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2021-01-15 搜狐網
8月4日,兩名男子在俄羅斯多爾吉尼諾村附近滅火。新華社/法新8月4日,一名消防員在俄羅斯多爾吉尼諾村附近工作。新華社/法新..........................................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3分報導,俄羅斯大火持續肆虐、巴基斯坦持續強降雨、中歐多國暴雨成災、阿根廷寒流冰凍,最近,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異常天氣今年為何如此猖狂?多災多難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今年3、4月份國內的極端天氣就頻頻發生。比如,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等地出現的暴雨,湖北、貴州、雲南等地遭受的風雹災害,華北、東北出現的大範圍降溫,西南部分地區依然持續的旱情,新疆、甘肅遭遇的沙塵暴,哈爾濱出現的暴雪等等。而最近全球氣候異常依然嚴重。莫斯科高溫引發的大火,巴基斯坦洪水和現在中國甘肅舟曲發生的的泥石流。

  多年來主要從事乾旱氣候變化與災害氣象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的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式功認為,近期國內外出現的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並非偶然,而是天氣氣候周期變化的結果,極端天氣的發生和某個時段的環流異常、海溫異常或冰雪異常等有關。例如今年極端天氣的發生與6月開始的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溫異常偏高——進入「厄爾尼諾」狀態,青藏高原積雪偏少,以及副熱帶高壓不穩定等因素有關。但最近幾年,頻繁發生的高溫、強降水事件與全球氣候變暖這一大氣候背景的長期變化有關。

  8月7日,在芬蘭南部城市黑諾拉,人們在遊艇上納涼。當日,芬蘭南部城市黑諾拉的最高氣溫達到33.7攝氏度,創芬蘭歷史上8月份最高溫度紀錄。芬蘭地處北歐,氣溫超過25攝氏度即屬高溫天氣,超過30攝氏度的氣溫並不常見。新華社記者趙長春攝

  7月28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附近的海邊,兩名少女跳入海水中。近一個月來,芬蘭出現持續高溫天氣。芬蘭南部城市拉赫蒂28日氣溫高達35攝氏度,創1934年以來芬蘭的高溫紀錄。據芬蘭氣象局預測,目前的高溫天氣將持續到月底。新華社記者趙長春攝

..........................................

