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場科學盛會,正在書寫一部未來簡史

2020-11-01 文匯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視頻致辭時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他希望各位科學家積極交流思想、推進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科學事業。

「全世界從未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災難,也沒有見過如此大範圍的國際合作。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的這番感慨,折射出上海科學戰「疫」的積極成果,是科學家們對「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的理想追求,是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的上海擔當,更是上海科技創新奔湧的時代大潮。

愛上一座城,真的不需要理由嗎?非也。頂尖科學家垂青上海的原因在於,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近年取得積極成效,全球影響力持續增強,對人才形成強大吸引力。用近日舉家落戶上海、全職加盟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全球牙科學教科書式的人物」託內特教授的話說,就是因為「看好這裡的氛圍與明天」。

當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透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個「重要窗口」,我們望到上海科創打出一張又一張「金名片」。

蛟龍入海、天宮探月、北鬥指南、天眼問天、墨子升空、大飛機翱翔——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這幾項重大科技成果,每一項背後都有深深的「上海印記」。

創新藥、中國芯、最強光、未來車、絞吸船、真核細胞、超導電纜……一系列原創成果相繼湧現,或趕超世界一流,或填補國際空白,競相為「上海智造」代言。

追根溯源,基礎研究是創新策源的根基。上海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起飛跳躍」,正是得益於基礎學科的「深蹲助跑」。強基礎、建平臺,近年來上海投入巨大。上海光源、硬X射線、軟X射線、超強超短雷射、活細胞成像、神光……「大國重器」紛紛落子申城。單單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就有幾十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基礎科學峰會,足見對原始創新的尊重。

當然,上海讓科學家著迷的不僅僅是這些硬實力。科學傳統、制度環境、品質生活等等,都是「魔都」的「魔力」所在。

早在100多年前,「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幟志」的《科學》雜誌就在上海出版,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提供科學精神和動力源泉;如今,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一批「上海原創」的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學術出版方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嶽陽路上的「院士公寓」全國聞名。如今,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雲啟幕,「最強大腦」在上海有了「家」!推動中外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的發展動能。

