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達成共識:應對氣候變化最大挑戰是全球合作

2020-11-01 第一財經

氣候變化如何改變人類命運?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來自全球的頂級科學家從各自研究的領域出發,對於這個與人類休戚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他們一致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各國如何協同一致共同應對。

長期以來,氣候問題始終是全人類所共同關切的重要議題。無論是早在1987年通過的《蒙特婁協定》,還是2016年籤署的《巴黎協定》,都象徵著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問題的決心。

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戴維·格羅斯表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如何使用科學的手段幫助人類解決危機?答案只能是合作。科學家應該倡導以相互協調為主基調的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而並非以政治利益為主導的不良競爭,這也恰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個平臺存在的重要性。」

2005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西蒙·萊文表示:「對於氣候變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科學界早已堅定地達成了一致。但我們並沒有及時地採取必要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科學地行動,而是各國無法團結一致為了共同的福祉做出犧牲,這才是我們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萊文表示,如果各國礙於利益而導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打折扣,那麼人類的未來也將大打折扣。儘管個體或是國家間存在顯著的差異性,但只有意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實,才能夠更好地合作。

他還說道,科學家和業界、政府的合作關係很大程度上能夠加強科學方案的應用,行業內的某些前沿公司的力量也不可忽視。

2017年京都獎基礎科學獎得主、植物生理學家格雷厄姆·法誇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已經持續了近50年。他建立了氣候變化預測模型,尤其是對降雨量的監測。法誇爾表示:「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並不像是『某一天的毒太陽』,而是潛移默化的。未來會有很多地區面臨著降雨趨勢的不確定性,這對農業生產者和市場經營者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快速的適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法誇爾表示,當環保人士的呼籲與部分公眾利益有所衝突,如果他們之間能夠基於對科學的認識進行對話,那麼衝突或許能夠解決。他鼓勵科學家將科學更好地融入社會議題,真正地提升科學的權威性和傳播效果。

2019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戴維·齊爾伯曼同樣專注於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他表示:「氣候變化將導致地區農業危機、冰川融化等影響農業穩定生產的事件。創新、人才和貿易靈活性對於解決這些挑戰至關重要。」

齊爾伯曼認為,如果能夠將氣候變化對於經濟、社會的各種影響數據,更為具體地呈現在公眾面前,讓他們看到氣候變化對其利益產生的實在影響,或許能夠更好地敦促公眾從自身行為上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不僅在於科技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主題為「何去何從:氣候變化與人類命運」的氣候峰會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場次。其中,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戴維·格羅斯發言中的一句話,令在座許多人深思。「科學家應該倡導以相互合作、協調為主基調的國家合作。」長期以來,氣候問題始終是全人類所共同關切的重要議題。
  • 【地評線】南方網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
    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在各國通過努力達成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應對。中國把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世界面前公布,這樣的承諾和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軟實力和大氣度。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
  • 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高清大圖」
    此外,數據還將服務於全球變化研究,準確評估全球碳循環、溫室氣體排放等。  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正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力量的又一次匯聚,爭取為明年氣候變化達成一個新的協議,增加政治推動力。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助推著中國碳排放總量上升為世界最大。
  • 【每日一習話】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習近平: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 戰略| 提振全球雄心,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旨在減少各國碳排放,遏制全球變暖,事關全人類未來。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為全球氣候應對作出表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 習近平: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  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的...
    中方倡議展現了中國堅定支持《巴黎協定》、促進合作共贏的決心。」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國際社會應進一步加強團結,共同努力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氣候變化是全球性議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一直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團結合作。」
  • 塗瑞和: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引領者」
    各國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1世紀》: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塗瑞和:就中國來講,可以說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從最初的跟隨者、參與者,逐步發展成較大貢獻者,到近年來成為引領者。這是基於中國國情、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和進入新時代以來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選擇。
  • 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加強綠色多邊合作
    作者: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王輝耀  氣候變化已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聯合國日前發布報告,全球自然災害總數在21世紀前20年大幅攀升,氣候相關災害數量激增是造成災害總數上升的主要因素,洪水、乾旱、山火、極端氣溫等災害發生次數顯著增加。
  • 鍾南山:應對疫情,全球合作已是共識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應對疫情,全球合作已是科學界的共識,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切實執行。他表示,近兩個多月來,見證了各國科學家為應對疫情做了大量研究和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如何將新冠病毒
  • 專訪:3C原則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唯一途徑
    專訪:3C原則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唯一途徑——訪美能源問題專家黃靖 新華網美國檀香山2月1日電 油價持續高企,全球暖化不斷加劇,使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長期研究能源和氣候問題的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前資深研究 員黃靖表示,這一問題的嚴峻性超過人類以往任何挑戰,因為這要求國際社會協調一致、真誠合作,而要取得成功,舍3C原則別無他途。 「交流(Communication)、協調(Coordination)和合作(Cooperation),我稱之為3C原則,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對抗和孤立肯定會導致失敗。」
  • 人民論壇網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轉自【人民論壇網】;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並提出3點倡議,為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提振雄心。
  • 應對氣候變化 習近平「中國承諾」彰顯大國擔當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針對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習近平主席曾在多個場合闡述中方觀點和承諾,並積極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重要裡程碑,奠定了國際社會2020年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國際合作的制度基礎。我國領導人為《巴黎協定》的達成、籤署、生效和實施做出了歷史性突出貢獻,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和高度讚賞。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
    2020-10-22 04:31:25 來源:人民日報瑪吉·達爾曼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 多個氣候變化事件入選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位居首位,「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也入選其中。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也是國內外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
  • ...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各國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1世紀》: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塗瑞和:就中國來講,可以說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從最初的跟隨者、參與者,逐步發展成較大貢獻者,到近年來成為引領者。這是基於中國國情、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和進入新時代以來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選擇。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各國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1世紀》: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塗瑞和:就中國來講,可以說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從最初的跟隨者、參與者,逐步發展成較大貢獻者,到近年來成為引領者。這是基於中國國情、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和進入新時代以來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選擇。
  • 發布會參考丨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我國40%以上的人口和5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集中在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巨大。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帶來的潛在影響和風險也不可低估。二、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各國已經就積極合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達成了政治共識。
  • 全球氣候變化正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
    氣候變化問題是涉及到科學、環境、經濟、政治和外交等多學科領域交叉的綜合性重大戰略問題,歸根結蒂是排放權、發展權、主導權問題。本文系統回顧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歷程,指出其起起伏伏,波動中前行的特點。肯定了《巴黎協定》傳遞出的全球推動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信號,標誌著全球氣候治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