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8月會議季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氣候變化研究綜合了地學、生物、生態、化學、物理、乃至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和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專家的分享,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也期望通過合作與共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氣候變化研究綜合了地學、生物、生態、化學、物理、乃至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和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專家的分享,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也期望通過合作與共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形式:在線直播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達中/英文直播間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形式:在線直播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龔雯、張泉、何曦悅)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數字世界、智能社會、智慧生活加速到來。正在上海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拉開了一場思想盛宴,科學家與企業家在此同頻共振,從探索前沿技術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共謀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共創美好生活和無限未來。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長帕特麗夏•埃斯皮諾薩,聯盟聯合主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米努切•沙菲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聯合主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勳爵,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黨委副書記過勇等嘉賓出席論壇。
-
2020浦江創新論壇 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
2020浦江創新論壇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這次與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的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探討了人類應該關心的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問題。
-
未來(科學)論壇 | 共話量子科技顛覆性技術及應用前景
以「新型量子器件和量子計算的發展」為主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於10月23日上午在東郊賓館舉行。,不管是量子器件還是量子計算,未來的科學都是基於對一些新現象和新現象的理解進行的精密操縱。
-
聚焦中俄科技創新合作 深圳論壇「雲端」論道
聚焦中俄科技創新合作 深圳論壇「雲端」論道 2020-09-07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促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 中外業界研討全球協同共治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活動之一,中國科技峰會——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10日至11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中外業界代表相聚論壇,談全球合作、促協同共治,共商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大計。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轉載)
推動基礎研究 倡導國際合作(轉載),本屆論壇更亮出了中國對加強全球科技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的態度,讓與會頂尖科學家看到了中國、上海對人類科學技術合作的真誠願望和實際行動。基金會將重點聚焦科學交流類、青年發展類、科研轉化類、科學教育類4類項目,成為上海支持全球科學合作的有力舉措。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呂婷 李華山)11月14-16日,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20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承辦,以「氣候變化與後疫情時代的綠色復甦」為主題,共來自6大洲、13個國家、47所國內外高校的220餘名師生參加。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長帕特麗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場科學盛會,正在書寫一部未來簡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視頻致辭時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當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透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個「重要窗口」,我們望到上海科創打出一張又一張「金名片」。蛟龍入海、天宮探月、北鬥指南、天眼問天、墨子升空、大飛機翱翔——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這幾項重大科技成果,每一項背後都有深深的「上海印記」。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資料圖片)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
-
...國際沙漠論壇諮委會會議在京舉行 聚焦治沙生態價值應對氣候變化
會議認為,應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將第六屆、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賀信指示精神落到實處,更高水平辦好第八屆論壇,聚焦治沙生態價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向「一帶一路」沿線推廣中國治沙經驗,推動全球沙漠生態價值創造與減貧、荒漠化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與低碳減排等國際合作。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以參會科學家開放討論為最大特色的莫比烏斯論壇貫穿會期3天,滿載著100多位頂尖科學家的思想交鋒。生物基因大測序呼喚跨學科合作。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哈裡斯·李文表示,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高質量基因組序列的數量非常有限。「因此,我們必須對所有生命進行排序,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也才能更加明確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未來應該是什麼樣的。」
-
「西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過去、現在與未來」鰲山論壇舉辦
同時,西太平洋還是我國的核心戰略海區,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家海洋權益維護、軍事活動安全、資源開發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等重大需求,因此開展西太平洋環流與氣候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國內外科學家及研究機構應該通過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繼續推動西太平洋環流與氣候相關研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
聚焦川港合作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實習生 張弋凌宇11月24日,以「創新科技 川港合作新動力」為主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30餘位川港大咖通過線下大型論壇、研討會、交流活動、以及在線同步直播與在線展覽等方式,圍繞不同領域展開討論,拓展川港合作機遇。
-
2019中關村論壇16日開幕 聚焦5G、腦科學等話題
(原標題:2019中關村論壇16日開幕 聚焦5G、腦科學等話題)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國際論壇)
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其中,既有中國研究者在新冠疫苗研發小組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的研究分析促進了疫苗的開發,也有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團隊使用新冠病毒抗體來開發潛在療法,用以治療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一系列冠狀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