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大連建設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
在遼寧大連建設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遼寧省是我國的傳統「科技大省」,但卻一直不是「科技強省」,關鍵問題就在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欠缺。缺失了先進的創新平臺,正是近些年來遼寧省科技人才不斷外流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6年11月,國務院在推進東北振興62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在布局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重大創新基礎設施時向東北地區傾斜」。2018年1月,多部委聯合發布的振興東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依託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力爭在遼寧大連布局建設高重複頻率極紫外相干光源裝置」。

「在遼寧大連布局建設大連先進光源,可以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振興東北區域發展,加快推動我國科技創新提供有利支撐和保障。」劉中民建議。

劉中民表示,在成功建設大連相干光源的基礎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提出在我國建設一臺基於先進超快雷射技術與超導加速器技術相結合的「高重複頻率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以下簡稱「大連先進光源」)。

這一革命性的先進光源將極大地推動和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有望在能源化學等多個基礎科學領域產生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在極紫外光刻和半導體微納加工技術等「卡脖子」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此外,大連先進光源是推動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也是振興東北區域發展、推動大連市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大舉措。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楊學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設施—新聞—科學網
    「創新驅動發展是我國重大發展戰略,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先進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
  • 「海洋牧場生態系統研究工作站」獲批建設—新聞—科學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科技團隊工作站授牌儀式在遼寧大連舉行。
  • 林業關鍵領域將形成一批高水平標誌性成果—新聞—科學網
    中國林科院院長劉世榮在會上指出,2020年,林業關鍵領域將形成一批高水平標誌性成果,為「十四五」重點研發任務布局打好基礎。 今年是「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的收官之年。劉世榮說,中國林科院主持了2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要精心組織和全面推進項目研發工作,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完成。
  • 劉中民: 大連先進光源是推動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遼寧是傳統的科技大省,卻一直都稱不上是科技強省,關鍵問題就在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欠缺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連相干光源
    綜述及基本情況總體情況大連相干光源(Dalian Coherent Light Source,DCLS),全稱為「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資助的重大儀器研製項目,坐落於大連市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連相干光源
    綜述及基本情況總體情況大連相干光源(Dalian Coherent Light Source,DCLS),全稱為「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資助的重大儀器研製項目
  • 楊學明:加快推動東北建設世界一流科學設施—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在
  • 專家聚焦大連先進光源—生物分子質譜發展—新聞—科學網
    12月13日,首次「大連先進光源生物分子—質譜實驗站用戶專題研討會」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
  • 大連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國際專家診斷評估—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周玉紅報導) 11月24日至26日,中科院規劃局組織國際知名科學家對大連化物所進行了「一三五」現場診斷評估。
  • 2020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在遼寧大連舉行
    楊毅 攝中新網大連9月18日電 (楊毅 鄒滄海)2020全國海洋智能裝備創新大賽暨2020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18日在遼寧大連開幕,大賽吸引了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30支高水平水下機器人團隊參賽。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
    5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建議的教育部「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啟動會暨電子探針科學應用研討會在上海舉行。為進一步凝鍊科學問題、明確用戶需求並確定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的建設內容,本次會議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遼寧相冊】品牌的力量——大連上品堂
    遼寧享譽「新中國工業搖籃」,坐擁新中國「千個第一」……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遼寧企業均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湧現出了眾多知名品牌,這些品牌背後凝聚著產品質量、科技、信譽和知名度、影響力。  為挖掘好、提煉好、講述好遼寧品牌故事,中共遼寧省委網信辦聯合新華網遼寧頻道,共同製作推出《遼寧相冊——品牌的力量》,旨在擦亮遼寧品牌,助力遼寧品牌企業建設、提升企業品牌力量,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匠心傳承,始終如一,振興遼寧,品牌力量。  「非上品,不出品。」
  • 國家腦庫:神經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新聞—科學網
    它是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支持,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指導下,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為依託單位,建設的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之一。 國家人腦組織庫負責人馬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人腦組織資源庫是神經科學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該資源庫內有254例全腦組織,其中183例生前未發現腦疾病,34例有痴呆症病史,37例有其他腦疾病史。
  • 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建華一行來大工看望賈振元孫立成院士
    大連理工大學校黨委書記王寒松,黨委常委、副校長畢明樹陪同看望。大連市委組織部及大工黨委人才辦公室、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看望。他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工作,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興人才就是興遼寧」理念,實施「興遼英才計劃」,聚焦振興發展,聚力英才興遼。大連理工大學院士專家等科技精英是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支撐力量,在遼寧振興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兩位院士帶領團隊繼續紮根遼寧、建設遼寧、服務遼寧。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為各類人才在遼寧這塊沃土建功立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 重慶爭取國家實驗室布局 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設
    前不久的英才大會,籤約了1000多名緊缺人才,已經成為建設人才高地的重要平臺。許洪斌介紹,重慶近兩三年引進了各類創新資源82家,特別是今年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展深度合作。通過與對方共建高端研發機構,吸引高端人才落地。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及其線站工程
    上海光源榮獲 2012 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3 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光源建成以來,聚焦重大基礎科學前沿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在物理、材料、能源與催化、生命與健康等諸多領域,產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成果。
  • 大連-大連-遼寧頻道
    GDP位居東北第一位,遼寧第二大城市,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也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2011年全國兩會,大連被國家定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及國家級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核心城市。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 加強科技基礎條件 提升科技資源共享—新聞—科學網
    在科研儀器設施方面,《國務院關於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文)深入實施,目前已建成統一開放的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實現了與部分省市及近1500家高校院所的對接,帶動了2.68萬臺套大型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體系初步搭建。
  • 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建—新聞—科學網
    6月30日,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正式開工建設。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啟動 建成後將獨一無二
    8月16日,大連市政府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籤署「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大連市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對該項目予以支持。  「大連先進光源」全稱為「高重複頻率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屬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