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事件:緊急呼籲防範未然!關乎地球存亡

2020-09-03 素食與智慧

由於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與日俱增,養殖動物和其他人類活動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溫度持續攀高。這引起極端氣候事件反撲,例如熾烈熱浪、異常暴雨、強烈颶風和強大颱風。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對於惡劣氣候事件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全球溫度小幅升高能顯著加劇這些現象發生。由史丹佛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諾亞.迪芬堡博士,進行研究並發表於2020年3月發行《科學前緣》期刊上,關於他的發現。迪芬堡博士說:「我們年復一年看到極端事件發生率攀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全球各地區變得越來越熱且乾燥,破壞性野火的規模肆虐程度和速度正不斷地擴大。這兩年野火肆虐嚴重破壞澳洲、加州、西伯利亞和部分歐洲地區的生態系統、房屋和其他類型資產。不幸的是,氣候變遷造成令人驚惶的天氣現象,毫無減弱地持續發生。

現在讓我們前往亞馬遜,世界上最大的雨林,那裡約有300萬種動植物,和100萬名原住民。亞馬遜雨林不僅是全球氣候系統的重要部分,這個壯麗環境更被視為地球之肺,因它會產生大量氧氣,造福所有眾生。健康的雨林每年能從大氣層中吸收數十億噸會吸熱的二氧化碳,使它成為極其重要的機制,有助於保護我們珍貴星球免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

然而不幸的是,發生在巴西亞馬遜雨林中,災難性火災數量在2019年達到歷史新高。大片亞馬遜雨林正在燃燒。火焰如此巨大,以至於從太空中便能看到縷縷煙霧。截至目前今年,2019年時巴西已發生72000多起森林大火。其中一半以上在亞馬遜地區。乾旱季節,該地區經常會發生野火。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資料,比起2018年,野火增加84%件。

像許多國家一樣,由於極端天氣的影響,中國也發生許多致命的森林大火。2020年3月31日,中國西南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爆發一場毀滅性野火。國家電視臺畫面顯示烈焰射向西昌市上空,使天空變成紅色。報導指出,大火蔓延超過上千公頃森林,有140多輛消防車,四架直升機和將近900名消防員,被派往當地撲滅大火。此外,有2000多名急救人員參與救援工作,逾1200多名居民遭到撤離。這場大火奪走19名居民,18名消防員和一名當地嚮導的性命。並疏散鄰近三個城鎮,總共18152個人。西昌市適逢破紀錄的攝氏31.2度高溫,加劇這場大火。每秒高達20米的風速,導致火勢失控延燒開來。

我們現在花費片刻,為這些受到極端氣候事件所影響的人和動物,祈禱安全與福祉。

最近幾個月來,其他許多國家的天氣也變得異常乾燥,且引起乾旱現象。2020年4月,由於乾燥多風的天氣,蘇格蘭各地發生好幾起野火。30多名消防員匆匆趕赴西鄧巴頓郡基爾派特裡克山,撲滅大火。六輛卡車和一架直升機也趕到現場幫助消滅熊熊烈火。就在同一周,在蘇格蘭高地鄧弗裡斯市、加洛韋市,和蘇格蘭中部史特靈市,也都發生類似大火。消防員還被要求撲滅弗裡什山大火。火災可能肇因於蘇格蘭有史以來最熱的天氣。蘇格蘭自然遺產(SNH),與蘇格蘭消防拯救隊(SFRS)警告,整個蘇格蘭北部大部分地區,發生野火的風險增加,伴隨溫暖乾燥的天氣延續,野火的風險也將持續。我們在上周已經看到這些野火變得多麼難以對付。許多農村和偏遠社區都大受影響,這些事件可能導致重大環境與經濟損失。農田、野生生物、受保護的林地,及具特定科學意義的場址,都能被這些大火摧毀殆盡,居住和工作在農村社區的人們生活也將付之一炬。

2020年5月,根據報導,由於過熱且氣候乾燥,美國佛羅裡達州各地發生十幾起大火,燒毀財產並迅速疏散居民。該州北部的佛羅裡達狹地是受災最嚴重地區之一。野火至少發生在狹地三個不同的地方,損壞或摧毀建築物,迫使上千人撤離家園。兩處大火燒毀位於彭薩科拉和巴拿馬市海灘之間的聖羅莎郡和沃頓郡。在聖羅莎郡稱為五哩沼澤大火的熊熊烈焰,在大風和低溼度的助長下,延燒阿瓦隆海灘以東將近兩千英畝,約八平方公裡的範圍。

