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2020-10-21 新民網

圖說:頂尖科學家論壇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在上海召開。在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上,頂尖科學家和大家一起,關注人類當前與未來面臨的科技挑戰,發布最頂尖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

聽到第三屆論壇召開的消息,不少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獲得者紛紛表達了來上海參會的意願。疫情讓主辦方不得不婉拒了大部分科學家的熱情,這些海外「最強大腦」將以在線形式雲端參會。不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與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仍克服重重困難抵達上海,將現場參加論壇。是怎樣的吸引力,讓科學家「天團」用行動為這座城市投上一票?

「如果說第一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成功舉辦,我們見證了上海的『速度』,那麼第二屆論壇,則讓我們感受了上海的『溫度』。有這樣的『速度』和『溫度』,我們完全可以預見,上海在未來可能達到的科學『高度』。」羅傑·科恩伯格說,「中國是世界科技方陣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與前兩屆相比,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與會陣容更加豪華:61位諾貝爾獎得主雲端相聚,兩位新晉諾獎得主首次參會……通過這場與科學、與世界、與未來的「秋天約定」,上海正以更前瞻的視野和更開放的胸懷,向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前沿領域發起衝擊。

參加前兩屆論壇的一眾科學大咖,都在不經意間透露了自己的「浦江緣」和「上海情」——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是首批來滬工作並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之一。他表示,中國科研環境正越來越好,選擇的天平不斷向這裡傾斜。這位在上海科技大學建立實驗室、能準確叫出每位學生中文名字的老師,已在申城取得了不少研究突破。

「如果有一天,因為『點擊化學』研究再度獲得諾獎,這是對我和中國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瑞·夏普萊斯如是說。2016年,他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籤約設立實驗室。「上海是一座頗具魅力的城市,尤其適合開展化學研究。」

科技創新的大拿,願意與上海結緣,得益於機制上的創新——在今年論壇上即將全球「雲啟幕」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把不少「最強大腦」拉進了「群」。論壇走到第三年,「回頭客」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信條》《星際穿越》等知名科幻電影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首次參會,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拍攝首張黑洞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負責人謝普德·多爾曼也入了「群」……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告訴記者,論壇立足於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三大任務,積極推動中外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平臺。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說,蓬勃發展的上海,讓他們看到了對原始創新的尊重、對「後浪」人才的鼓勵。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在首屆論壇開幕前短暫造訪申城,他感受到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正越來越重視基礎研究。在優秀青年科學家齊聚的「桌布」論壇上,「最強大腦」頻頻為青年英才的表現豎起大拇指。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在2018年聯合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上海是654名受訪全球科學家在中國的首選工作城市。充沛的科創資源和開放包容的「海派」城市文化,構成了上海對全球科學家的吸引力。在科學家對於首選工作城市科技創新環境的評價中,上海在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方面的得分最高,超越了全球排名前兩位的波士頓和舊金山(灣區),在領先的科研機構、高水平的科研基礎設施和豐富的科研工作機會方面也相當具備優勢。

對中國、對上海的感情,也從論壇內延續到了論壇外。在中國「戰疫」最艱難時,包括羅傑·科恩伯格、麥可·萊維特在內的多位頂尖科學家根據多年的深耕研究提出應對方案,積極發揮國際科學力量,支持中國的抗疫行動。

「讓惠及人類未來的科技和科學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並以此為基石創造出更好的科技治理模式。」科學家「天團」發出《上海倡議》。應對時代挑戰,為了共同命運,正在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加速跑」的上海,當仁不讓接過「東方科技方陣」領跑者的大旗。「上海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決心和行動令人印象深刻,願在推動科學事業發展、培育青年科學家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將美好願景變為現實。」羅傑·科恩伯格表示。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未來之城」
    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動能2018年,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方案在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頂科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8月,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拍出了首幅地塊,將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青睞上海?
    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雲端」相聚,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影響頂尖科學家與會的熱情。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中國,度過難關。」患難見真情。倡導國際合作,絕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頂尖科學家用行動體現出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一個窗口,讓全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上海的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來到上海,將越來越多的合作機遇帶給上海。據了解,「頂科協」正在推動幾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上海合作,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合作的故事在這裡書寫。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在遙遙相望的中國上海,「最強大腦」們匯聚東海之濱,在名為「世界和未來」的畫布上,描繪一幅永不褪色的科學夢。把開放的「門」打得更開、把創新的「火」點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態建得更好,科技創新在上海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機。本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
  • 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
    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動能 2018年,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方案在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頂科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8月,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拍出了首幅地塊,將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金秋十月,世界頂尖科學家「雲集」上海,為了人類的共同命運而戰。這是史無前例的科學大聯動——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或地區、100餘座城市,包括61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37位世界「最強大腦」、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疫情下,第三屆交出了這樣的答卷:今年參會的科學家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較大幅度增加。
  • 「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你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報導 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來看史上「最強大腦」匯聚上海
    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座城市,今天,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論壇「雲」集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陣容堪稱「史上最強」。這是特殊之年的一場世界級科技盛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正在共同面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這三天,「科學天團」的腦力激蕩頻上熱搜這三天,在浦江會客廳發生的星光璀璨的全球大聯動,呈現給世界跨越時空的信心與祥和的力量這幾天,秋意正濃的上海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科學的味道」。三天來,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探訪WLA上海中心 在古典與科學的碰撞中領略「最強大腦」的風採
    或許,南昌路上一道不起眼的小門會成為你最新的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30日即將召開,新民晚報記者來到南昌路上的這座「網紅」文保建築,領略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風採。
  •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原標題:大江東|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10月7日下午5點30分左右,2019年首個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 William G. Kaelin, Jr.)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圖|WLF獨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WLA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來到上海實地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他們說,推動國際科學合作是創立協會的初心,是他們的份內之事。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懷進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分别致辭。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開幕式。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懷進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分别致辭。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開幕式。
  • 全球「最強大腦」為何青睞上海?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剛剛落幕,全球最強大腦「雲端」相聚,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影響頂尖科學家與會的熱情。從第一屆到第三屆,頂尖科學家人數從35到65再到137位,其中諾獎得主從26到45再到61位,論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一圖看史上最強「諾獎天團」 |2020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這場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進入倒計時!
  • 遇見頂尖科學家:諾獎得主告訴你成為「最強大腦」的秘訣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舉行。科恩伯格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圖|WLF獨家2、諾獎得主的「最強大腦」秘訣作為諾獎得主,也是科學界的前輩,科恩伯格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科學研究的行列。他坦言,科學是艱難的,但對個人來說科學也是有最大回報的。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科技如何託起人類共同命運?
    央廣網上海10月31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30日在上海開幕,共有137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獲得者參加,陣容堪稱史上最強。
  • 匯聚全球「最強大腦」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上海啟幕
    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揭牌。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記者何曦悅、楊有宗)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30日在上海開幕,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同步啟幕。該社區將集聚全球頂尖國際組織總部,未來將形成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召開:坐標上海
    為期3天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上海開幕。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出席論壇,這場「最強大腦」盛會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共計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等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屆時,眾多問題將得到解答。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30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包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等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在10月30日—11月1日,展開理性的交流、智慧的激蕩。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場科學盛會,正在書寫一部未來簡史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的這番感慨,折射出上海科學戰「疫」的積極成果,是科學家們對「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的理想追求,是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的上海擔當,更是上海科技創新奔湧的時代大潮。愛上一座城,真的不需要理由嗎?非也。頂尖科學家垂青上海的原因在於,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近年取得積極成效,全球影響力持續增強,對人才形成強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