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災害」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9年3月,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中國區域重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歸因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張躍堂巡視員、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代表、由丁一匯院士領銜的實施方案論證專家以及項目組成員等50餘人參加會議。
  啟動會上,張躍堂巡視員表示該項目對我國極端天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氣象局將積極配合,為項目實施和成果應用提供支撐。項目管理專業機構21世紀中心代表介紹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最新政策和要求,並就加強項目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密切聯繫業務部門等提出建議。氣科院端義宏院長表示將積極落實國家相關項目管理政策,並為項目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實施方案論證會由專項總體專家組黃建平教授主持。項目負責人翟盤茂研究員就項目概況、研究方案、實施計劃、組織管理以及項目的風險評估進行了整體匯報,各課題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課題實施方案。論證專家圍繞項目及課題研究思路和方法、考核指標、進度安排等展開討論和評議,同意通過實施方案論證。項目組表示將認真開展研究工作,保證研究成果質量,為社會和公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去年夏天在全球尤其在北半球地區發生的大範圍持續高溫熱浪等事件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高度關注,極端事件的歸因研究已經成為服務人類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該項目將梳理檢測適用於我國氣候情況的歸因法則,研究檢測歸因方法和核心技術,量化人類活動與自然變化強迫因子的相對貢獻,建立成熟完整的區域極端事件歸因體系,逐步滿足政府與公眾減災防災的服務需求。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整合而成,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 「重大自然災害」重點專項「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強降溫形成機理和...
    2019年2月22日,由國家氣候中心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強降溫形成機理和預測方法研究」和「東亞季風氣候年際預測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聯合召開
  • 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專項評審專家名單—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 重點專項2019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翟建青報導3月15日,《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與適應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期間於日本仙臺發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秦大河主持,矯梅燕作發言,宋連春詳細介紹《報告》的主要結論。
  • 打開極端天氣事件的黑匣子:講述氣候危機的新範式
    兩位專家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減排工作和適應行動同樣重要。提問環節:什麼是極端天氣事件?在氣候變化不斷加速的情境下,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做氣候變化研究的時候常常用到一個詞是氣候變化歸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科學描述解讀它和氣候變化的相關性?極端事件以及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系統性的影響和風險呢?
  • 氣候變暖導致全球大部分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概率增加
    4月24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稱,氣候變暖導致全球80%以上的觀測區域破紀錄高溫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增加了全球近半數區域極端暴雨和乾旱發生的概率。
  •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
    本報訊 記者賴敏報導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進一步認清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有關各行業氣象災害的預警、評估和管理能否更加及時有效?近日,在江蘇揚州舉行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研討會」暨科技部「十一五」支撐重點項目「我國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檢測和預測關鍵技術研究」進展會上,我國5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標體系基本確立,有望使上述長期以來進展緩慢的技術難題得到突破。
  • 【專刊特輯】把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構建預測方法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造成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主要根源,並且在近年來有加重的趨勢。暴雨、颱風、持續性強降溫、暴雪、高溫熱浪、重霾汙染等都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科學家們需要剖析形成這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原因和科學過程、機理,並研究構建有效的科學預測方法,以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集成綜合科學試驗與示範應用」啟動
    來源:中國氣象新聞網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周旭 戴豔萍報導9月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重點專項「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集成綜合科學試驗與示範應用」 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徐祥德以及相關領域近50位專家學者圍繞項目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和項目實施方案等展開研討。
  • 2009:極端天氣的成因和預防
    什麼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某一區域或地點發生的出現頻率較低的或有相當強度的對人類社會有重要影響的天氣氣候事件。但近幾年高溫、強降水事件頻繁發生與長期氣候變化有關,它與大的氣候背景,也就是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全球變暖過程中,季節性波動減弱,中高緯區域天氣波動(尤其是在冷季)也普遍減弱,對應冬季寒潮減弱,極端低溫事件減少,冬春季大風沙塵暴也有減少趨勢;而中低緯區域夏季天氣波動有變短變強的傾向,夏季局部對流性天氣增強,強降水、高溫等天氣增多。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6月中旬,罕見的大冰雹從天而降,破壞力讓人瞠目結舌:陝西安塞因遭受冰雹致大面積果蔬受損;山西雞蛋大的冰雹砸碎車窗;山東濟陽上千畝大棚被大風冰雹夷為平地……  天氣君發起脾氣來會帶來乾旱、寒潮、洪澇、風暴(颱風或颶風)等極端天氣事件,從沿海到內陸,從中國到非洲美洲國家,都可能波及。極端天氣越來越成為刷爆新媒體朋友圈的熱門話題。
  • 瑞士再保險:惡劣天氣事件加劇對全球經濟韌性構成重大威脅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記者 王恩博)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將不斷加劇惡劣天氣事件的強度和發生頻率。預計未來數十年間,此類事件造成的損失將不斷上升,對全球經濟韌性構成重大威脅。
  • 新港海事局啟動重大風險防控預案應對極端惡劣天氣
    天津北方網訊:1月6日至7日,天津地區迎來寒潮大風天氣,夜間最低氣溫-16℃左右,渤海西部中部海面西北風7-8級轉8-9級,陣風10-11級,濱海新區氣象臺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陸地大風黃色、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 甘肅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我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緣何增多  4月14日19時至20時,蘭州市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雹雨交加的極端天氣。蘭州市區1小時降水量達到12.1毫米,冰雹直徑達到8毫米。蘭州、白銀兩市先後出現強降雨和雷電冰雹,災害造成兩市5縣(區)2.5萬人受災,200餘公頃農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2900餘萬元。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我國是遭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說,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趨勢愈加明顯。
  • 民政部長:中國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取得顯著進步
    設立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減災救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全國重大減災活動和抗災救災工作。根據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設定了四級響應機制。建立了災害信息發布、救災應急物資儲備、災情預警會商和信息共享、重大災害搶險救災聯動協調、災害應急社會動員等機制。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我國是遭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說,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趨勢愈加明顯。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中國氣象局局長、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委員、聯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中國首席代表鄭國光表示,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行動,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國家新型安全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應對氣候風險的重大舉措。
  •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2019年就剩下2個月了,在逝去的一年裡,全球經歷了眾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比如希臘和美國西北部的山火,最近澳洲也頻發的山火,洪水淹沒了美國東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巨浪襲擊了日本日本二和英國。
  • 極端天氣事件「破紀錄」
    在經歷了破紀錄的颶風、洪水、熱浪和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後,2017 年極有可能進入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前三甲。、伊拉克與伊朗邊境地區、中國九寨溝等地遭遇強震;印尼峇里島阿貢火山噴發,數萬名遊客受困……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自1970 年以來,全球發生的自然災害數量幾乎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