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氣候變化事件入選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2020-11-23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劉淑喬報導 4月6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揭曉。「《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位居首位,「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也入選其中。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也是國內外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同時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再創新高,突破400ppm的警示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氣候變暖放大了自然和社會經濟系統目前面臨的風險,並產生各種新的風險,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比如,氣溫升高造成我國華北地區靜穩天氣增多,加劇了重汙染天氣的頻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諸如「《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之類的氣候變化事件獲得了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巴黎協定》從通過到生效歷時不足一年,成為史上獲得批准生效最快的國際公約之一。「《巴黎協定》如約達成和快速進入生效期,彰顯了全球各國低碳轉型的決心,極大地提振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中國在《巴黎協定》的達成、籤署、批准、生效的整個過程,做出了關鍵性的重要貢獻,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入新階段。」

  據了解,「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包括:「《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關注綠色可持續發展」、「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引領可持續發展」、「空氣汙染侵擾全球多個國家」、「全球就HFCs提出減排要求,推動保護臭氧層和減緩氣候變化協同應對」、「美國《清潔電力計劃》懸而未決,新一屆政府環保立場恐有變」、「中國共產黨力推生態文明,成為全球最具環保意識政黨」、「中國出臺多項重磅環保新政,迎來環保制度大變革時代」、「英國重啟大規模核電建設,用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它們涉及與環境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若干重要領域,包括了氣候變化、空氣汙染(霧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等諸多關鍵詞。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世界環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賈峰指出,雖然全球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環境問題的決心更加明朗,綠色發展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在京揭曉
    日,《世界環境》雜誌和中國日報社聯合評選出「2016年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空氣汙染侵擾全球多個國家、美國新一屆政府環保立場搖擺不定等事件入選。「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宣講會在京舉行「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有哪些?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會在京召開
    《世界環境》雜誌於2019年末啟動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的評選活動,通過專家評選和網友投票,最終涉及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塑料汙染、固體廢物處理等內容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在眾多環境新聞中被評出。在「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中,有的熱點展現全球環境已受到嚴重破壞。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含固廢處理、海洋塑料汙染
    《世界環境》雜誌於2019年末啟動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的評選活動,通過專家評選和網友投票,最終涉及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塑料汙染、固體廢物處理等內容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在眾多環境新聞中被評出。  在「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中,有的熱點展現全球環境已受到嚴重破壞。
  • 「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關注地球生態超載
    6月1日,由《世界環境》雜誌主辦、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和資陽環境科技職業學院支持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解讀活動今日在北京舉辦。《世界環境》雜誌於2019年末啟動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的評選活動,通過專家評選和網友投票,最終涉及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塑料汙染、固體廢物處理等內容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在眾多環境新聞中被評出。而地球生態超載日也在繼續提前。2019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比以往時候來的都要早。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亞馬遜森林大火入選「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亞馬遜森林大火入選「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20-01-03 20:07:18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郭澤華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 (杜佳卉 王慶凱)中國氣象局3日公布了「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長期以來,在由人類導致的環境變化中,人類社會獲益的同時也遭受了重大損失。近二十多年來,與環境相關的疾病引發的科研興趣正在增長,這些疾病主要包括由毒素引發的癌症和生殖失調、與空氣汙染有關的呼吸系統和心臟病等。目前,由大量的人類活動引起的空前的全球環境變化正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寧和健康。 當前有很多對「全球變化」的討論。
  • 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圖)
    第1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1)第2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2)第3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3)第4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4)第5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5)     相關知識:世界上十大人類無法匹敵的動物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氣候變化歸因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26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中國氣象網 舉報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孟祥新表示,從氣候變化的角度來分析,全球變暖,海溫升高,受其影響,颱風的路徑比往常更偏北。「路徑偏北之後,颱風更容易北上,進而有可能影響山東。」對於颱風不應片面評價,颱風過境對緩解山東的乾旱也是有極大幫助的。孟祥新稱:「一次颱風帶來的降水,就把山東整個的降水都會補足。」客觀來講,颱風對山東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
  • 揭曉| 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巴黎氣候協定》正式生效2016年10月5日,歐盟及其七個成員國正式向聯合國遞交了《巴黎氣候協定》批准書。至此,《巴黎氣候協定》締約方數量達到74個,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比重達到58.82%,滿足了《巴黎氣候協定》的生效條件。作為《巴黎氣候協定》的保存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協定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 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事件:就是超過正常狀態下的最高或最低極端天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學者認為,這種極端事件出現的概率在5%以下。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9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通報》發文稱,經研究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已經提高了極端炎熱天氣發生的概率。雖然目前不能找出關聯,但不可否認,極端天氣事件的出現與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佛山成功發出國內首個龍捲風預警入選2018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18年哪個天氣事件讓廣東人印象最深刻?可能有不少人選擇風王「山竹」來襲。根據廣東省氣象局昨天公布的2018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實去年別的一些颱風也給廣東帶來了很大影響,「史上最凍」廣馬和「跨年」寒潮這兩起事件,也讓不少市民記憶猶新。
  • 金華刷臉乘車支付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
    近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盤點並選出2019年交通領域關於行動支付頗具意義的十大熱點事件,其中金華公交首創刷臉乘車支付,成功入選2019年全國交通領域行動支付十大熱點事件,位列第五。今年1月,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金華公交正式上線刷臉乘車服務,成為了全國首個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乘車的城市,拉開交通刷臉支付大幕。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副總編輯周紅軍揭曉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解密:氣候變化下森林大面積死亡事件實錄
    有些人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圖4)和降水分布呈現兩極化(圖5)的加劇,森林生態系統出現了一些問題,並造成部分地區出現了森林大面積死亡事件。那麼全球氣候變暖和降水格局變化這兩大罪魁禍首是如何殘害森林的呢?2017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黃建國教授分析了1930-2010年間蟲害和乾旱對寒帶林楊樹生長衰退的影響,並指出乾旱和蟲害會導致森林大面積死亡事件的發生(Huang at el.,2017)。難道說,這是一場團夥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