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遴選出2019年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十大學科領域中排名最前的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本期摘登報告的部分內容。
農業、植物學和動物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植物生理調控機制、作物性狀改良、除草劑抗性、植物活性物質結構和功能、農田土壤汙染修復、家畜胃腸道消化、農用無人機等研究方向。植物生理調控機制方向今年熱點前沿分別是調控植物生長和防禦的茉莉酸信號傳導機制,植物自噬的分子調控機理研究,植物細胞壁中纖維素合成與結構研究及其與木聚糖的互作,植物光形態發生的調控機制。作物性狀改良和除草劑抗性兩個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是植物生物刺激劑促進蔬果作物生長和提高抗逆性的作用,草甘膦除草劑抗性研究。植物活性物質結構和功能、農田土壤汙染修復、家畜胃腸道消化、農用無人機是今年新出現的熱點前沿研究方向,對應的前沿分別是植物活性多糖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生物炭對農田土壤重金屬鎘汙染的修復作用,牛瘤胃微生物組與腸道甲烷排放研究,無人機系統在作物表型分析中的應用。農業、植物學和動物學的新興前沿是水稻OsAUX1基因低磷條件下促進根毛伸長的機理研究。
化學與材料科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有機合成、電化學合成、先進材料、機器學習在本領域的應用等研究方向。其中,一半熱點前沿曾入選《研究前沿》報告,一半是首次進入,表現出既有延續又有發展的特點。有機合成方向今年有4個熱點前沿,分別是過渡金屬催化的電化學促進的碳氫鍵官能團化反應,過渡金屬催化的醯胺碳氮鍵活化,鉗形錳絡合物有機催化劑,分子機器。電化學合成方向今年有2個熱點前沿,除了前述電化學用於碳氫鍵官能團化反應,還有電化學合成氨。先進材料方向今年有4個熱點前沿,分別是無鉛鈣鈦礦吸光層材料,高能量密度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有機超長磷光材料,界面光蒸汽轉化。機器學習在本領域的應用方向今年有1個熱點前沿:機器學習預測分子性質。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有5個新興前沿,分別是半導體聚合物用於光熱治療,採用遠端遷移策略實現非活化烯烴的雙官能團化,鉍系光催化劑,雜原子摻雜的碳納米材料用於鋅空氣電池,氧氣作為氧化劑和氧源用於合成含氧化合物。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熱點前沿體現出與空間科學任務平臺高度相關的特點。其中,引力波方向今年有3個熱點前沿,分別是對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多信使觀測,對雙黑洞併合引力波事件的觀測和理論研究,標量—張量引力修正理論及引力波事件的影響。其他熱點前沿分別是基於「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甚大望遠鏡」等對原行星盤的觀測研究,快速射電暴的觀測和理論研究,通過多種方法測量哈勃常數,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和「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對高能中微子和伽馬射線的觀測研究,對銀心伽馬射線超出現象的多種理論解釋,利用宇宙流體動力學模擬方法研究星系形成演化,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開展宇宙早期暗淡星系性質研究。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有3個新興前沿,分別是昴星團望遠鏡主焦點相機戰略計劃及其巡天觀測發現,基於21釐米超精細譜線觀測研究早期宇宙中的暗物質,基於引力波多信使觀測約束中子星的質量、半徑和狀態方程。
生態與環境科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汙水處理技術、水中汙染物分析分離技術、環境汙染物的環境特徵與風險研究、宏觀大尺度的生物圈和生態系統的變化與風險等研究方向。其中,汙水處理技術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分別是活性汙泥消化技術的機理、工藝與影響因素,消化過程中微生物種間電子轉移的機理及應用,厭氧氨氧化技術及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水中汙染物分析分離技術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是利用納米複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有毒金屬離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去除水中汙染物,用於分析分離液體中有毒物質及生物活性物質的新型材料的製備與功能。環境汙染物的環境特徵與風險研究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有內分泌幹擾物的環境特徵、人體暴露與健康風險。宏觀大尺度的生物圈和生態系統的變化與風險方向今年熱點前沿是地表植被覆蓋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全球尺度外來物種入侵監測及影響分析,磷排放及藍藻水華的汙染和健康風險。生態與環境科學領域的新興前沿是環境汙染物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生物科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藥物開發、衰老研究、合成生物學、細菌耐藥機制、T細胞等研究方向。