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2020-12-05 環球網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

朝鮮近日氣溫比往年同期高7度

在朝鮮,大部分地區在入伏前後出現高溫,連日來平均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7攝氏度左右,為1981年以來最高。朝鮮一些城市的氣溫甚至超過了當地氣溫觀測以來的最高紀錄。

據朝鮮中央氣象臺介紹,高溫天氣15號從東部海岸一些地區,開始逐步擴大到朝鮮大部分地區。其中22號的氣溫達到朝鮮東部海岸地區氣象觀測以來最高,幾個大城市的平均氣溫高於39度,元山市達到了39.7度。22號朝鮮全國平均最高氣溫為34.6度,比往年高出7.2度,為1981年以來最高氣溫。

根據朝鮮中央氣象臺的介紹,從23號開始朝鮮的高溫現象開始有所緩解,不過當地氣溫仍然較高。朝鮮氣象部門提醒,在35度以上的高溫持續且溼度較大的情況下,發生中暑、心臟病、腦中風、食物中毒等疾病的機率會增加,民眾應注意防護,在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著重注意避免中暑。

酷暑當前 韓國民眾設法躲熱浪

同樣位於朝鮮半島的韓國,最近也深受高溫天氣的折磨。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25號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內,韓國中暑患者大幅上升,其中9人死亡。

由於連日高溫,夜間最低溫度也超過了25攝氏度,韓國家庭的空調使用率急速上升,電力需求連創新高。變壓器負荷過大導致各地接連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甚至由於電線斷裂而引發火災。

在炎炎夏日躲避酷暑的最佳方式無異於直接把季節調回到冬天。在韓國的富川,就有這樣的一處冰屋,不少人來到這裡感受冰雪樂趣的同時,躲避熱浪的襲擊。這座冰屋位於距離首爾不遠的京畿道富川市一家兒童樂園裡,據管理人員介紹,人們在冰屋內能夠體驗到跟冬天一樣的溫度。

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

除了亞洲,在歐洲、非洲、北美等全球多地都在經歷罕見高溫天氣。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藉助數據,直觀地了解今年世界各地的反常氣候。

在北歐,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3到6℃。其中,挪威和芬蘭17號的最高氣溫均已突破33℃,挪威18號的最低氣溫也高達25.2℃。

在非洲,5號,位於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撒哈拉沙漠達到破紀錄的51.3℃,這是阿爾及利亞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在阿曼,夜間也創下42.6℃的高溫紀錄。世界氣象組織認為,這極有可能是全球自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夜間溫度。

在北美,多地遭遇高溫侵襲。美國西南部局地24號氣溫接近49℃,是今年迄今最高氣溫。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市,往年七月的平均最高氣溫僅為26攝氏度左右,今年達到和超過30攝氏度的天數已經超過13天。

在亞洲,日本埼玉縣23號最高氣溫達到41.1攝氏度,創日本氣溫觀測史上最高紀錄。韓國江陵市23號最低氣溫達到31攝氏度,創下近111年以來的最高值。

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周二例行發布會上,對近期全球極端天氣做了進一步的信息更新。世界氣象組織新聞發言人指出,進入7月極端天氣情況仍在繼續,這對人類健康、農業、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此,央視記者採訪了世界氣象組織高級科學家,為我們分析這些極端天氣的成因。