  針對極端天氣「常態化」,學界也有其他不同的聲音:在氣候正常變化的說法之外,也有人認為是工業化人為因素等,由於工業化進程製造出大量二氧化碳,大氣溫室氣體增加,全球平均溫度發生變化。大自然的平衡一旦被打亂,就會較頻繁地出現氣候「擾動」和「極端事件」。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會不會有「常態化」的趨勢呢?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在分析了全球氣候變化異常後認為,人類應該從應對層面做進一步思考。(記者 蘇鈴) (來源:中廣網)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期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  「種種破記錄的事件將讓歷史記住2015年的全球氣候狀況。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突破歷史記錄,在北半球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次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201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暖年份,海洋表面溫度也達到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極有可能超出1℃的臨界值。」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
  • 全球極端惡劣天氣頻發,罪魁禍首真的是「氣候變暖」嗎?
    後來隨著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1988年成立後,並先後五次(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4年)發布了《全球氣候評估報告》,"全球變暖"的提法才逐漸被民眾廣為了解,並且引起政府的高度關注。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 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而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充滿地球大氣層,而且人類工業化使這個現象加劇,海洋及陸地上的熱能無法釋放,整個地球都在升溫。近年來溫度變化來源:NOAA全球升溫直接可以從每年持續的高溫看出,「這個夏天,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見的熱浪、洪水、乾旱和野火等形式,在全球各地上演」。
  • 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原標題: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新華網日內瓦3月24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世界氣象組織24日發布年度氣候報告稱,2013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六熱的年份,全球變暖導致這一年乾旱、洪水、熱浪和熱帶氣旋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加上本月初生成的「瑪瑙」,幾大颱風挾狂風暴雨奔襲中國東南沿海,今年則還是頭一遭。  「今年的颱風形勢是不尋常的。」廣東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林良勳說。  讓人越來越難捉摸的天氣不獨颱風。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事件:就是超過正常狀態下的最高或最低極端天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學者認為,這種極端事件出現的概率在5%以下。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9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通報》發文稱,經研究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已經提高了極端炎熱天氣發生的概率。雖然目前不能找出關聯,但不可否認,極端天氣事件的出現與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
  • 中國入汛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疑因氣候變暖(圖)
    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記者:造成入汛以來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任福民:造成氣候異常的原因很複雜,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  記者:每一次極端氣象災害都可以歸咎為氣候變化嗎?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天氣短期內頻走極端,著實罕見。全球氣候到底怎麼了?北極風與拉尼娜「惹禍」?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說,北半球的乾旱與大雪嚴寒都與大氣層「阻塞」有關,這主要因為一些地區冷空氣過強,而熱量或者溼氣過不來,天氣在部分國家保持了靜態。這一過強冷空氣產自何處?中外專家普遍提到了北極冷風。
  • 全球極端天氣頻現 氣候問題引熱議
    國際在線消息:據中新社電,極寒天氣持續籠罩歐洲,目前已致逾600人喪命,22個國家發出極寒警報。在歐洲大範圍降溫的同時,美洲地區氣溫卻異常偏高,引發各界對全球氣候問題的關注。 據法新社報導,在歐洲,肆虐了12天的嚴寒已奪走逾550條人命。有波蘭媒體報導稱,死亡人數已超過600人。歐洲最主要河道多瑙河因厚厚的冰層而關閉了數百公裡的航運。
  • 全球變暖引起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急劇增加?科學家已證實
    而這樣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上演,而最新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洪災、野火、颶風和熱帶風暴加劇與氣候變化有關,有足夠的數據報告可以證明全球變暖愈演愈烈,最終足以對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由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難以適應如此快的氣候變化速度,比如像大山雀這樣的普通鳥類動物,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真的為時不遠了?
  • 全球極端天氣高溫事件頻發 今年創最暖年紀錄
    2015年11月26日訊,昨天,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15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並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氣候狀況。聲明指出,今年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將成為歷史上最暖的五年。
  • 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除了亞洲,在歐洲、非洲、北美等全球多地都在經歷罕見高溫天氣。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藉助數據,直觀地了解今年世界各地的反常氣候。在北歐,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3到6℃。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厄爾尼諾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積異常升溫的現象(圖片來源:東方IC)2016年6月3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最新監測結果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分為5個等級,持續時間越長,月累計偏高值越大,其強度就越高,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 澳洲大火、北極野火、極端天氣頻發,全球正在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從春季致命熱帶氣旋襲擊非洲,到夏季歐洲極端高溫屢破紀錄,延燒不滅的亞馬遜雨林大火,到秋天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深陷爭議漩渦,再到不久前澳洲大火或使考拉麵臨死亡威脅,氣候變化的存在感,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 極端氣候頻發 是否純屬巧合?
    該組織提出的一份報告中也提到了中國舟曲的泥石流災難和全球其他諸多地區的異常天氣,如南撒哈拉的嚴重乾旱以及格陵蘭島彼德曼冰川出現大面積崩塌等氣候事件。世界氣象組織稱這一系列極端天氣現象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波及面積」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同時警告未來會出現更多極端氣候事件。
  • 1996年至2015年全球共計發生1.1萬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結果表明,1996年至2015年全球共計發生1.1萬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52.8萬人喪生,經濟損失達3.08萬億美元。報告指出,2015年受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為莫三比克、多米尼加和馬拉威,其次是印度、萬那杜和緬甸,中國排在第23位;而在1996年至2015年間,宏都拉斯、緬甸和海地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最大,其次是尼加拉瓜、菲律賓和孟加拉國,中國排在第34位。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這是又一起由極端天氣引發的重大災害。  近年來,「天氣君」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大招」,一會兒在四川廣元的江面導演一出「風翻船」,一會兒又用罕見的大冰雹砸向山西陝西境內。從6月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接連發生的強降雨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什麼極端天氣呈現頻發態勢?是否可以提前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面對暴脾氣的「天氣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趙曉妮 本報記者 付麗麗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
  • 國際級專家發話:2017年,全球天氣還是會很激烈很極端很反常!
    今日,有專家指出,2017年的天氣也依然會很激烈很極端很反常!這句話不是小編說的,也不是某個野雞專家提出的,而是在整合了全球80個國家天氣部門的信息後得出的結論,在這個2017年,不只是中國,全球許多地方可能多次出現高溫熱浪、暴雨、颱風等極端或反常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