上口罩。 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

新冠病毒囊膜表面的4個刺突蛋白。當這些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對接時,病毒就可以穿透細胞並在那裡繁殖。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

南非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I期臨床試驗。圖片來源:網絡(ugandapronto.com)

①韓國研究團隊揭示新冠肺炎患者肺損傷機理。圖片來源:網絡(theremedyroom.com)

②2020年9月1日,在烏克蘭基輔州德米特羅夫卡村小學,一名老師帶領一年級新生熟悉校園。

新華社發(謝爾蓋·斯塔拉斯堅科攝)

③位於莫斯科的70多個站點從12月5日起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圖為醫護人員展示新冠疫苗。

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攝)

④英國2020年12月30日批准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投入接種,這是英國批准的第二款新冠疫苗。圖為英國盧頓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外景。

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

⑤疫情期間,兩名和服女子戴著口罩在日本鎌倉報國寺內竹林遊玩。 新華社記者 冮冶攝

⑥2020年10月,在以色列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站,醫務人員展示一個樣本。 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德 國

發表新冠病毒診斷測試方法 BioNTech疫苗獲準緊急使用

德國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學研究所發表了針對新冠病毒的診斷測試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將其作為實驗室檢測指南的一部分,在線發布了該測試規程。

BioNTech公司與美國輝瑞公司合作開發新冠疫苗,於11月發布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效性達95%,陸續在多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CureVac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於12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年中可以上市。

德國研究機構發現神經纖毛蛋白1(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馬普生物物理學研究所發現一種抑制劑可雙管齊下抗新冠病毒,不僅能阻礙新冠病毒複製,還可以增強人體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尤利希研究中心利用虛擬篩選技術尋找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成分,最終篩選了大約10000個分子,其中雷洛昔芬在實驗室試驗中展示出了很強的活性。

美 國

中美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兩款新冠疫苗效果良好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美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川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也拒絕參加「新冠疫苗實施計劃」。

而美國科學家成為新冠肺炎治療和疫苗研發的重要力量。IBM與能源部等牽頭成立的新冠疫情高性能計算聯盟,匯集了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的高性能計算資源,成為針對新冠疫情及病毒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開發的高通量製備用於「四聚體分析」的探針庫的新方法,可在免疫反應研究中發揮作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克利夫蘭診所開發的個性化風險預測模型,能預測患者檢測呈陽性可能性,可作為醫生決策的輔助工具;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發現了一個對新冠病毒產生強烈抗體反應的基因,為設計有效的疫苗提供了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中,中美科學家的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準確預測患者病情走向,為醫生決策提供參考;兩國研究人員對中國深圳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分析,為預測新冠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並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基礎證據。

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國都將抗疫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新冠疫苗的研發上,美國亦是如此。莫德納、輝瑞等幾家疫苗研發機構爭分奪秒積極推進相關實驗研究。3月16日美國首個候選疫苗Ⅰ期臨床試驗正式開始,截至目前,公布的幾個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都顯示出很好的效果,有效率均超過90%。

法 國

疫苗研發進程相對緩慢 治療方法研究獲得進展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洪策

法國疫苗研發能力享譽全球,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法國政府也將疫苗視為戰勝疫情的制勝關鍵。擁有全球研發網絡的巴斯德研究所和跨國醫藥集團賽諾菲是法國疫苗研發的兩大主力,但與美國相比,新冠疫苗的研發進程相對緩慢。

賽諾菲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正在研發兩種技術路線的疫苗企業。其第一款在研疫苗是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共同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基於賽諾菲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賽諾菲已於2020年9月和歐盟達成了3億劑該疫苗的預購協議,但在最新測試中,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表現不佳,仍需改進並開展更多臨床試驗。賽諾菲研發的新型mRNA疫苗預期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與製藥巨頭默克開發的一款基於麻疹疫苗技術的新冠疫苗目前已進入I期人體臨床試驗。

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醫院牽頭的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究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和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因新冠肺炎而住院的患者進行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並沒有病症加重的風險。

巴 西

研究新冠病毒國際傳播路徑 開發高效滅活病毒新型材料

本報駐巴西記者 鄧國慶

自2月下旬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巴西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巴西成為全球因疫病造成死亡人數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在6月公布研究報告稱,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表明,在巴西流行的新冠病毒與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樣本相似,這說明了新冠病毒傳入巴西的路徑。研究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助掌握病毒突變狀況和開發相關治療手段。

