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主持發布活動。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2019研究前沿》顯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涵蓋引力波、原行星盤、快速射電暴、哈勃常數、高能中微子、伽馬射線、宇宙流體動力學模擬、宇宙早期暗淡星系等研究主題。引力波無疑是2019年最亮眼的研究主題,湧現出「對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多信使觀測」「對雙黑洞併合引力波事件的觀測和理論研究」「標量-張量引力修正理論及引力波事件的影響」3個熱點前沿。「昴星團望遠鏡主焦點相機戰略計劃及其巡天觀測發現」「基於21釐米超精細譜線觀測研究早期宇宙中的暗物質」「基於引力波多信使觀測約束中子星的質量、半徑和狀態方程」3項研究則入選新興前沿。此外,該領域熱點前沿依舊體現出與空間科學任務平臺高度相關的特點,哈勃常數、高能中微子和伽馬射線、宇宙早期暗淡星系等長期備受關注的研究主題再次上榜。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技戰略情報研究所所長冷伏海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 孫自法 攝

農業、植物學和動物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植物生理調控機制、作物性狀改良、除草劑抗性、植物活性物質結構和功能、農田土壤汙染修復、家畜胃腸道消化及農用無人機等研究方向上。另有水稻基因相關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環境科學和生態科學兩個子領域,環境科學子領域的熱點前沿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的汙水處理技術、水中汙染物分析分離技術以及環境汙染物的環境特徵與風險研究前沿「內分泌幹擾物的環境特徵、人體暴露與健康風險」;生態科學子領域的熱點前沿主要涉及宏觀大尺度的生物圈和生態系統的變化與風險,包括「地表植被覆蓋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在全球尺度上對外來物種入侵的監測及影響分析」和「磷排放及藍藻水華的汙染和健康風險」。「環境汙染物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地球科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中6個屬於固體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學相關研究,包括磁層多尺度任務科學研究進展、人工神經網絡在預測太陽輻射中的應用等,3個熱點前沿與氣候變化有關,還有1個地球化學研究熱點,即中國主要城市表層土壤重金屬汙染來源與風險評估。「熱損傷對巖石力學特性的影響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臨床醫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集中於慢病管理及新技術應用、疾病新機制發現、影像診斷新技術與安全性、腫瘤免疫療法、生物技術藥臨床應用5個前沿群。腫瘤免疫治療、腫瘤分子分型和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治療以及C肝抗病毒治療等11項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生物科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包括3個藥物開發相關前沿、3個衰老相關前沿、2個合成生物學熱點前沿、1個探索細菌抗性基因耐藥機制的前沿和1個新發現的具有實體瘤免疫的T細胞譜系相關前沿,另有3個癌症相關前沿、2個生物學基礎研究前沿、1個檢測結核病的前沿入選新興前沿。

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有機合成、電化學合成、先進材料、機器學習在化學和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等領域。在大數據、人工智慧背景下,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機器學習首次成為研究前沿。光催化劑、鋅空氣電池及半導體聚合物等材料類和非活化烯烴的官能化及含氧化合物的合成等有機化學反應領域共5項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物理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集中於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和高能物理。凝聚態物理方面聚焦在量子自旋液體、氮族二維材料、馬約拉納費米子和拓撲聲子晶體,這4個首次出現的熱點前沿均與拓撲物理學研究密切相關;光學方面,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激元和光學原子鐘成為新的研究前沿;理論物理方面,量子力學模型和周期性驅動量子系統備受關注;高能物理方面,對四夸克態和五夸克態奇特強子的研究已連續3年位列熱點前沿。此外,聚焦理論物理領域量子多體系統研究的新方法、側重於高能物理領域探索新物理的模型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數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集中於高階非線性薛丁格方程孤子解求解及應用、基於多種理論的決策方法研究、時滯系統穩定性分析方法、無人機中繼網絡的部署和軌跡優化、雲計算環境中的數據安全、非正交多路訪問網絡、水下瞬態空化湍流的數值模擬、高溫構件壽命預測及可靠性評估、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荷電狀態估計等主題的研究。「時間分數階發展方程求解」「卷積神經網絡在磁共振圖像處理中的應用」「工業傳感器網絡及智能城市」等5項研究入選新興前沿。

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十大熱點前沿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商業經濟、能源經濟一些研究方法上。心理學領域熱點前沿包括「智慧型手機成癮的原因及對人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識別大腦功能結構及連接模式對理解個體注意力等認知和行為的研究」「社會隔離(孤立)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在商業經濟領域,「大數據分析在商業管理中的應用」再次成為熱點前沿,同時,一些新出現的經濟模式成為熱點前沿,包括「基於共享社會經濟的預測問題研究」「共享經濟的若干問題研究」「在線眾籌背景下投資者行為研究」等入選熱點前沿。「多屬性(目標)決策的一些新模型」「工業4.0及其影響」2項研究入選新興前沿。(完)