地球如何因應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對未來文明至關重要。當前情況反映出,迫切需要終結氣候變遷與其帶來的嚴重後果。

2019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關於氣候科學的報告,指出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從肉類轉變為植物類,可幫助保護我們珍貴星球,避免受到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事件影響。這份報告由來自52個國家,100多位科學家編寫,並對氣候條件變化將如何損害全球糧食安全,表達嚴正關切。

在威爾.塔託博士《世界和平飲食》網站上的著作與評論,清楚地對此觀點作出呼應,光耀世界英雄獎得主威爾.塔託博士,解釋每個人如何能在終結全球氣候變遷危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每天可竭盡所能,藉由改採全食物、有機、純植物飲食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生活與我們關心地球、動物和彼此的價值觀,更加協調一致。

最後將藉由分享充滿愛心又慈悲的師父,開示關於迫切需要採行純素飲食以終結氣候變遷的智慧之言,作為結語。「如果人們不再吃肉,會事事如意。所以他們應該戒掉吃肉,生活品質才會更好、更健康、環境更好,也能拯救地球,供大家享受。特別是為了後代子孫,如果我們現在不做,地球會毀滅!這已經不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關乎地球存亡。

祈禱更多人的覺醒,集體吃純素是最快降溫的方法,幫助自己,幫助後代子孫,幫助地球,請立刻吃素。邀請您一起祈禱純素世界來臨,讓我們活在友愛而舒適的世界裡。

相關焦點

  • 極端氣候事件:緊急呼籲防範未然!關乎地球存亡!
    素食與智慧 由於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與日俱增,養殖動物和其他人類活動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溫度持續攀高這引起極端氣候事件反撲,例如熾烈熱浪、異常暴雨、強烈颶風和強大颱風。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對於惡劣氣候事件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全球溫度小幅升高能顯著加劇這些現象發生。由史丹佛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諾亞.迪芬堡博士,進行研究並發表於2020年3月發行《科學前緣》期刊上,關於他的發現。迪芬堡博士說:「我們年復一年看到極端事件發生率攀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翟建青報導3月15日,《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期間於日本仙臺發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秦大河主持,矯梅燕作發言,宋連春詳細介紹《報告》的主要結論。
  • 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事件:就是超過正常狀態下的最高或最低極端天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學者認為,這種極端事件出現的概率在5%以下。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9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通報》發文稱,經研究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已經提高了極端炎熱天氣發生的概率。雖然目前不能找出關聯,但不可否認,極端天氣事件的出現與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2019年,在英文領域,「氣候緊急狀態」一詞的使用頻率遠超其他所有類型的緊急情況,是「健康緊急狀態」的三倍多。而「氣候罷工」(即為了呼籲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而舉行的罷工或罷學)在2019年的使用頻率比2018年增加了100倍,遠超其他短語。在中文領域, 「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等詞語也屢見報端,就算是對氣候問題不甚敏感的普羅大眾,也很難忽視各種媒體報導的衝擊。
  • 【國際守望臺】為全球極端氣候禱告
    科學家擔心,如果依照目前的速度,亞馬孫雨林失去「地球之肺」稱號的速度會比預期更快。當地時間2020年7月29日,日本東北部山形縣最上川中流決堤,居民區被淹。據日媒報導,28日,日本東北地區普降暴雨致多條河流決堤,目前,當地已有超7.5萬人被要求緊急避難。
  • 霍金生前留下3條忠告,每條都關乎人類存亡,有2條已成現實
    可惜的是這位物理學家2018年3月14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整個世界的物理學界一片哀鳴,可是霍金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可他留下的3條忠告至今還影響著這個世界,每一條都關乎人類存亡如今世界的發展很大程度就是在犧牲環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人類之所以走上現在這樣科技昌明的道路,和地球的資源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如今整個人類文明無不建立在巨量的資源消耗上,人類如今對資源的開發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企及的,將過去地球積蓄千萬年的資源全部用於供應短短幾百年的人類文明的運轉。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在氣象學中,對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超出一定閾值的天氣氣候極端值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影響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某種自然災害發生的事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總體可以分為極端降水、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等幾類。一般是50年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 《流浪地球》裡的極端氣候,為何很少出現在當代文學中?
    近來引起巨大關注的電影《流浪地球》中,設置了一個氣候發生巨大改變之後已經瀕臨崩壞的極端嚴酷的氣候環境。在很多地區頻繁出現的惡劣天氣中,這樣的末日景象,也許不僅僅是一種想像。近日,美國中西部地區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極寒天氣,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伊利諾州最低溫度都降到了零下52攝氏度左右。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正經歷最低達零下50度的極寒,場面堪比災難大片。
