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探訪WLA上海中心 在古典與科學的碰撞中領略「最強大腦」的風採

2020-10-23 新民晚報

靜謐卻不失生機,這是你記憶中南昌路的模樣嗎?坐落於這條道路的科學會堂,凝固著百年悠長的歷史,古典與科學的碰撞激發著無數過客的靈感。說起科學會堂,你會脫口而出雕花的彩繪玻璃、法式的吊燈穹頂、抑或是入夜的溫柔燈光?或許,南昌路上一道不起眼的小門會成為你最新的印象——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上海中心。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30日即將召開,新民晚報記者來到南昌路上的這座「網紅」文保建築,領略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風採。

圖說: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坐落於南昌路上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歡迎來到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地打開門,迎接來客。協會現有148位頂尖科學家會員,包括了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力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由協會發起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兩屆,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平臺。據悉,WLA上海中心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去年論壇上共同揭牌。

「協會的願景是『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工作人員指著刻有這句話的銘牌告訴記者,「這是由協會的頂尖科學家會員共同討論得出的,它既代表著協會的初心,也承載著所有頂尖科學家的期望。」

入門右側,懸掛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肖像和致辭。科恩伯格說,協會的宗旨是發展和包容,將邀請所有學科和民族的主要科學家參加。「科學無國界」正是協會向世界傳遞的聲音。「羅傑·科恩伯格出生在科學世家,他的父親阿瑟·科恩伯格摘得了195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他本人則『因發現真核生物的DNA轉錄機制『獨享了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工作人員補充道。

圖說:科學家照片牆上展示了歷屆與會科學家的風採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在這座法式風情的古老建築中,陳列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珍貴 展品。在科學家照片牆上,展示了歷屆與會科學家的風採。這些科學家在各 自領域均取得過重大突破,是人類不斷突破認知、發現世界的科學領袖。「他們每一位都是傳奇,他們的研究成果代表著人類科學研究的最高成就。」

「這位是 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他是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在去年來滬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工作人員指著牆上的一張照片介紹,「你或許聽過這句話,『我獲得了諾貝爾獎,卻治不好你的癌症。』」威廉·凱林接到獲獎電話後,向諾獎官方發送了自己的一張即時自拍。自拍照中,凱林身後牆上相框中的女性是他的妻子卡羅琳。卡羅琳是乳腺腫瘤手術專家,卻在42歲那年被診斷出乳腺癌。在妻子患病期間,凱林加速對癌症的研究,希望可以應用於妻子身上,助她早日痊癒。然而2015年,卡羅琳還是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研究了一輩子癌症的凱林,在妻子離世四年後,因在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方面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凱林說,拍這張照片就是想告訴全世界:我和我的妻子一起獲獎。

「還有這一位,馬裡奧·莫納利。他原本已應邀參加本屆論壇,在共同家園峰會上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重要演講。不幸的事,莫納利本月7日在家鄉墨西哥城去世。」莫納利是南極臭氧層空洞的發現者,一直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研究。記者獲悉,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9月為莫納利錄製了關於氣候變化的視頻演講,這是他生前最後的正式演講。演講中,莫納利呼籲全球科學家和社會各界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為後代保留一個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家園。從莫利納的神情和手勢,不難看出這位頂尖科學家對人類共同命運和未來的關心及憂慮。

圖說:「桌布論壇」的珍貴實物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年輕擁有一切」「挑戰你自己」……在展廳中,還能看 到寫著各種字體文字、甚至圖畫的桌布,這是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中的「桌布論壇」留下的珍貴實物。「桌布論壇」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特色環節,每年邀請頂尖青年科學家與諾獎科學家圍桌暢談,並在桌布上留下「墨寶」,把思想寫在桌上,把夢想撒播世界各地。

