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2021-01-11 局座召忠

文/懶人

今天你那裡氣溫有多高?天氣有多熱?只能說是「汗如雨下」啊……

最近因為高溫出了一件怪事,有一頭斑馬因為天氣太熱,妝都曬花了,熱成了一條驢~

這是咋回事呢?原來啊,埃及開羅有家新開業的動物園,遊客去看斑馬,仔細瞧了瞧覺得不對勁啊,斑馬身上的黑色條紋怎麼曬化了?而且越看越像是一頭「驢」,遊客指責動物園「畫驢充斑馬」。

園方負責人穆罕默德·蘇丹堅持說「這匹斑馬是真的,不是塗出來的。」但是,和真正的斑馬比起來,確實好像哪裡不對……

斑馬都熱得受不了「掉色」了,看來溫度確實挺高,高到什麼程度呢?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資料,2018年正在創造一項紀錄,成為繼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之後,地球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四熱的一年。

2018年6月全球氣候報告

來源:NOAA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報告中指出,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目前比20世紀的平均值高0.77攝氏度。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溫度第四高的一年,最高是2016年,其次是2015年和2017年。而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充滿地球大氣層,而且人類工業化使這個現象加劇,海洋及陸地上的熱能無法釋放,整個地球都在升溫。

近年來溫度變化

來源:NOAA

全球升溫直接可以從每年持續的高溫看出,「這個夏天,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見的熱浪、洪水、乾旱和野火等形式,在全球各地上演」。

在部分地中海地區、北美洲、亞洲都出現創紀錄的高溫,有些地區還出現一系列高溫險情。

據報導,日本的高溫導致自7月9日至15日已有近萬人因中暑就醫,其中12人死亡。希臘、瑞典、加拿大等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森林火災頻發。據《紐約時報》,大火持續到24日,已造成76人死亡,180餘人受傷,上千人被迫轉移。

26日,德國布蘭登堡地區突發山林大火,90公頃森林受影響,有專家認為,此次火災很可能是因為森林中二戰遺留的武器彈藥因高溫天氣起火。。。

德國《圖片報》

這一系列極端高溫天氣凸顯了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擴大,極端氣候比以往更加頻繁和激烈。

世界氣象組織27日發表聲明說,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近期全球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正在增加,這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的長期趨勢總體相符。而且極端天氣造成了廣泛影響,北半球森林火災頻發。

森林火災區

來源:世界氣象組織

面對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德國《明鏡》周刊認為,全球國家都應該關注並努力阻止這一趨勢蔓延,而堅決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必須為全球氣候問題惡化擔負更多的責任。

這個鍋自然要美國來背,《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裡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按《公報》的說法,從2016年11月4日(在紐約籤署)這一天,全世界開啟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停止了走向氣候災難的腳步。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全球195個國家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而艱難達成的協議,作為溫室氣體排放量排名前列的經濟體-美國竟然退出了!

1850-2011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

來源:世界資源學會

當時歐巴馬宣布加入《巴黎協定》時,還稱它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持久框架,傳遞出全球堅定致力於低碳未來的強力信號。但是,2017年,川普上臺後,就任性的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你歐巴馬籤的協議,入的群,我就是要退,就要和你不一樣。

川普此次退群又祭出了「美國優先」的大旗,川普一直以來就抨擊《巴黎協定》會奪走美國的競爭優勢。在大選期間,川普稱《巴黎協定》將使美國經濟損失數萬億美元,而且對美國來說還沒有切實的好處。在2017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總統時,川普誓言要在上任後的100天以內「取消」《巴黎協定》,以支持美國的石油和煤炭工業。

2017年6月1日,川普終於如願了,他宣布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他還稱,美國將開始協商新的條款,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甚至締結新的氣候協定,但條件是,必須「對美國公平」。不愧是商人,任何限制、損害美國經濟增長的協議,都可以不作數……

最近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的二氧化碳測量。(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

美國退群後,科學家們就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可能會加速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導致熱浪、洪水、乾旱以及更為頻繁的風暴。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快速越過了百萬分之410(410ppm),地球正在急劇升溫。若美國再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夢想一意孤行,與全球國家的努力相悖,那麼,人類的家園-地球將更加不堪重負。

