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 (杜佳卉 王慶凱)中國氣象局3日公布了「2019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5月美國遭受逾500次龍捲風襲擊」 「6月高溫熱浪席捲歐洲和美國西部」等入選。
當地時間2019年9月4日,巴西馬託格羅索州南烏尼奧多市,亞馬遜森林火災持續延燒,消防員進行滅火作業。
7月至8月印度等國持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
2019年7月中下旬,南亞及附近地區持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災,造成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國至少600人死亡,超過2500萬人生活受到影響。
1月上旬強暴風雪襲擊歐洲多國
2019年1月6日至13日,歐洲多國出現強暴風雪天氣,惡劣天氣導致空中交通、陸路交通嚴重受阻,部分地區學校停課、供電中斷,還引發交通事故致21人死亡。奧地利部分地區地面積雪達3米,多地交通嚴重受阻,數千戶家庭停止供電。
5月美國遭受逾500次龍捲風襲擊
2019年5月,美國記錄到555次龍捲風,為1991年至2010年同期(276次)的兩倍,是2011年以來龍捲最活躍的一個月。5月23日,猛烈龍捲風橫掃密蘇裡州,造成至少3人死亡。
一季度澳大利亞屢遭熱浪襲擊
2019年1月,澳大利亞平均氣溫較1961年至1990年同期偏高2.91℃,比2013年的最高紀錄偏高0.99℃,為1910年有記錄以來最高;其中新南威爾斯氣溫偏高達5.86℃。高溫熱浪導致澳大利亞多地出現野火。
6月高溫熱浪席捲歐洲和美國西部
2019年6月,歐洲平均氣溫較1910年至2000年同期偏高2.93℃,為1910年以來同期最高。歐洲大部地區最高氣溫普遍較1981-2010年同期偏高2至8℃。法國南部加拉爾蓋萊蒙蒂厄市最高氣溫達45.9℃,創法國氣象觀測史上最高氣溫紀錄。
3月中旬颶風「伊代」橫掃非洲三國
2019年3月15日,颶風「伊代」(Idai)在莫三比克中部港口城市貝拉沿海登陸,隨後席捲鄰國辛巴威和馬拉威。「伊代」帶來強降水、大風和風暴潮摧毀了當地房屋,導致東非近300萬人受災,超過700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0億美元。
10月中旬強颱風「海貝斯」肆虐日本
10月12日傍晚,強颱風「海貝斯」在日本伊豆半島登陸,神奈川西南部的箱根累計降水量達1000毫米,關東及靜岡有17個站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海貝斯」造成日本7個縣73處河堤決堤,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交通幾乎陷入全面停滯狀態,經濟損失達1000億日元以上。
8月亞馬遜地區遭遇森林大火
8月,亞馬遜地區森林大火多發且持續燃燒,過火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玻利維亞有上千戶家庭受災。大火持續時間長,燃燒面積大,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較大;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氣溶膠,對當地乃至全球的氣候都產生較大影響。
9月至12月澳大利亞森林火災頻發
澳大利亞春季(9月至11月)全國平均降水量27.4毫米,為1900年以來同期最少;全國平均最高氣溫較1961年至1990年同期偏高2.41℃,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高溫少雨導致澳大利亞森林火災頻發,造成9人死亡,1000餘所房屋被毀,過火面積超過500萬公頃。
11月至12月印度新德裡被持續霧霾籠罩
11月至12月,印度首都新德裡2000萬居民只有4天呼吸到「普通」至「滿意」的空氣,其餘多是霧霾天氣,空氣中PM2.5濃度一度飆升至每立方米999微克。據聯合國統計,全球15個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4個在印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