圖說: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主廳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上海中心,有更多的科學家傳奇、更多的科學密碼,等待著好奇的你去探索,去發現。工作人員透露,未來這裡將逐步向公眾開放。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在上海召開。「如果說第一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成功舉辦,我們見證了上海的『速度』,那麼第二屆論壇,則讓我們感受了上海的『溫度』。有這樣的『速度』和『溫度』,我們完全可以預見,上海在未來可能達到的科學『高度』。」羅傑·科恩伯格說,「中國是世界科技方陣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金秋十月,世界頂尖科學家「雲集」上海,為了人類的共同命運而戰。這是史無前例的科學大聯動——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或地區、100餘座城市,包括61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37位世界「最強大腦」、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疫情下,第三屆交出了這樣的答卷:今年參會的科學家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較大幅度增加。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來看史上「最強大腦」匯聚上海
    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座城市,今天,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論壇「雲」集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陣容堪稱「史上最強」。這是特殊之年的一場世界級科技盛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正在共同面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未來之城」
    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動能2018年,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方案在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頂科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8月,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拍出了首幅地塊,將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在遙遙相望的中國上海,「最強大腦」們匯聚東海之濱,在名為「世界和未來」的畫布上,描繪一幅永不褪色的科學夢。把開放的「門」打得更開、把創新的「火」點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態建得更好,科技創新在上海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機。本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
  •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有意思的是,三位獲獎得主中,有兩位本月就要飛來上海,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其實,威廉·凱林( William G. Kaelin, Jr.)和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此前已受邀參加今年在上海臨港召開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有人驚呼論壇發邀請函的莫非神預測?當時他們還非諾獎得主,雖然邀請對象多為諾獎得主,結果這一邀請,他們就得獎了!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青睞上海?
    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雲端」相聚,新冠肺炎疫情絲毫沒有影響頂尖科學家與會的熱情。不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中國,度過難關。」患難見真情。倡導國際合作,絕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頂尖科學家用行動體現出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一個窗口,讓全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上海的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來到上海,將越來越多的合作機遇帶給上海。據了解,「頂科協」正在推動幾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上海合作,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合作的故事在這裡書寫。
  • 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匯聚世界最強大腦的...
    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動能 2018年,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方案在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宣布啟動;2019年第二屆頂科論壇上,社區方案全球首次公開展示;今年8月,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拍出了首幅地塊,將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
  • 「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你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報導 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最後一天,「腦起搏器」之父、2014 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在公開的直播連線中,對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對中國的科學和各方面發展,作出了高度評價。圖|WLF獨家全體與會科學家共同參與的「莫比烏斯論壇」,打破時間地域限制,讓科學家用三分鐘暢想和預判未來20年科學、宇宙和人類的發展態勢,形成一場持續42小時的最強大腦「科學馬拉松」。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這三天,「科學天團」的腦力激蕩頻上熱搜這三天,在浦江會客廳發生的星光璀璨的全球大聯動,呈現給世界跨越時空的信心與祥和的力量這幾天,秋意正濃的上海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科學的味道」。三天來,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場科學盛會,正在書寫一部未來簡史
    用近日舉家落戶上海、全職加盟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全球牙科學教科書式的人物」託內特教授的話說,就是因為「看好這裡的氛圍與明天」。當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成為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透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個「重要窗口」,我們望到上海科創打出一張又一張「金名片」。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學生」眼裡閃著光,「老師」眼中含著愛 浦江...
    她站上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的舞臺,向臺下的「最強大腦」們介紹自己的科研夢想。「化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學科。」這句話瞬間抓住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的心。他雙手交叉頂著下巴,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落落大方的小姑娘。
  • 遇見頂尖科學家:諾獎得主告訴你成為「最強大腦」的秘訣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出席此次論壇的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做客央視新聞特別節目《未來大猜想2020》直播間,在專訪中跟大家分享了今年不一樣的參會體驗,就科學領域的熱點話題發表觀點。疫情之下,科恩伯格可以說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抵達上海。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14天的隔離生活開啟了科恩伯格此次不同尋常的參會經歷。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牽手」大師點燃夢想
    圖說:會議開始前 小科學家向中科院院士楊雄裡請教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儘管昨晚剛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T大會,可獲得與「最強大腦」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人工智慧、黑洞、納米材料、量子……一個個科學熱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 最強科學天團雲集上海
    2020年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圖為開幕式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為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致辭。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懷進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分别致辭。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開幕式。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親臨上海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三位中國頂尖科學家姚期智、王貽芳、謝曉亮,出席開幕儀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主席羅傑·科恩伯格:協同抗擊疫情,是頂尖科學家的共同目標
    袁婧攝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正在進行,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頂科可以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離不開上海和各機構的共同努力。要解決目前危機以及未來的病毒大流行,我們要依靠科學,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是全球合作令人矚目的合作典範。這是全世界的通力合作,大學、研究所、工商業界認識,科學家們一直努力探索,研究病毒、新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全世界從未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災難,也沒見過如此大範圍的國際合作。
  • 匯聚全球「最強大腦」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上海啟幕
    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揭牌。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記者何曦悅、楊有宗)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30日在上海開幕,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同步啟幕。該社區將集聚全球頂尖國際組織總部,未來將形成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放,包容,合作,這本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落戶上海三年來,這句話是它始終不變的主題。如果說過去兩年,一些公眾對「共同命運」的感悟還不那麼直接,但是今年,對於「合作」的呼籲,成了這場匯聚了全球近140位「最強大腦」的頂級盛會最響亮的主旋律。開放、包容、合作,這本來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千百年來,科學發現一直是屬於全世界的共同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偉大的科學家在提出某個重要理論之時,他更多的是作為全人類的代表,率先解鎖了一扇緊閉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