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國際論壇)

2020-10-22 國際在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其中,既有中國研究者在新冠疫苗研發小組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的研究分析促進了疫苗的開發,也有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團隊使用新冠病毒抗體來開發潛在療法,用以治療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一系列冠狀病毒感染。

帝國理工學院有3000多名中國學生和200多名中國科學家,他們中不少人參與了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一線工作。我由衷敬佩那些冒著被感染風險去幫助重症患者的中國友人。還有許多人積極以其他方式提供幫助,也讓我深受感動。我聽到很多在英華人志願者幫助採購緊缺抗疫物資的故事,對此我深表感謝。

帝國理工學院積極籌劃了疫情建模工作,該模型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提供指引,並為防止疫情大規模暴發提供戰略依據。由流行病學家尼爾·弗格森教授領導的新冠病毒響應小組,在全球享有聲譽,幾位中國學生也是該小組的成員。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中國同事和合作夥伴的卓越貢獻,許多工作將無法取得進展。

數十年來,許多中國頂尖科學家都曾在帝國理工學院學習,中國學生和科學家注入的力量讓英國受益匪淺。例如,中國學者在帝國理工學院建立的數據科學研究所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數據研究中心。習近平主席2015年訪問英國時參觀了帝國理工學院,他表示,希望大家為中英科研合作和兩國共同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科研機構是創新的重要來源,也是出色的合作者。我們與清華大學建立了一個能源研究中心,該中心正在幫助英國和中國向低碳電力和能源系統過渡。帝國理工學院還與清華大學舉辦了在線聯合座談會,探討新冠疫苗開發的前進方向、改進診斷工具以及流行病的經濟影響等。會議匯集了兩國的頂尖學者,是開展國際合作的一個鮮活例子。

中國學生群體是帝國理工學院數量最多的國際學生群體。他們為學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在畢業後將自己的傑出知識技能運用到應對各種社會挑戰中。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新冠肺炎疫情給科研工作和高校的運作方式帶來了許多變化。不變的是,我們始終致力於國際合作。英中兩國的科研人員必須繼續保持合作,為共同應對當前及未來的全球挑戰做好準備。

(原標題: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國際論壇))

相關焦點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
    2020-10-22 04:31:25 來源:人民日報瑪吉·達爾曼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如何利用科研創新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有效工具?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助力全球綠色復甦 發布時間:2020-11-16 00:00    來源:
  • 全球專家學者齊聚澳門 共促國際環境危機治理合作
    「2020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11月19日起一連三天在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D館舉行,活動現場展位近百個,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包括醫療物資、公共衛生、環境管理、生態保護、大數據管理、防汛、空氣淨化、信息科技等多個界別的企業。
  •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8月會議季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轉載)
    推動基礎研究 倡導國際合作(轉載)近年來,上海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以世界眼光匯聚全球創新智慧、以開放胸懷推動全球科技合作、以一流環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如今,這些目標正一一化為具體行動。
  •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在京舉行,探究如何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
    12月2日上午,為期兩天的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在京閉幕。本次視頻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邀請來自12個國家的共32位國際知名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分析世界大勢,預判安全風險,探究應對之策,尋求合作之道。
  • 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遭受多重挑戰,科技創新已成為經貿摩擦中受封鎖打壓的主要「承壓區」,在此情境下發揮生態環保這一人類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的作用,打破利益藩籬,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將成為中國加強科技交流創新和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格局的重要窗口和現實路徑。
  • 科技全球戰疫 聯合國宣布騰訊為全球合作夥伴
    這意味著,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對話將在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技術支持下進行。聯合國發布官方新聞稱,「這是一項全新且創新的全球合作」。騰訊很願意加入其中,助力UN75周年活動的全球對話。我們將不遺餘力地提供在線會議和交流互動等網際網路技術支持,助力地球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以廣泛的全球對話和合作共同戰勝全球級挑戰。」為慶祝聯合國成立75周年,聯合國希望通過開展對話,加強國際合作,樹立並實現2045年聯合國成立100周年時的全球願景。新冠疫情期間,這場聯合國大會急需技術支持。
  •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全球科技領袖匯聚,給出關於未來的「參考...
    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格雷戈裡·溫特,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前院長呼籲「攜手科技合作,應對全球挑戰」。科技賦能,守正創新。中醫藥不僅能為健康中國助力,也能為全人類的健康增進福祉。
  • 雲端盛開 雲下綻放·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是國內首個商業航天領域的專業化論壇,創立於201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伴隨著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論壇已經形成了系列化、產業化、權威化的品牌效應,打造了聚合政府、企業、學術、資本等多領域的高端研討與交流平臺,有效匯聚了國內外商業航天產業的優勢企業與協同資源,對全球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及生態構建提供了重要支撐。
  •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全球科技領袖匯聚,給出關於未來的「參考」答案
    2020中關村論壇開幕,全球科技領袖匯聚,給出關於未來的「參考」答案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分別是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發布《「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信息化線上高級別會議聯合聲明》、《國際稅收評論》專題介紹中國稅務部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舉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應對經濟數位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藍圖文件、稅收徵管論壇大會(FTA)提出稅務管理數位化轉型願景
  • 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活和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各國有必要緊跟變化,審時度勢,深刻認識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效時,中方多次向我們致信介紹疫情防控經驗做法。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意中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升華。新形勢下,雙方要進一步推動意中關係全方位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兩國合作的巨大潛力。
  •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原標題:人民日報國際論壇: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活和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各國有必要緊跟變化,審時度勢,深刻認識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效時,中方多次向我們致信介紹疫情防控經驗做法。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意中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升華。
  • 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10月29日,為回顧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國際密切合作40年走過的歷程,全面系統總結中國-挪威在漁業科技領域長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入探討新時期中挪漁業科技合作的重點。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挪威海洋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以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
  • 頂尖科學家達成共識:應對氣候變化最大挑戰是全球合作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來自全球的頂級科學家從各自研究的領域出發,對於這個與人類休戚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他們一致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各國如何協同一致共同應對。長期以來,氣候問題始終是全人類所共同關切的重要議題。
  • 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國際論壇)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活和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各國有必要緊跟變化,審時度勢,深刻認識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效時,中方多次向我們致信介紹疫情防控經驗做法。在共同抗疫的過程中,意中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升華。新形勢下,雙方要進一步推動意中關係全方位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兩國合作的巨大潛力。
  • 首屆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在京盛大開幕
    本屆電力論壇共分為電動汽車國際合作論壇、天然氣及煤炭清潔利用國際合作論壇、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清潔能源國際合作論壇、智能電網及分布式發電國際合作論壇五場專題論壇,邀請行業60餘位專家出席並圍繞電力及新能源國際合作的主題展開討論,多角度解析電力國際合作的新機遇。
  • 推動科技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幕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彭韻佳、沐鐵城)面對疫情,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更加凸顯,8日在京開幕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以「信任·合作·發展」為主題,探討如何推進科學共同體建設,以廣泛的科技合作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面對全球重大危機,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