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是我國重大發展戰略,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先進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目前東北地區國家重大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作為科技大省的遼寧尚無在建或規劃建設重大科技設施。」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楊學明的一席話,引起諸多代表的關注。
楊學明詳細介紹了大科技設施對區域科技高地建設和發展的作用,如上海光源(SSRF)和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這些設施在推動我國科技創新邁向新臺階的同時,也迅速提升區域科技創新實力。他說,在《振興東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依託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力爭在遼寧大連布局建設高重複頻率極紫外相干光源裝置」的重要任務。該裝置屬於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在能源、材料等重要領域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國際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極紫外相干光源,極大地推動我國乃至世界能源、材料、物理、化學以及光刻等重要科技領域的發展。
東北在我國科技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擁有一批國內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吉林大學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立項已經取得較好進展。但遼寧作為東北的重要科技基地,尚無在建和規劃中的重大科技設施。他希望負責重大科技設施立項和建設的相關部門,要重視落實這一科技創新任務,加快推動重大科技設施在遼寧的立項和建設,進一步推動東北科技高地建設發展。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