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信息技術十大前沿熱點

2020-12-06 水寒科技帝國

中國錯過了許多工業革命,幸運的是,目前以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為首的工業革命浪潮深入參與,甚至在行動支付和共享旅行等地方領域也是如此 因此,可以說中國十大信息技術前沿熱點,也幾乎是世界十大信息技術前沿熱點 在2019年在哈爾濱召開的中國科協年會上,年會信息技術論壇發布了自動駕駛、人工生物智能等信息技術領域的十大熱點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譚久斌主持論壇並宣布年度十大熱點議題會議。

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高端智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學會協會主辦了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年度大會,並宣布了信息技術領域的十大熱點問題。

自然語言理解研究作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關鍵共性技術,對促進智能信息產業發展,保障國家信息內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由於硬體的不足和計算過程驗證的困難,量子軟體的研究工作分散、不系統。

在信息技術領域,希望加強規模量子計算機整體基礎研究自動駕駛車輛控制作業系統作為連接硬體晶片和軟體應用的基礎平臺,也是海量運行數據的融合平臺,是國家和汽車行業的重要戰略需求,也是解決國家「卡脖子」重要戰略問題的核心關鍵」 非正交軸三維雷射測量儀顛覆了三維坐標測量機,經緯儀,全站儀,雷射跟蹤儀等三維坐標測量儀器的正交性結構要求,開啟了精密坐標測量儀器的新結構模式,對我國發展高端三維坐標測量儀器具有很大的科研和應用價值 對於未來成為不可或缺的行動裝置,頭部顯示增強現實(AR)系統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增強頭部顯示硬體設備的沉浸感,可移植性和交互性,突破複雜環境感知,實時跟蹤定位,糾正虛擬實境遮擋和協同交互能力 隨機數在密碼學的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成完美的隨機數一直是全球學者的目標。加快完善密碼隨機數生成的理論和技術突破,是保證中國密碼應用安全的關鍵 隨著衛星服務和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衛星系統面臨著日益複雜的電磁環境。 利用全空間,多維,時頻協同抗幹擾,提高現代衛星系統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信號傳輸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種新的手段和方法對於室外設備而言,在各種天氣條件下實時高解析度和不受幹擾地獲取環境信息是其智能運行的前提條件,但沒有有效的手段實現全天候實時高解析度成像和識別。

潛在解決方案包括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分布式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太赫茲雷達成像等 毫無疑問,人腦是地球上最智能的物理系統,現代技術使科學家有能力完美地實現人腦的部分初級功能,但探索大腦的途徑是無窮無盡的,人類正在不懈地努力,以實現通過工程技術實現人腦充分功能的最終目標 幹涉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將在過去的400年裡迎來光學望遠鏡的新轉變,這有望顛覆傳統的大孔徑光學成像系統技術產業,後者使用空間頻域成像,然後重建空間圖像,從而將光學望遠鏡的設計從光學透鏡堆疊轉變為微透鏡陣列對準 目前,幹涉光學成像技術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其核心技術挑戰是光子集成電路的製備在十大熱點問題啟動前後,論壇還舉行了座談會和首腦對話。 中外專家學者就「人工智慧」主題和信息技術在振興東北經濟中的作用進行了學術討論和對話

