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重量級嘉賓暢談全球健康共治,抗擊新冠病毒需要國際合作和創新

2020-10-25 青年報

全球知名專家暢聊科技創新與健康共治。青年報記者 吳愷 攝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科技熱點結構形成意外衝擊,在整個榜單佔據了15.6%,在各領域中僅次於生物醫藥領域,位居第二,因此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一起成為科技熱點數量最多的四大領域,合計佔比達到66.8%。那麼,如何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地控制疫情?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特別對話《科技創新與全球健康共治》環節,4位重量級嘉賓貢獻了自己的觀點。

青年報記者 郭穎

疫苗研發需各國合作創新

下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全球如何打破疫情控制的不平衡。「按照目前已有的策略,如果能夠嚴格地遵循,我們還是有信心控制住輸入性疫情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到目前為止也僅有個別地區會有一些小範圍的輸入性病例引起的暴發,非常小範圍小規模,都是很快可以被控制住的。

「今年流感病毒應該像往年一樣會如約而至,但是整體上大家的策略也是非常明確的。下一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全球如何打破疫情控制的不平衡,全球如何儘快地實施互相可以重新打開,這個要求還是很高的,需要各個國家的合作和科技創新,包括疫苗。」張文宏說。

對於二次感染,張文宏認為「不值得討論」。「因為在全球4000萬感染的人當中,大家認為有可能是二次感染的總共才9個人,9個人相對於4000萬來說,對於已經蔓延了9個月之久的全世界疫情來說,不值得討論。」張文宏解釋道,因為這個問題還沒有最後被確認為人類的免疫系統會在病毒前被摧毀。「而且被病毒反覆感染,這9個人可能有特殊的原因,要麼是病例的原因,要麼是測序的原因,要麼是這個病人本身免疫學的原因,不管怎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為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

全球應攜手推進臨床研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顧問蘭斯·羅德瓦爾德的太太目前在上海隔離,她出去了9個月剛剛回來。蘭斯·羅德瓦爾德先生關心的問題是:疫苗能不能幫助國際旅行。「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疫苗的有效性在暴露之後多久,是暴露前還是暴露後才會生效。新冠疫苗很有可能成為旅行疫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認為,應該要研究救治上的特殊策略。「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病例應該合作起來總結經驗,尤其是死亡率還很高的情況下怎麼降低死亡率,應該要加強合作,做好探索。」

在藥物研究過程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科協前主席陳凱先同樣認為國際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疫情開始發生時病毒基因組測序的順序、病毒蛋白重要作用部位、結構生物學順序的研究結構迅速公布,全世界科學家大家共享,這對於藥物、疫苗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蘭斯·羅德瓦爾德對中國的抗疫措施和應對非常「敬畏」。「兩個月之內中國就很好地控制了新冠疫情的蔓延。其他國家可能也需要學習非藥物和非疫苗方面中國所做的一些事情。」

