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舉行。出席此次論壇的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做客央視新聞特別節目《未來大猜想2020》直播間,在專訪中跟大家分享了今年不一樣的參會體驗,就科學領域的熱點話題發表觀點。
疫情之下,科恩伯格可以說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抵達上海。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14天的隔離生活開啟了科恩伯格此次不同尋常的參會經歷。他說:「我很讚賞中國所採取的防控措施,我知道為什麼中國可以控制住疫情了。」
1、科研需要冒險精神 保持對自然的好奇
科恩伯格倡導基礎科學研究,曾不止一次公開分享過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科學成果往往來源於無心插柳的意外發現。科恩伯格在採訪中說:「遇到難題,不要為了解決問題而研究,要保持對自然的好奇,解決辦法自然會出現。」他還給出了具體例子,用於診斷和治療的X光、消除了細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等,這些醫學成果都是在求知過程中的偶然發現。
科恩伯格還表示,基礎科學研究需要有冒險精神。他說,基礎科學研究是有風險的,你不知道會發現什麼,甚至不知道能否有所發現。也許研究了很長時間,沒有得到任何結果,所以要有冒險精神,不斷地探索,直到有「驚喜」出現。
科恩伯格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圖|WLF獨家
2、諾獎得主的「最強大腦」秘訣
作為諾獎得主,也是科學界的前輩,科恩伯格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科學研究的行列。他坦言,科學是艱難的,但對個人來說科學也是有最大回報的。
有網友提問如何煉成世界「最強大腦」?科恩伯格在採訪中給出了獨家秘訣。他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熱情,要熱愛科學,然後堅持,不斷嘗試,不畏失敗。
節目現場錄製圖片。圖|WLF獨家
3、科學無國界,國際合作十分關鍵
對於國家之間出現的技術對抗、科技制裁等現象,科恩伯格感嘆這非常不幸。他強調,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是十分關鍵的。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之間不受限制的交流是進步的關鍵,可以造福全人類。
科恩伯格指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圖|央視新聞節目視頻截圖
排版|Kai
編輯|羽華
責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