相關焦點

  • 浦江論壇發布「全球前沿技術十大熱點趨勢」
    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韓慶) 在當下全球一體化發展背景之下,前沿技術對於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愈發凸顯。在今天開幕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琦巖,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產業創新研究室、副研究員沈應龍共同發布《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
  • 浦江創新論壇發布「全球前沿技術十大熱點趨勢」
    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韓慶)   在當下全球一體化發展背景之下,前沿技術對於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愈發凸顯。在今天開幕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琦巖,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產業創新研究室、副研究員沈應龍共同發布《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
  • 2020,這些前沿技術成全球關注熱點
    作者 | 秦志偉 黃辛《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在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個部分。前者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完成,主要對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神經形態晶片、基因編輯和類石墨烯二維材料五個前沿技術展開深入分析。後者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完成,通過定量化比較得出10點結論,如腫瘤是關注度第一的重點疾病、量子成為物理領域的「豪門」等。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舉行 發布十大海洋前沿問題
    新華網青島8月16日電(郭亞麗)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等六位院士做了現場主題報告,就當下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交流了觀點。
  • 中國科協發布十大海洋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8月13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上,中國科協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分別為: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實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採儲層自動監測與地質災害智能預警、近海汙染物作用下金屬材料的腐蝕機制、如何開展深淵協同觀測、全球海洋甲烷循環、深海海洋能開發系列關鍵技術、如何突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關鍵技術
  • 《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發布 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等為關注...
    會上發布《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聯手編撰,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個部分,分別從深入挖掘個別重點技術的長期發展脈絡以及全面梳理今年全領域技術發展態勢兩個方面,對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解析。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2020,這些前沿技術成全球關注熱點
    作者 | 秦志偉 黃辛《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在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個部分。前者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完成,主要對腦機接口、軟體機器人、神經形態晶片、基因編輯和類石墨烯二維材料五個前沿技術展開深入分析。後者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完成,通過定量化比較得出10點結論,如腫瘤是關注度第一的重點疾病、量子成為物理領域的「豪門」等。
  • 阿里發布十大前沿技術打造「最科技雙11」—新聞—科學網
    這背後都有哪些技術提供支撐?11月3日,在阿里巴巴雙11技術溝通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程立公布了大規模運用於今年雙11的10項前沿技術。 這十大前沿技術分別是: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可支持214種語言的直播實時翻譯、虛擬主播、阿里語音機器人、OCR無障礙購物、工業視覺AI、認知智能引擎、雲原生、第二代「天巡」機器人、液冷數據中心。
  • 《2016研究前沿》全球發布, 十大學科中國學者表現如何?
    2016研究前沿》報告,並首次遴選發布中國表現卓越的30個研究前沿。,美國研發技術領先,實力強大,發揮主導作用。中國和日本雖然引領的前沿數較少,但是中國的「土壤和沉積物重金屬汙染」熱點前沿,日本的「福島核事故對環境的影響」熱點前沿在前沿引領度和潛在引領度2個指標上都是第1名。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一.中國科協發布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信息科學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移動邊緣計算、無人機通信、圖像處理、長距離連續變量量子密鑰分配等方向。11. 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Top10熱點前沿中,有4個熱點前沿與數字經濟和智能化社會相關,有3個熱點前沿與資源和環境問題相關,有1個熱點前沿與心理學問題相關。
  • 感知世界科研競爭的熱點和前沿
    生態與環境科學    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汙水處理技術、水中汙染物分析分離技術、環境汙染物的環境特徵與風險研究、宏觀大尺度的生物圈和生態系統的變化與風險等研究方向。其中,汙水處理技術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分別是活性汙泥消化技術的機理、工藝與影響因素,消化過程中微生物種間電子轉移的機理及應用,厭氧氨氧化技術及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水中汙染物分析分離技術方向今年的熱點前沿是利用納米複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有毒金屬離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去除水中汙染物,用於分析分離液體中有毒物質及生物活性物質的新型材料的製備與功能。
  • 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工程院18日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介紹184項全球工程研究前沿和開發前沿的技術方向。新冠病毒研究、疫苗和藥物研發等入選醫藥衛生前沿技術名單。工程前沿是工程科技未來方向的重要指引。
  • 【光明日報】感知世界科研競爭的熱點和前沿
    編者按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2019研究前沿》和《2019研究前沿熱度指數》,遴選出2019年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十大學科領域中排名最前的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本期摘登報告的部分內容。
  • 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發布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並達成...
    來自中國、澳大利亞、丹麥等20個國家的近百名海洋科技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際組織、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代表等700餘人,圍繞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開展「頭腦風暴」,共享藍色機遇,共創美好未來。大會發布了「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同時,與會代表達成廣泛一致,共同發表《世界海洋科技大會青島共識》。
  • 中國科協年會發布2020年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新華社青島8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溫競華)13日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發布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為海洋科技發展方向提供參考和借鑑。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實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採儲層自動監測與地質災害智能預警、近海汙染物作用下金屬材料的腐蝕機制
  • 從消化道健康到腸-X軸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
    8月20日,由中國食品科技學會主辦的第15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在研討會上,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中國信通院發布《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全球各主要國家在科技領域關注的焦點之一,規劃布局和投資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科研探索和技術創新保持活躍,代表性研究成果和應用探索進展亮點紛呈、前景可期,在前沿科技領域和信息通信行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
  • 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發布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十大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9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今天,以「創新海洋科技 引領產業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在青島舉行,會上同時發布了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大會發布的「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包括:海洋多尺度能量串級與輸運、深海大洋與地球宜居性、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海洋與地球系統變化預測、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深海與地球生命起源、海底多圈層相互作用與板塊俯衝、深海戰略性礦產資源、變化中的極地海洋、大型深海工程安全保障。大會還宣布了「世界海洋科技大會青島共識」。
  • 公派參考|熱點和新興前沿領域
    CSC公派訪問學者、博士後的研究如果屬於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新興前沿方向領域,將會大大提升出國審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