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帶有銀微粒的布料,能在接觸新冠病毒兩分鐘後使99%以上的病毒失去活性。這種布料由滌棉以及銀微粒構成,可用於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等。

南 非

自研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 開始候選疫苗技術轉讓生產

本報駐南非記者 杜華斌

南非新冠病毒疫苗開始Ⅰ期臨床試驗。南非金山大學2020年6月23日宣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Ⅰ期臨床試驗。該試驗的目的是研究疫苗是否能預防新冠肺炎,是否會引起不可接受的副作用,以及是否誘導令人滿意的免疫反應。這項耗資1.5億蘭特的研究預計在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很高、很可能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熱點的大都市進行。

南非製藥公司阿斯彭11月2日宣布,已與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美國強生公司的子公司達成一項初步協議,合作開展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的技術轉讓和商業生產。該候選疫苗目前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的26種最可行候選疫苗清單中。阿斯彭製藥公司稱,公司將對疫苗進行配方、填充和二次包裝,然後提供給強生公司。阿斯彭集團預計將於2021年3月或4月開始生產。

韓 國

制定防疫國際化標準指南 完成首個超清病毒基因圖譜

本報駐韓國記者 邰舉

韓國製定了「K-防疫」模式國際化標準指南,完善了涵蓋檢測和確診、流行病學調查和跟蹤、隔離和治療3個方面的「3T」防疫系統,並分階段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了18種國際標準提案。

韓國研究團隊共同研究查明,誘發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細胞因子風暴、引起肺部損傷的關鍵蛋白質為體內脂肪生物合成調節蛋白質(SREBP),該蛋白質有望為重症患者診斷及治療藥物的研發提供幫助。

韓國一項聯合研究完成了世界首個超清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圖譜。另一項研究顯示了新冠肺炎病毒誘發血管炎症、降低人體免疫力的細節。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國立保健研究院表示,基於病毒樣顆粒(VLPs)製備成功新冠肺炎候選疫苗。

韓國基礎科學支援研究院研發出一種生物傳感器技術,可在一分鐘內診斷鼻腔採集樣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韓國化學研究院開發了能夠與新冠病毒抗原結合的多種特殊抗體的製造技術以及利用這些抗體的迅速診斷技術。

英 國

斥資推動疫苗研發上市 全力支持國際抗疫合作

本報駐英國記者 田學科

英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冠疫苗和治療方法的研究,成立推進疫苗研製的專管機構,以推進、協調研究和加快生產新冠疫苗,確保疫苗能夠儘快得到使用,並與2020年4月專門成立了「疫苗特別工作組」。政府還竭盡所能加速新冠疫苗上市進程,對疫苗研製和臨床試驗一路綠燈,是批准新冠疫苗臨床使用的第一個西方國家。

政府投入巨資支持疫苗和藥物研製。疫情暴發之初,英國立即宣布投入2500萬英鎊支持開展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此外,英國政府還向牛津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分別投入2000萬和2250萬英鎊,用於支持其研究人員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為力爭在國際抗擊新冠病毒的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英國共籌資7.44億英鎊支持國內和國際合作研究疫苗、藥物和治療技術等。

在新冠肺炎藥物研製方面,牛津大學牽頭試驗一種有抗炎作用的抗瘧疾藥物,以確定它是否能減輕新冠病毒對高危人群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醫學界首次發現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現有藥物——地塞米松,具有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降低病亡率的特殊功效。

英國是全球努力尋找冠狀病毒疫苗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向「流行病預防創新中心」提供了2.5億英鎊的資金,用於流行性疾病的國際研究。英國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並在新冠病毒全球應對峰會和全球疫苗峰會上積極認籌。

烏克蘭

數字建模和預測成果顯著 多病毒檢測方法取得成效

本報駐烏克蘭記者 張浩

因應疫情需要,烏克蘭政府通過國家研究基金啟動了一項「人類安全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以解決迫切的人類安全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領域。烏克蘭科學家在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數字建模和預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還成功開發了針對形成血栓併發症患者的診斷機制和療法。

2020年12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法,可以同時檢測體內新冠病毒以及流感病毒A型和B型3種病毒是否存在,這樣的組合測試大約需要6個小時。目前,該研究所正在研發另一種能夠同時檢測5種季節性流行病毒的方法。

日 本

開發多種方法縮短檢測時間 確認現有藥物可防感染重症

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製作所開展聯合研究,開發出了利用呼氣進行無侵襲式檢測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可以取代以往的鼻咽拭子檢測系統。橫濱市立大學成功開發出了可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4種抗體檢測試劑。組合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酶免疫檢測裝置,1小時最多可檢測240份樣本,進一步縮短了檢出結果的時間。北海道大學確認唾液PCR檢測精度約為90%,高於鼻咽拭子。