據世界氣象組織科學家巴多爾介紹,今年是「拉尼娜年」。「拉尼娜」是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降溫現象,這種現象的確會擾亂正常氣候規律,為部分地區帶來劇烈暴風雨,另一些地區則會發生乾旱。通常情況下,「拉尼娜年」全球氣溫通常會呈下降趨勢,而今年則有些反常。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顯示,最近許多研究發現,極端天氣直接或間接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雖然不能將6月和7月的極端天氣完全歸因於氣候變化,但由於溫室氣體濃度升高,極端高溫和降水的數量正在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焦點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一邊下冰雹,一邊46°C高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最近一段時間,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墨西哥現極端天氣冰雹「淹沒」城市當地時間6月30日,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遭罕見冰雹襲擊,整個城市陷入約1.8米的冰層中,部分地區冰層高約2米。此次冰雹造成200多所房屋受損,數十輛汽車完全被冰層覆蓋,輸電線路遭到破壞,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百年不遇年年遇 歷史罕見月月見  極端天氣  專家稱:極端天氣趨強趨多或將「常態化」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實習生 朱杏金 通訊員 董永春一貫涼爽的俄羅斯連續兩月酷熱難耐,一貫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而一場強降雨使得原本乾旱的中國舟曲遭遇泥石流侵襲……  80後的陳海欣說,現在每天翻看報紙、打開電視、點擊網頁,時常都會蹦出某某地方又遭遇極端天氣,或是暴雨、或是乾旱、或是高溫。「而且動不動就是『極端的』、『異常的』、『罕見的』,現在天氣規律好像完全亂套了。」
  • 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文/懶人今天你那裡氣溫有多高?天氣有多熱?只能說是「汗如雨下」啊……最近因為高溫出了一件怪事,有一頭斑馬因為天氣太熱,妝都曬花了,熱成了一條驢~這是咋回事呢?原來啊,埃及開羅有家新開業的動物園,遊客去看斑馬,仔細瞧了瞧覺得不對勁啊,斑馬身上的黑色條紋怎麼曬化了?
  • 極端高溫天氣「烤」驗四大洲 北極圈一些地區超30℃
    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天氣短期內頻走極端,著實罕見。全球氣候到底怎麼了?北極風與拉尼娜「惹禍」?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說,北半球的乾旱與大雪嚴寒都與大氣層「阻塞」有關,這主要因為一些地區冷空氣過強,而熱量或者溼氣過不來,天氣在部分國家保持了靜態。這一過強冷空氣產自何處?中外專家普遍提到了北極冷風。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這是又一起由極端天氣引發的重大災害。  近年來,「天氣君」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大招」,一會兒在四川廣元的江面導演一出「風翻船」,一會兒又用罕見的大冰雹砸向山西陝西境內。從6月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接連發生的強降雨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什麼極端天氣呈現頻發態勢?是否可以提前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面對暴脾氣的「天氣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數據解讀: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北半球都很「熱」
    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已造成重慶、遼寧等地出現中至重度氣象乾旱。今年高溫有何特點?為何如此之強?  高溫日數多、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  國家氣候中心評估顯示,4月以來,全國平均高溫日數6.8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三多,呈現出高溫日數多、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的特點。
  • 極端天氣接連肆虐全球 北極圈氣溫達30攝氏度
    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全球多地高溫、乾旱、災難性降水等極端天氣頻發。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2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說,極端天氣在全球接連發生,無疑是氣候變化的結果。高溫肆虐歐洲 北極圈氣溫達30度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洲正在經歷一波罕見的高溫天氣侵襲,除了忍受熱浪煎熬的西歐、南歐等地區,北歐地區也正遭遇持續高溫,北極圈內氣溫已達到30攝氏度,挪威和芬蘭也分別出現了33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由於天氣異常乾燥,瑞典在7月中旬已報告大約50起森林火災。
  • 北極圈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8月5日,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發布最新一期高溫黃色預警,這是今年入夏以來,該臺連續第23天發布高溫預警。預警顯示,我國東北多地高溫已突破歷史紀錄。  環球同此涼熱。
  •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這個周末,「北極圈驚現極端高溫天氣,海冰融化加劇」「極地高溫已達32℃,誰來拯救北極熊」等消息刷爆社交網絡,再次引發人們對全球多地「高燒不退」,及其背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擔憂。  每年夏季,高溫都會以各種姿勢刷屏,去年流行的是我國火爐城市最新排行,今年則聚焦北歐和國內東北多地高溫破紀錄——這更加引人注意,位居地球北部的原本的「避暑勝地」,為何入夏以來持續高溫,甚至引起極地「高燒」,這背後有何因素?記者就此採訪了氣象專家。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分為5個等級,持續時間越長,月累計偏高值越大,其強度就越高,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繼4月份遭遇暴雨洪澇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之後,5月18日以來,印度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印度1000多人死亡;5月25日至26日,美國多地遭受強風暴襲擊,暴雨導致布蘭科河發生1929年以來最大洪水,美國加州正在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剛剛經歷了近85年最嚴重乾旱的巴西近期出現旱澇急轉,暴雨成災。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期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  「種種破記錄的事件將讓歷史記住2015年的全球氣候狀況。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突破歷史記錄,在北半球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次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201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暖年份,海洋表面溫度也達到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極有可能超出1℃的臨界值。」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
  • 全球極端惡劣天氣頻發,罪魁禍首真的是「氣候變暖」嗎?
    一方是以世界氣象組織為首的各類國際組織,堅信全球已經逐漸變暖,並呼籲各國政府共同努力繼續頒布"節能減排及治理環境汙染"的相關措施;另一方是來自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巴黎大學等學術機構的16位科學家,於2012年1月發表聯合聲明,明確反對"全球變暖"理論,並提出該理論就是愚弄大眾的"騙局",聲明發表後得到很多科學界專家的支持。
  • 全球極端天氣高溫事件頻發 今年創最暖年紀錄
    2015年11月26日訊,昨天,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15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並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氣候狀況。聲明指出,今年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將成為歷史上最暖的五年。
  • 4組專家現場培訓防地災知識 預計今年汛期極端天氣異常頻發
    4組專家現場培訓防地災知識 預計今年汛期極端天氣異常頻發 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頻發且屢屢出現重大人員傷亡事件,已成為制約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為防患於未然,4月2日,全省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啟動。  據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汛期極端天氣將異常頻發,地質災害處於頻發、易發和高發態勢。
  • 全球多地異常高溫:「地球一直在變暖」
    據新華社北京電 這個夏季,全球多地氣溫直逼歷史最高。  今年6月底7月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等多地連續數日最高氣溫超46℃。最熱的加州「死亡谷」地區氣溫高達53.3℃,這也是「死亡谷」自1994年以來的最高氣溫。中國南方多地同樣被高溫侵襲。一向夏季涼爽愜意的瑞士,今年也遭遇30年來最熱的7月。
  •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3分報導,俄羅斯大火持續肆虐、巴基斯坦持續強降雨、中歐多國暴雨成災、阿根廷寒流冰凍,最近,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異常天氣今年為何如此猖狂?多災多難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今年3、4月份國內的極端天氣就頻頻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