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
2019年就剩下2個月了,在逝去的一年裡,全球經歷了眾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比如希臘和美國西北部的山火,最近澳洲也頻發的山火,洪水淹沒了美國東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巨浪襲擊了日本日本二和英國。在2017年,颶風瑪利亞摧毀了波多黎各島,島上居民直到現在才恢復供電和過上正常的生活。
你是否覺察到了,極端天氣和災難事件在近幾年似乎變得頻繁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僅僅是因為媒體和網絡比較發達了,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知曉天下事了?顯然不是這麼簡單。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事件的關聯也頗為困惑,至於能否將極端天氣事件與氣候變化建立必然聯繫,似乎還存在著巨大爭議。
統計數據變化
目前,氣象學家發現,全球範圍內,大火的發生率是40年前的四倍,火勢持續時間也比40年前要延長三個月。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強烈的暴雨襲擊次數增加了70%,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在今年年初經歷了三百年不遇的巨大洪水。今年夏季,中國東部沿海城市也遭受了巨大的暴雨和洪水襲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嗎?
正像科學家警告我們的數據一樣,全球氣溫在持續升高,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儘管有個笑話在民間流傳,意思是科學家每年都在說全球變暖、甚至一年一度「全球變暖大會」,也因寒流襲擊而不得不推遲舉行。但是,事實上全球氣溫的確比100年前要高了幾度。科學家監測發現,在全球極端事件增多的同時,氣溫也在不斷攀升。但是氣候變化是否會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呢?不一定!
就像每次下雨的時候我們都沒帶傘,但是我們沒帶傘與下雨沒有因果關係,這兩個因素只是同時出現了而已。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過去十年間,隨著氣溫的升高,海上海上海盜的數量也顯著減少了,但這並不能說明是氣溫升高導致海盜數量減少。因此,要理解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的關係,就需要深究一下它們背後的物理學原理,而不是關注伴生的現象。
熱浪事件
說到全球氣溫上升,最直接回聯想的事件就是滾滾熱浪或長時間持續高溫。據統計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一年中會經歷半個月之久的高溫熱浪天氣。據預測,如果我們不作為的話,到2100年,遭受熱量襲擊的人數將會升高到全球總數的一半。不幸的是,我們對此毫無感覺。因為,在熱浪來臨的日子了,大家其實都泡在遊泳池裡裡,或躲進空調屋子,對外界發生什麼不聞不問。

洪水、山火和風暴
全球氣溫升高與洪水和風暴息息相關,據統計數據顯示,近100年來,全球氣溫平均上升了1度(華氏溫度),主要發生在近15年內,可能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比如工業廢氣、航空航天廢氣等。溫度升高,海水受熱膨脹,進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遭受洪水襲擊。氣溫升高也會導致局部壤過度失水,從而容易造成山火出現,且難以撲滅。此外,氣溫升高也會導致大氣變暖,有利於保持水分,過度的水分積累為暴風雨、颶風和龍捲風等極端事件提供了物質源泉。

極端天氣事件是氣候變化導致的嗎?
如果在十年前,有學者提出這個觀點,一定會被人怒懟,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似乎漸漸水落石出了。近幾年興起了一一二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叫做「事件歸因學」。科學家們根據這門學科搜集天氣趨勢記錄、物理學原理和尋找數據模型預測。通過這三個方面的知識,他們建立一個計算機模型,這個模型就可以模擬氣溫、海洋溫度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從而綜合判斷某個極端天氣事件是哪一些或哪個因素直接導致的。
例如,國際「 世界天氣歸因」項目發現,從2016年開始建模的五個極端天氣事件中的四個中,與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的聯繫,包括太平洋中的珊瑚褪色,歐洲的春季暴雨,路易斯安那州的夏季洪水以及極端北極變暖。經過這些模型大量計算表明,人為因素造成的氣候變化使暴風雨增加了三倍,降雨強度增加了15%。
結語
氣候變化可能是某次極端天氣事件的主要「兇手」,但是事件歸因學正在不斷成長,也同時採用超級計算機、氣象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為未來證明極端事件發生原因、預測這些災難事件發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