這就是上海,對科學精神的崇尚,對科學家的尊重,是城市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也是吸引科學家近悅遠來的軟實力。今天的上海,科學家走「紅毯」,成為真正的「星」;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科學馬拉松」成為最酷的「運動」;科創中心建設《條例》、科創「22條」、科改「25條」為創新放權、賦能、護航;科創板為硬科技企業加油,技交所加速科技成果「紙變錢」……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科學上也沒有平坦的大道。但「科學註定要取得進步」,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野依良治道出了一份堅定與從容。愛科學愛上海,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上海需要也必將擁有一支包括諾獎級科學家在內的「人才夢之隊」。也許,眼下這場科學盛會裡正藏著一部「未來簡史」。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這三天,「科學天團」的腦力激蕩頻上熱搜這三天,在浦江會客廳發生的星光璀璨的全球大聯動,呈現給世界跨越時空的信心與祥和的力量這幾天,秋意正濃的上海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科學的味道」。三天來,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透過這場頂級科學盛會,我們也看到了上海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和大氣謙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工作人員感嘆,這一刻,多年的夢想終於照進了現實——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在2018年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第三屆論壇上全球雲啟幕。一卷藍圖徐徐鋪開。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首日,多場重磅活動輪番登場。>科恩伯格、朱棣文亮相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態度大師講堂,分別就人類共同未來社區、支持青年成長發表主題演講。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分別就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展開討論。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最後一天,「腦起搏器」之父、2014 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在公開的直播連線中,對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對中國的科學和各方面發展,作出了高度評價。「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人員流動是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中國做成功了,做得很出色。」羅傑·科恩伯格對本屆論壇做出總結。
  • 文匯報: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過去72小時,70餘場匯聚世界頂級頭腦的「智慧甘霖」,通過雲端從黃浦江畔向全球傳遞、播撒,也為上海這座「科創東方之城」帶來科學精神的深度滋養。「零電阻」室溫超導材料、帕金森病的最新療法、一天找到抗腫瘤的免疫細胞……從頂尖科學家到青年學者,前沿引領之燈、燈塔瞭望之光,在會場內外閃耀。可以說,這場科學盛會,正在書寫一部人類的「未來簡史」。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場42小時「科學馬拉松」,滿是通向未來的洞見
    如果說頂尖科學家就是那群替人類在船首眺望的人,那麼,正在上海舉行的一場42小時「科學馬拉松」則可被視為他們最新發來的觀測電報,上面寫滿了通往未知的密碼。著眼未來,哪些科學領域最值得期待,哪些發明可能改變世界,哪些問題又困擾著人類的「最強大腦」?31日,30多位科學大咖繼續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之「莫比烏斯論壇」設置的雲端直播間開講,為我們展現了科學世界的明天。但除了深邃的洞見,或許更值得欣賞的是大師們對於科學的態度。
  •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讓諾貝爾獎得主感嘆「意義重大」
    主辦方表示,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所有場次活動的視頻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由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科技合作,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各國優秀科研人員來滬工作、生活,為全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本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這場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進入倒計時!以好奇打量未知如果好奇有顏色,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體物理學家喬治·斯穆特三世會告訴你,那一定是深空的顏色。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站在科學巨人的肩上攀登,青年的使命就是接力與超越
    擁有青年,就擁有未來。科學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在這條賽道上起跑的青年,如星星之火,哪怕只有一點微光,也預示著希望。正在進行中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演著動人的一幕幕——已至耄耋之年的諾獎得主和世界級科學獎的得主們,總是躬身傾聽來自青年科學家群體的聲音,樂此不疲地和還在讀中學的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在科學道路上一路走來看到的炫酷風景。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放,包容,合作,這本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
    比如黑洞,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首張黑洞照片的締造者謝普德·多爾曼就談道:黑洞是一種打破身份和地域隔閡,將人類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紐帶。這不是科學家的「雞湯」。如果說過去兩年,一些公眾對「共同命運」的感悟還不那麼直接,但是今年,對於「合作」的呼籲,成了這場匯聚了全球近140位「最強大腦」的頂級盛會最響亮的主旋律。開放、包容、合作,這本來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千百年來,科學發現一直是屬於全世界的共同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偉大的科學家在提出某個重要理論之時,他更多的是作為全人類的代表,率先解鎖了一扇緊閉的門。
  • 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說,當控制疫情與經濟社會重啟之間的平衡對大多數國家而言成為一道難題時,WLF的如期舉行顯得如此難能可貴——這離不開中國的科技同行,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
  • 百位科學頂星雲端薈聚 百場論壇活動精彩紛呈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30日開幕
    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永不落幕的雲端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介紹,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系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論壇始建於2018年,於每年10月底在中國上海舉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這場42小時「科學馬拉松」,滿是通向未來的洞見
    ,那麼,正在上海舉行的一場42小時「科學馬拉松」則可被視為他們最新發來的觀測電報,上面寫滿了通往未知的密碼。著眼未來,哪些科學領域最值得期待,哪些發明可能改變世界,哪些問題又困擾著人類的「最強大腦」?31日,30多位科學大咖繼續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之「莫比烏斯論壇」設置的雲端直播間開講,為我們展現了科學世界的明天。但除了深邃的洞見,或許更值得欣賞的是大師們對於科學的態度。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與會者評價「特殊時期論壇如期舉行意義重大」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71場活動的視頻回放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昨晚,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未來之城」
    以「領先未來20年的科技戰略力量,儲備未來50年的科學資源」為戰略使命,以「全球極具特色的新時代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為定位,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策源地、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聚智全球的科學組織總部基地、機制靈活的離岸創新區。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上海,因科學而再次刷屏
    百位頂尖科學家雲端會聚,百場論壇活動精彩紛呈,共同探討「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一永恆主題,同時立足於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三大任務,持續關注人類當前與未來面臨的科技挑戰,聚焦基礎科學和源頭創新,發布最頂尖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積極推動中外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平臺。
  • 上海,因科學而刷屏——來自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報導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將在3天的會期雲上相聚;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史無前例的全球頂尖科學家聯動,造就一場疫情也阻礙不了的別開生面的科學盛宴。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在上海召開。在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上,頂尖科學家和大家一起,關注人類當前與未來面臨的科技挑戰,發布最頂尖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聽到第三屆論壇召開的消息,不少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獲得者紛紛表達了來上海參會的意願。疫情讓主辦方不得不婉拒了大部分科學家的熱情,這些海外「最強大腦」將以在線形式雲端參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本周五召開
    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