青年報記者 郭穎

相關焦點

  • 抗疫不忘創新!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
    近日,星布斯科技集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上市發布,為抗擊新一輪疫情做好了充分準備。  12月31日下午,星布斯科技集團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贈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
  • 分享戰疫經驗 聚焦國際合作——中國外文局舉辦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
    攝影 董寧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在致辭中說,疫情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最棘手挑戰,病毒不會讓任何國家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智庫需要齊聲呼籲,在全球面臨共同威脅時,摒棄歧見,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守望相助。需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反對汙名化、政治化,防止將疫情作為政治操作的工具。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共話抗擊疫情
    11月16日上午,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開幕,並迎來鍾南山、裴鋼、徐濤等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出席論壇,10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創新人才齊聚。論壇上,生物島實驗室黃埔學院在眾多大咖的關注下揭牌。
  •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3月26日,二十國集團 (G20) 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並發表聯合聲明,各方承諾採取一切措施抗擊疫情、保護生命、重振經濟,並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振興經濟計劃,向國際社會傳遞出各國合作應對疫情、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積極信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演講,表達了中國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支持多邊協調合作、穩定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和積極態度。
  • 《人類簡史》作者: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關鍵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
  •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中,中美科學家的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準確預測患者病情走向,為醫生決策提供參考;兩國研究人員對中國深圳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分析,為預測新冠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並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基礎證據。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國都將抗疫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新冠疫苗的研發上,美國亦是如此。
  • 預告:未來(科學)論壇聚焦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但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
  •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 「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
    2020年3月,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得到有效控制之時,疫情開始在全球範圍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性為全球「大流行」,國際社會迫切希望了解中國的防控經驗。為助力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維護全球衛生安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國家藥監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的指導支持下,中國日報網3月18日上線推出「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國方案」英文網站(以下簡稱「中國方案」網站),圍繞國際關切,權威、系統、及時、準確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分享中國方案、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 中外院士江城共話「全球健康」探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進展,疫苗待深入研究,新藥在臨床試驗
    ,以「全球健康,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院士論壇成為焦點。陳孝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科學家協力尋求抗疫之道,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跨國合作。醫學科學工作者肩負著全球健康的時代重任,當以生命的名義秉持攜手努力、開放合作的理念,搭建多層次、跨領域的交流平臺,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促進相互了解,守望相助,共同應對人類面對的各種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 ...和健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綜述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題:為了14億人的生命和健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綜述新華社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疫行動,在捐款捐物、協調重要抗疫物資生產、組織復工復產以及傳播正能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了責任擔當,受到社會關注與好評,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龔雯、張泉、何曦悅)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數字世界、智能社會、智慧生活加速到來。正在上海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拉開了一場思想盛宴,科學家與企業家在此同頻共振,從探索前沿技術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共謀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共創美好生活和無限未來。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中國江蘇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抗擊疫情的相關醫療產品和器械的研發也在跟時間賽跑。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南京江北新區的支柱產業,正是得益於產業的提前布局,有17家企業正將掌握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優勢轉化成抗擊疫情的創新產品,勇當急先鋒,科研加速度,為檢測、預防、醫治新冠肺炎助力。
  • (國際)古特雷斯呼籲全球團結抗擊新冠疫情
    新華社聯合國12月3日電(記者尚緒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3日在聯合國大會新冠疫情特別會議上呼籲全球團結抗擊新冠疫情。 此次聯大特別會議於3日至4日召開,是聯合國大會首次就大流行病召開的特別會議。古特雷斯在致辭中敦促各國團結一致、相互支持、協調行動,以抗擊疫情。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疫情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病毒,探索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
  • 促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 中外業界研討全球協同共治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活動之一,中國科技峰會——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10日至11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中外業界代表相聚論壇,談全球合作、促協同共治,共商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大計。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其中,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和抗體,就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治療方案之一。 和鉑醫藥(Harbour BioMed)是最早與世界各地合作夥伴發現阻斷新冠病毒感染抗體的公司之一。和鉑醫藥與荷蘭知名大學研究團隊通力合作,採用和鉑醫藥的H2L2全人源抗體轉基因小鼠平臺研發新冠抗體,為了更深入了解此項工作的進展,華人抗體協會專訪了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
    在雄壯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中,習近平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勳章獎章。習近平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隨後,4位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受邀到主席臺就座。全場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 哥大研究員趙鳳嫻:與新冠病毒抗爭,科學家的遠見直指國際合作
    本期邀請的嘉賓是美國華人女科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趙鳳嫻博士。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17年前,她促成國際知名傳染病專家利普金教授前往北京協助抗擊非典疫情;17年後,她對接美國知名病毒學家特赫特教授助力中國應對新冠疫情。美國「病毒獵手」利普金教授不幸感染新冠疫情後目前情況如何?美國民眾對於新冠疫情的防護意識有徹底性的轉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