  • 《瞭望》文章:極端氣候事件的全球責任
    在智利南部了解冰川變化和臭氧層空洞對當地居民的影響後,潘基文還到巴西亞馬孫叢林中就氣候變化問題實地調研。     在11月21日召開的第三屆東亞峰會上,溫家寶總理就氣候變化問題闡述了中國政府的看法和主張。     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衝擊下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 「重大自然災害」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
    2019年3月,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裡京  本期觀點:海洋變暖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溶解氧下降、珊瑚白化等。  這些「怪獸」就是颱風、颶風等極端天氣。從能量的角度看,颱風和颶風是劇烈的能量釋放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局地或區域的能量可以快速達到平衡。這就好像是地球內部積蓄已久的能量需要通過火山爆發等形式尋找薄弱的突破口釋放出來一樣,颱風和颶風也是海洋能量蓄積到一定程度後的釋放窗口。而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不斷被海洋吸收,這就如同在餵養這些「怪獸」,其生長速度當然也就驚人的快!
  • 打開極端天氣事件的黑匣子:講述氣候危機的新範式
    兩位專家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減排工作和適應行動同樣重要。提問環節:什麼是極端天氣事件?在氣候變化不斷加速的情境下,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做氣候變化研究的時候常常用到一個詞是氣候變化歸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科學描述解讀它和氣候變化的相關性?極端事件以及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系統性的影響和風險呢?
  • 2020年極端現象頻發,專家:地球氣候臨界點或已到來?
    為什麼極端現象會如此頻繁地發生呢?難道真像民間所說的那樣,2020是庚子鼠年,必然不太平嗎?歷史上,凡是多事之秋,更會冒出許多預言來聳人聽聞,製造緊張氣氛。那麼,今年這麼多極端事件,到底與什麼有關呢?我們來聽一聽科學家們的說法。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觀測發現,2020,代表地球氣候變化的15個臨界點已經被激活9個,也就是說,再有6個臨界點再被激活,地球氣候就會徹底紊亂而無法再被逆轉。
  • 《中國科學》:氣候冷暖變遷關乎歷史朝代興衰
    > 《中國科學》:氣候冷暖變遷關乎歷史朝代興衰
  • 極端氣候事件對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影響 |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 北京 100875)來源: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9年第9期)1 引言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增加是全球變化的重要特徵之一, 也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Field儘管地球系統模型預測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認為, 21世紀全球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將快速增加且其影響範圍呈現擴大趨勢(IPCC, 2013).
  •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
    本報訊 記者賴敏報導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進一步認清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有關各行業氣象災害的預警、評估和管理能否更加及時有效?近日,在江蘇揚州舉行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研討會」暨科技部「十一五」支撐重點項目「我國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檢測和預測關鍵技術研究」進展會上,我國5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有望使上述長期以來進展緩慢的技術難題得到突破。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全球變化正是通過北極地區和熱帶地區的逆向溫度變化使南北溫度梯度減小,而促使中緯度大槽大脊的發展,這充分表明了冬季的極端寒潮事件是在氣候變化影響下發生的,而本次寒潮北極和熱帶海洋都起到減少南北溫度梯度的作用。而無論復盤今年寒潮過程,還是回溯2016年霸王級寒潮,都可以看到顯著的北極海冰減少的情況,你如果留意,同時也會發現全球變暖的持續作用,也就是地球的溫度繼續在上升。
  • 甘肅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4月14日19時至20時,蘭州市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雹雨交加的極端天氣。蘭州市區1小時降水量達到12.1毫米,冰雹直徑達到8毫米。蘭州、白銀兩市先後出現強降雨和雷電冰雹,災害造成兩市5縣(區)2.5萬人受災,200餘公頃農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2900餘萬元。
  • 疫情未平,氣候又有異動?這個事件關乎糧食安全
    而在我們未曾注意到的地方,氣候也開始不安分起來。2月份,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今年的一月是141年氣候記錄中全球最熱的一月;同月,「南極紅雪」和「北極甲烷大爆發」登上熱搜,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些似乎在告訴我們,今年的氣候有些不尋常。▼全球一月份溫度狀況說起氣候變化,必然要提起ENSO事件。
  •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將增加
    至於其他的極端氣象發生原因就比較複雜。很難將一個單一的極端氣象事件歸結於氣候變化。但是要指出的是,氣候科學家們確實預測極端氣象事件會增加,尤其是極端炎熱事件,這是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2010年有望進入史上最熱年份的前三甲,並且可能成為最熱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