其中,藥物開發方向熱點前沿分別是誘導蛋白降解的小分子PROTACs,3D列印醫療藥物,綠色合成納米顆粒在防治蚊媒疾病和癌症中的應用。衰老研究方向熱點前沿分別是衰老和年齡相關疾病中的細胞衰老:從機制到治療,DNA甲基化與衰老表觀遺傳時鐘理論,一種新的細胞死亡模式——鐵死亡。合成生物學方向熱點前沿是一種靶向RNA的新型CRISPR基因編輯系統——Cas13,人工合成基因組。細菌耐藥機制和T細胞方向今年各有1個熱點前沿,分別是質粒介導的多粘菌素抗性基因,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及其腫瘤免疫保護機制。生物科學有6個新興前沿:環狀RNA作為癌症新的生物標誌物,用於疾病建模和藥物篩選的腫瘤近生理類有機物培養系統,FOXO蛋白轉錄因子在癌症中的新作用,新一代超敏Xpert MTB RIF Ultra檢測法快速檢測結核病,巨型病毒的翻譯機制,單細胞水平下的細胞譜系追蹤。
地球科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固體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學、氣候變化、地球化學等研究方向。其中,固體地球物理學和地質學方向今年有6個熱點前沿,分別是磁層多尺度任務科學研究進展,人工神經網絡在預測太陽輻射中的應用,大型地震複雜破裂過程及走滑機制研究,地下流體注入誘發美國多地地震機理研究,利用「好奇號」開展蓋爾隕石坑的巖石礦物學研究,歐洲和中東地區地震資料庫與地面運動模型。氣候變化方向今年有3個熱點前沿,分別是利用CESM模式和RCP8.5情景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利用熱帶降雨測量任務和全球降水測量任務開展全球多地區降水分析,元古代時期大氣和海洋的氧化作用。地球化學方向今年有1個熱點前沿:中國主要礦藏重金屬地理累積情況與環境風險管控。地球科學領域的新興前沿是熱損傷對巖石力學特性的影響研究。
數學、計算機、工程學
熱點前沿分別是高階非線性薛丁格方程孤子解求解及其在光通信領域的應用,基於D數理論、DEMATEL方法、TOPSIS理論的決策方法研究,水下瞬態空化湍流的數值模擬研究,無人機中繼網絡的部署和軌跡優化,時滯系統穩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高溫構件壽命預測及可靠性評估,氧化鎵材料生長及器件研製,雲計算環境中的數據安全,非正交多路訪問網絡,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荷電狀態估計。
數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領域有5個新興前沿,分別是時間分數階發展方程求解,基於最小二乘的迭代參數估計算法及其應用,馬爾可夫跳躍系統的H-infinity控制,卷積神經網絡在磁共振圖像處理中的應用,工業傳感器網絡及智能城市。
臨床醫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慢病管理及新技術應用、疾病新機制發現、影像診斷新技術與安全性、腫瘤免疫療法、生物技術藥臨床應用等研究方向。其中,慢病管理及新技術應用方向今年有4個熱點前沿,分別是高血壓降壓治療後的血壓與心血管事件轉歸,連續血糖監測與人工胰腺系統用於糖尿病管理,藥物基因組學技術指導PCI術後抗血小板治療,支氣管擴張症臨床特點與治療。疾病新機制發現方向今年有2個熱點前沿,分別是長鏈非編碼RNA PV1在腫瘤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中樞神經系統周細胞功能障礙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影像診斷新技術與安全性方向今年有2個熱點前沿,分別是Tau蛋白示蹤劑在神經退行疾病PET中的結合特性,磁共振含釓造影劑腦部沉澱危害研究。腫瘤免疫療法和生物技術藥臨床應用兩個方向今年各有1個熱點前沿,分別是PD-1/L1抗體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英利昔單抗生物類似藥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臨床醫學領域有11個新興前沿,分別是穩定性冠脈病變行PCI的臨床效益,68Ga-PSMA PET/CT結果對前列腺癌管理模式的影響,新型口服降糖藥SGLT-2抑制劑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真實世界研究,瀰漫型大細胞淋巴瘤基因分型,溶瘤病毒助力腫瘤免疫療法,代謝正常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治療腎細胞癌的臨床1/2期研究,PD-L1表達分子調節機制及腫瘤免疫治療增強策略,非他汀降脂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DAAs藥物Glecaprevir/Pibrentasvir複方治療伴有或不伴有肝硬化的慢性C肝療效與安全性,免疫治療時代腫瘤療效評估。
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
熱點前沿分別是基於共享社會經濟的預測問題研究,共享經濟的若干問題研究,智慧型手機成癮的原因及對人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偏好最小二乘結構方程模型(PLS-SEM)及其應用,大數據分析在商業管理中的應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分解分析方法,在線眾籌背景下投資者行為研究,大腦功能結構及連接模式的fMRI研究方法,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在世界經濟和資源環境研究中的應用,社會隔離(孤立)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有2個新興前沿,分別是「多屬性(目標)決策的一些新模型」和「工業4.0及其影響」。