相關焦點

  • 2019年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一覽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11月26日,「2019研究前沿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發布了《2019研究前沿》報告,報告對2019年全球科技發展布局和競爭結構提出了分析和解釋,遴選出2019年十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排名最前的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
  • 2020研究前沿發布,材料、化學和物理領域這些方向入選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 《2020 研究前沿》分析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反映了當前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 11 大學科領域的 148 個研究前沿,包括 110 個熱點前沿和 38 個新興前沿。
  • 前沿科學的炮聲 |「智識前沿學者計劃」上線
    在知識分子創刊五周年、智識學研社成立一周年之際,我們正式發布 「智識前沿學者計劃」,計劃在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若干前沿科技領域,招募一批為科學進步或其應用做出努力的傑出青年學者,資助和鼓勵他們持續追蹤和分析前沿科技領域的新發現、新動向和新機會,並積極分享他們的專業判斷,促進前沿科技信息的交流和公共討論,為正在快速進展的前沿科技留影、存檔,為讀者提供重要的文獻式的科學指路牌
  • 《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發布
    《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發布中國多領域表現突出,但學科領域發展不平衡光明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齊芳)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二.《2020研究前沿》報告發布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遴選展示了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
  • 《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發布 新冠病毒研究入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報告圍繞信息與電子工程、醫藥衛生等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記者注意到,在醫藥衛生領域,「新型冠狀病毒及潛在新發高致病病毒的全球研究」入選前十名。
  • 11大領域148個熱點和新興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作者 | 鄭金武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
  • 【科技日報】「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
    11月7日,83歲的美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回顧了40年來與中國科學家合作的物理學研究成果。  「中國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科學家。他們有想像力、有發展新技術及領導國際合作的經驗和能力。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繼續為人類知識作出重要貢獻。」丁肇中談及他與中國科學家合作40年的體會時說。
  • 11大領域148個熱點和新興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遴選展示了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1.
  • 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
    (一)暗物質暗能量研究成為各國關注焦點20世紀20年代,美國科學家哈勃發現了紅移現象,說明宇宙正在膨脹。之後,又進一步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引起宇宙加速膨脹的主要原因,主流觀點認為,在宇宙可觀測到的物質之外,還存在暗物質、暗能量。宇宙中可見物質僅佔4.9%,而暗物質佔到26.8%,暗能量佔到68.3%。暗物質不發光,不發出電磁波,從來沒有被直接「看」到過。
  • 感知世界科研競爭的熱點和前沿
    【科學向未來】    編者按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遴選出
  • 「科學向未來」感知世界科研競爭的熱點和前沿
    【科學向未來】編者按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遴選出2019年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十大學科領域中排名最前的100個熱點前沿和
  • 「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新聞—科學網
    ——丁肇中談與國內科學家合作40年體會
  • 【光明日報】感知世界科研競爭的熱點和前沿
    編者按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遴選出2019年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十大學科領域中排名最前的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本期摘登報告的部分內容。
  • 全球基礎前沿研究哪裡強?這四個中國城市上榜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放眼全球,基礎前沿研究的重鎮在哪裡?1月22日,《2020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圖源:視覺中國會上,報告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周秋菊介紹,科學家是基礎前沿研究的主體,原創性科學成果是基礎前沿研究的主要內容,而研究前沿則代表了基礎前沿研究的生長點。因此,報告圍繞著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突破性成果、高被引科學家等三個方面構建了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的邏輯模型並進行監測分析。
  • 《2016研究前沿》全球發布, 十大學科中國學者表現如何?
    2016研究前沿》報告,並首次遴選發布中國表現卓越的30個研究前沿。中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五個國家則各有自身優勢,其中英國入選通訊作者核心論文的前沿數最多,達90個;中國通訊作者核心論文獲得第1名的前沿數最多,為30個。
  • 全球基礎前沿研究重鎮在哪裡?這四個中國城市上榜
    近期,《2020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有北京、上海、南京和合肥4座城市入選TOP20城市,分別排名第三、第七、第九和第十六,佔到五分之一席位。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
  • 中科院發布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中國居第二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美國在七個領域的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得分均排名第一,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中國多領域表現突出,但學科領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未有效改善,部分領域與美歐等科技強國差距懸殊。
  • 聚焦科學研究前沿 中科院等機構發布《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彭韻佳)中科院等機構13日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對世界主要國家在主要科學領域的研究活躍程度進行評估。由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的《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整體仍最活躍,以研究前沿熱度指數281.11分居全球首位,中國得分151.29,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和法國跟隨其後。
  • 美國珀杜大學物理學家拉斐爾·朗:中國走上尋找暗物質的「最前沿」
    新華網華盛頓11月13日電專訪:中國走上尋找暗物質的「最前沿」——訪美國珀杜大學物理學家拉斐爾·朗    記者林小春    由清華大學主導的中國暗物質實驗合作組近日在美國《物理評論D》上發表最新實驗結果稱,獲得了點電極高純鍺探測器在10吉電子伏特以下能區裡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