日本琉球大學確認痛風治療藥物「秋水仙素」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症重症化,從2021年1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如果能證明對新冠病毒有效,將成為首款針對輕度和中度患者的抗炎藥。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大阪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將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蛋白的病毒結合力提高了100倍以上。利用提高了結合力的高親和性修飾型ACE2蛋白,有望抑制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大阪大學發現新冠肺炎早期服用託珠單抗可避免細胞因子風暴,有望對早期的肺炎治療產生效果。

俄羅斯

快速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 九款新冠疫苗入選世衛清單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董映璧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發出快速檢測試劑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僅用一周時間便研發出了核酸檢測試劑。俄現已有23種核酸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獲得批准和使用。

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俄採用RNA疫苗、全病毒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等14種技術路線,共研發了47款新冠疫苗,世衛組織已將俄研發的9款新冠疫苗列入備選清單。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研製的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準緊急使用和Ⅲ期臨床試驗。由「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基於肽抗原研發的第二種疫苗EpiVacCorona已獲得註冊;由俄羅斯科學院丘馬科夫免疫和生物製品研究與開發科研中心研製的新冠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和「希姆拉爾」集團公司研發的新冠藥物「阿維法韋」6月獲得俄衛生部的許可,這是俄羅斯第一種被批准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以色列

多思路研發抗體和藥物 超快病毒檢測法受關注

本報駐以色列記者 毛黎

疫情出現後,以色列研究機構、醫療單位和技術公司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強的優勢,迅速開展新冠病毒的疫苗和藥物研發,同時尋求新冠病毒患者檢測手段。

在疫苗方面,最為突出的當屬以色列生物研究所研發的Brilife新冠病毒疫苗。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特定的蛋白質附著在對人體無害的水皰性口炎病毒上形成新冠病毒的「冠」,以此為基礎獲得抗新冠病毒疫苗。

在藥物和療法方面,普魯瑞斯特姆醫療公司開發出胎盤PLX細胞藥物,讓6名高危新冠病毒患者病情好轉並存活下來。特拉維夫大學確認同時使用3種抗體的「雞尾酒」藥物可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為人們提供天然免疫力。哈達薩醫療中心研製出「抗新冠病毒血漿衍生免疫球蛋白(IgG)產品」,將其用於實際治療後,患者康復回家。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分離出一種只針對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有望成為應對疫情的藥物。該所還發現兩種用於治療高雪氏疾病的藥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並有可能在未來冠狀病毒暴發時作為廣譜抗病毒治療藥物。