新聞來源:環球時報、中新網、每日經濟新聞、明鏡周刊等

相關焦點

  • 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一邊下冰雹,一邊46°C高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最近一段時間,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高溫、強風暴、洪災等災害天氣,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不便,甚至還造成了民眾傷亡等嚴重後果。西班牙部分地區山火已得到基本控制近日,持續的高溫和大風天氣導致西班牙多地山火頻發,經過幾天的滅火工作,當地消防部門表示,目前,部分地區的山火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但當地應急部門警告,升高的氣溫或會導致部分地區死灰復燃。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 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全球多地經歷罕見高溫除了亞洲,在歐洲、非洲、北美等全球多地都在經歷罕見高溫天氣。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藉助數據,直觀地了解今年世界各地的反常氣候。在北歐,氣溫比往年同期高出3到6℃。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天氣短期內頻走極端,著實罕見。全球氣候到底怎麼了?北極風與拉尼娜「惹禍」?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說,北半球的乾旱與大雪嚴寒都與大氣層「阻塞」有關,這主要因為一些地區冷空氣過強,而熱量或者溼氣過不來,天氣在部分國家保持了靜態。這一過強冷空氣產自何處?中外專家普遍提到了北極冷風。
  • 全球極端天氣高溫事件頻發 今年創最暖年紀錄
    2015年11月26日訊,昨天,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15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並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氣候狀況。聲明指出,今年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的最暖年份,而2011至2015年也將成為歷史上最暖的五年。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天氣無常  除了氣溫,降水、乾旱、冰雹、雷擊、沙塵暴等天象都頻走「極端」不可捉摸  這個夏季,全球可謂是「水深火熱」。一貫涼爽的俄羅斯連續兩月酷熱難耐,一貫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而一場強降雨使得原本乾旱的中國舟曲遭遇泥石流侵襲……  80後的陳海欣說,現在每天翻看報紙、打開電視、點擊網頁,時常都會蹦出某某地方又遭遇極端天氣,或是暴雨、或是乾旱、或是高溫。「而且動不動就是『極端的』、『異常的』、『罕見的』,現在天氣規律好像完全亂套了。」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期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  「種種破記錄的事件將讓歷史記住2015年的全球氣候狀況。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突破歷史記錄,在北半球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次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201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暖年份,海洋表面溫度也達到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極有可能超出1℃的臨界值。」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
  • 德國遭遇高溫乾旱天氣
    新華社柏林8月4日電(記者田穎)德國近來遭遇連日高溫天氣,不少地區氣溫突破35攝氏度。數月的乾旱少雨天氣導致農作物歉收、河道水位降低、森林火險頻發。  德國氣象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是德國自1881年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7月之一,當月德國日照時長達305小時,是1951年以來日照時長第二長的7月。  進入8月,德國高溫天氣延續,本周不少地區氣溫突破35攝氏度。  連月來,德國北部和東部地區旱情嚴重,導致森林、草地火險頻發。
  • 全球變暖使極端天氣頻發,科學家警告:高溫高溼天氣更有致命風險
    根據發表在美國《科學進步》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高溫和高溼結合的極端天氣狀況才是最危險。並且這種天氣已經開始顯現,雖然它只是持續幾小時,但近些年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已經越來越高。在1980年到2019年期間,一些沿海亞熱帶地區的高溼高溫事件數量已經增加了一倍之多。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南美和北美的部分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都曾發現了數千件前所未見的致命極端天氣事件。
  • 中國入汛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疑因氣候變暖(圖)
    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記者:造成入汛以來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任福民:造成氣候異常的原因很複雜,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  記者:每一次極端氣象災害都可以歸咎為氣候變化嗎?
  • 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研究報告預測——
    近日,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極端天氣,北半球多地持續被熱浪襲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不便。對此,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世界氣象組織對本世紀末地表氣溫變化的最新預測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高位,未來熱浪只會越來越嚴重,極端高溫天數也會越來越多,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持續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氣溫或將達到「令人震驚的水平」。例如,法國巴黎夏日平均氣溫可能將從現在的22攝氏度上升至29攝氏度,中東地區的多哈和巴格達等城市高溫可能「超乎想像」。
  • 全球極端惡劣天氣頻發,罪魁禍首真的是「氣候變暖」嗎?
    雖然無法證實"全球變暖"理論是否正確!但有一點卻是事實,那就是近年來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確實頻發。2016年,我們曾說氣候是史上最熱的;到了2017年熱浪、暴雨、暴雪等極端和反常天氣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現在剛進2018年南半球的熱浪和北半球的暴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球多地氣象紀錄屢創新值。
  • 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華爾街見聞 2019-02-03 20:33:41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我國是遭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說,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趨勢愈加明顯。
  •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3分報導,俄羅斯大火持續肆虐、巴基斯坦持續強降雨、中歐多國暴雨成災、阿根廷寒流冰凍,最近,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異常天氣今年為何如此猖狂?多災多難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今年3、4月份國內的極端天氣就頻頻發生。
  • 極端高溫天氣「烤」驗四大洲 北極圈一些地區超30℃
    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
  • 我們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為了提高全球抵禦災害的能力,減輕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危害,各國氣象部門通過世界氣象組織這一強有力的機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在監測、預報和建立暢通的氣象信息渠道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 8月極端高溫天氣或比往年更多
    那麼,厄爾尼諾還會影響接下來的天氣嗎?世界氣象日前夕,國家特聘教授、厄爾尼諾現象研究專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教授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今年夏天很有可能還有一次連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不排除會有產生極端高溫天氣的可能。     厄爾尼諾現象由海洋和大氣協同作用產生,雖主要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區域,但影響卻波及全球。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分為5個等級,持續時間越長,月累計偏高值越大,其強度就越高,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  受厄爾尼諾影響,近期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繼4月份遭遇暴雨洪澇襲擊、造成上百人死亡之後,5月18日以來,印度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接近50℃,導致印度1000多人死亡;5月25日至26日,美國多地遭受強風暴襲擊,暴雨導致布蘭科河發生1929年以來最大洪水,美國加州正在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剛剛經歷了近85年最嚴重乾旱的巴西近期出現旱澇急轉,暴雨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