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不到半小時就收貨、22個物流機器人承擔浙大師生雙11快遞、視障人士用耳朵和「剁手黨」拼手速……來到第12個年頭的雙11,給人們帶來許多耳目一新的變化。這背後都有哪些技術提供支撐?11月3日,在阿里巴巴雙11技術溝通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程立公布了大規模運用於今年雙11的10項前沿技術。
這十大前沿技術分別是: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可支持214種語言的直播實時翻譯、虛擬主播、阿里語音機器人、OCR無障礙購物、工業視覺AI、認知智能引擎、雲原生、第二代「天巡」機器人、液冷數據中心。
阿里CTO程立發布2020雙11十大前沿技術
程立介紹說,這其中既有基於數位技術的原生商業創新,也有引領時代的基礎技術突破。在一系列前沿技術的支撐下,2020雙11將成為「史上最具科技含量的一屆雙11」。
記者注意到,在阿里發布的十大前沿技術中,人工智慧技術已深入到生產製造、購物消費、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讓今年雙11更加智能化。
比如,在生產製造環節,「工業視覺AI」已經在多家紡織服裝工廠上線,可自動完成原料、坯布、成品布、成衣全生產環節的質檢工作。據介紹,「工業視覺AI」能夠精準識別小到頭髮絲直徑十分之一大小的瑕疵,且準確率在90%以上,遠超人類水平。
在購物消費環節,阿里首次將多語言的「直播實時翻譯」用於電商直播,該技術可在嘈雜環境、主播口音不標準及口語化情況下,將中文電商直播實時翻譯成多門外語(最多支持214種語言),幫助全球用戶跨越語言障礙,成為「剁手黨」。
直播實時翻譯示例
在物流配送環節,誕生不到兩個月的物流機器人「小蠻驢」正式上崗營業。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22個物流機器人承擔起浙大菜鳥驛站3萬多件包裹的送貨上門服務——浙江大學也因此成為首個單純依賴機器人送貨的高校,機器人接管物流在這裡成為現實。
此外,「阿里語音機器人」可讓千萬觀眾與主播實時互動;「無障礙購物技術」通過超過99%的圖片信息識別準確率,幫助視障人士「用耳朵購物」;「虛擬主播」替代真人進駐淘寶直播間,能聽會說,還會跳舞……
在商業人工智慧之外,基礎技術創新也在2020雙11大規模應用。阿里云云原生應用平臺負責人丁宇介紹說,阿里巴巴核心系統已完成全面雲原生化,今年的雙11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雲原生實踐。「雲原生能夠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交付效率。」丁宇說,通過踐行雲原生,過去4年雙11交易系統成本下降80%,研發運維效率平均增效10%以上。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