物理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高能物理等研究方向。其中,凝聚態物理方向今年有4個熱點前沿,分別是量子自旋液體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氮族二維材料銻烯、砷烯和鉍烯的特性研究,馬約拉納費米子研究,拓撲聲子晶體和拓撲聲學機制研究。光學方向今年有3個熱點前沿,分別是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合成和性質研究,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激元性質研究,光學原子鐘研究。理論物理方向今年有2個熱點前沿,分別是量子力學模型Sachdev-Ye-Kitaev模型研究,周期性驅動量子系統的特性研究。高能物理方向今年有1個熱點前沿:四夸克態和五夸克態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物理學領域有2個新興前沿,分別是基於無時序相關函數的量子多體系統研究,B介子反常研究。
(作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2019研究前沿》及《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研製組 執筆:邊文越、韓淋、冷伏海)
世界科研競爭的四個趨勢
(1)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積極部署前沿科技研發,例如,中國和七國集團都在積極研究分子機器。
(2)各國積極通過科技創新解決面臨的社會挑戰,例如,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等淡水資源緊張國家對界面光蒸汽轉化技術很感興趣,韓國積極研發英利昔單抗生物類似藥以滿足患者減輕醫藥經濟負擔的需求。
(3)各國在基礎前沿競爭激烈,例如,2012年荷蘭研究人員報導了在一維系統中發現馬約拉納費米子態存在的證據,2016年中國研究人員報導了二維系統中發現馬約拉納費米子態存在的證據。
(4)國際合作有助於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例如,通過美國、歐洲、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70餘個地基和天基天文臺聯合密集觀測,GW170817引力波事件被證實是由雙中子星併合所產生。
中國基礎研究亮點
近兩年,中國科學家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了諸多重要成果,列舉如下:
在農業、植物學領域,發現了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水稻自私基因和氮肥高效利用的關鍵基因GRF4,首次解析了硅藻捕光天線蛋白複合體晶體結構。
在生態、環境、地球科學領域,構建了1997—2015年中國及省域二氧化碳排放清單,表明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被高估了9%~18%。
在臨床科學領域,首次利用基因編輯造血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移植後患者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得到完全緩解,且未發生與基因編輯相關的不良事件。
在生物科學領域,成功克隆出「中中」「華華」兩隻獼猴,填補了克隆靈長類動物的空白;成功改變了真核染色體的數目,人工創建出含有單條染色體的酵母細胞。
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成功開發出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協同光催化體系,解決了利用光能在室溫下把甲烷一步轉化為液態產品的科學難題;合成了銫鉛溴鈣鈦礦納米晶閃爍體,可用於實現超靈敏X射線檢測。
在物理學領域,首次獲得了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級分辨圖像,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距離達7600千米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開展了引力誘導量子糾纏退相干實驗檢驗。
報告的研究方法
研究報告首先把ESI資料庫的21個學科劃分到10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然後對每個ESI學科中的研究前沿的核心論文,按照總被引頻次進行排序,提取排在每個ESI學科前10%的最具引文影響力的研究前沿,並將其整合到十大領域中。以此數據為基礎,再根據核心論文出版年的平均值重新排序,遴選出每個領域中那些「最年輕」的研究前沿。
通過上述幾個步驟在每個大學科領域分別選出10個熱點前沿,共計100個熱點前沿。因為每個領域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引用行為,有些學科領域中的很多研究前沿在核心論文數和總被引頻次上會相對較小,所以從十大學科領域中分別遴選出的排名前10的熱點前沿,代表各大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前沿,但並不一定代表跨資料庫(所有學科)中最大最熱的研究前沿。
為了選取新興的前沿,組成研究前沿的基礎文獻即核心論文的時效性是優先考慮的因素,報告稱其為「新興前沿」。為了識別新興前沿,報告對研究前沿中核心論文的出版年賦予了更多的權重或優先權,核心論文平均出版年在2017年6月之後的研究前沿才被考慮,將每個ESI學科的研究前沿按被引頻次從高到低排序,選取被引頻次排在前10%的研究前沿,然後各學科戰略情報研究人員經過調研和評審,遴選出每個ESI學科中的新興前沿,並將其整合到十大領域中,從而遴選出了十大領域的37個新興前沿。因此,遴選不限定學科,37個新興前沿在十大學科領域中分布並不均勻。
(原載於《光明日報》 2019-12-12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