在病毒檢測方面,研究人員開發出通過檢測吐出的漱口水超快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小型光譜檢測方法,其能在1秒鐘出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色列理工大學研發的小型簡便新冠病毒檢測儀,利用納米技術分析測試者呼出的氣體,可識別其肺中物質並判斷是否遭受新冠病毒感染。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全球直面新冠「大考」!來看各國科研成績單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中,中美科學家的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準確預測患者病情走向,為醫生決策提供參考;兩國研究人員對中國深圳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分析,為預測新冠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並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基礎證據。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國都將抗疫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新冠疫苗的研發上,美國亦是如此。
  • 疫情之下,芙蓉樹下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克時艱
    3月20日清晨3點,美國洛杉磯兩名身穿防護服的劫匪,偽裝成上門檢查新冠病毒的工作人員,持槍實施搶劫。芙蓉樹下·冒菜快餐全球連鎖洛杉磯店在此次事件中損失了500美金和一個點餐用的ipad。因美國加州盜竊金額不超過950美元不被定罪,使得當地劫匪橫行。
  • 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
    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世界抗疫之戰的啟示——寫在2020年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2020萬之際新華社記者孫萍 包爾文2020年8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
  • 美國證實新冠發現時間早於中國,「中國起源論」不攻自破
    事實上,已有多項科學研究追溯發現,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前,其傳播可能已比人們此前認為得更遠、更早。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6月26日發布公告稱,該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去年3月採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在義大利北部兩座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法國一份住院患者樣本的追溯檢測結果顯示,一名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去年12月底……放眼全球
  • 吳尊友:冬季國內面臨"大考"…
    >孫曉冬表示:11月9日,上海確診的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共排查並管理密切接觸者28人、密接的密接190人、一般接觸者51名,篩查病例相關人員9617人,上述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共採集工作地、居住地等環境樣本1428份,經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安徽省疾控部門反饋,與王某某相關聯的蘭某,11月10日在安徽確診。對相關人員進行篩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疫情大考下的社會治理題怎樣答?上海交大推出」新冠疫情與城市治理...
    圖說:上海交大將在6月7日前推出「7場 新冠疫情與城市治理 系列列公益講座」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報導 疫情大考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有效應對,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城市治理與應急管理,如何建設起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量加速上升,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據統計,近30天我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所言,「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但實際上它在冬季的流行會更嚴重」。
  •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 2020年冬天疫情預測
    據央視報導,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疫情最新情況中稱: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我們今年冬季面臨著一次大考。  被問及「是否有證據表明,冬季新冠病毒最喜歡的季節,它更加危險」,吳尊友表示,應該是這樣,實際上,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它在夏天流行,在冬季會更嚴重。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敏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屆高考生的出路在哪裡?
    17年過去了,高考之際,他們又與另一個名叫「新冠」的大壞蛋撞了個滿懷。 這樣的分化也意味著,在六月那場人生大考裡
  • 4位重量級嘉賓暢談全球健康共治,抗擊新冠病毒需要國際合作和創新
    全球知名專家暢聊科技創新與健康共治。青年報記者 吳愷 攝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科技熱點結構形成意外衝擊,在整個榜單佔據了15.6%,在各領域中僅次於生物醫藥領域,位居第二,因此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一起成為科技熱點數量最多的四大領域,合計佔比達到66.8%。那麼,如何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地控制疫情?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特別對話《科技創新與全球健康共治》環節,4位重量級嘉賓貢獻了自己的觀點。
  • 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在大戰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
    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本文圖片由首都機場提供)近日,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黨委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交通運輸部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黨委帶領全體黨員和群眾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民航局、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及股份公司的號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戰疫情、保安全、促運行,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遞交合格答卷。
  • 吳尊友:「十一大考」還需10天見分曉 | 今日央視恢復直播NBA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9日21時36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361054例,累計死亡病例1056186例。這些重點要了解12687萬人次——全國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圓滿收官
  • 國際紡聯發布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近日,國際紡聯發布了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訂單情況   取消和/或推遲的訂單數量升至41%         自3月份第一次國際紡聯新冠疫情影響調查以來另一方面,各國企業復工不同步,影響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行。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大問題。許多企業想知道後疫情時代會是什麼樣子。復甦會是什麼樣子?消費者支出會像以前一樣迅速復甦嗎?消費者行為會因為這場危機而改變嗎?由於無法預測這場危機將持續多久,未來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了沉重壓力。許多訂單被取消或推遲,新訂單很少。
  • 全球確診病例超8800萬 世衛專家稱變異新冠病毒將成新挑戰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綜合消息:世衛組織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日0時04分,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85929428例,累計死亡1876100例。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日12時32分,全球確診病例達88005213例,死亡病例累計1897568例。
  • 吳尊友提醒: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防疫工作指南,園所必備!
    天津、上海、安徽阜陽、內蒙古滿洲裡進入11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降低但與此同時,新冠病毒似乎變活躍起來20餘天時間,多地疫情似乎「反彈」這再次給所有人敲響警鐘!11月23日的《新聞1+1》,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疫情最新情況。
  • 京東物流與銳捷網絡達成戰略合作,共迎數字新基建浪潮
    雙方本著「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業務合作與創新,共同做大做強,實現跨越式發展,共迎數字新基建浪潮。  圖:銳捷網絡代表致辭  強強聯手,共同打造國際化數字產業生態  多年來,銳捷始終紮根行業,深入場景進行解決方案創新,充分應用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AI等新技術為用戶提供信息化建設場景應用解決方案
  • 雲南保山矽企:互促互進 共克時艱
    今年春節以來突發的新冠疫情給全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保山的工業矽生產企業在物資運輸受阻、運費上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下滑的嚴峻形勢下,各企業克服困難、積極應對、積極響應各級政府的號召,在各級政府和上下遊客戶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邊組織防疫工作,一邊有序組織復工復產,至2020年6月末各企業基本實現復產。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時間:2020年11月30日 07:10:34&nbsp中財網   原標題:緊缺!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疫苗運輸也迎大考,「世紀使命」怎麼破局?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 新稅務機構不懼個稅改革「大考」 提升服務效能需多部門協同共治
    新稅務機構不懼個稅改革「大考」 提升服務效能需多部門協同共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6 23: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