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該所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高品質因數9腔室(9-cell)超導腔的中溫退火工藝,且成功完成了小批量(6隻)超導腔的首次試製,這意味著我國相關技術跨入世界前列。相關結果於當日在高能所召開的專家鑑定會上公布。
世界各大加速器裝置中,1300兆赫茲9-cell超導腔已有廣泛應用。我國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600隻1300兆赫茲9-cell超導腔將成為其核心組件的一部分。本次通過成果鑑定的1300兆赫茲9-cell超導腔將成為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等未來先進加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
據介紹,6隻超導腔品質因數(Q值)測試結果處於同類超導腔國際領先水平,其性能均超過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SHINE)、美國直線相干光源二期(LCLS-II)及其能量升級項目(LCLS-II-HE)的超導腔設計指標,平均Q值優於LCLS-II-HE摻氮超導腔。相關項目組在9-cell超導腔的中溫退火工藝上取得的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紅衛、楊學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森玉、夏佳文、鄧建軍、趙振堂等11位專家參加了本次鑑定會。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為我國高Q 值1300兆赫茲9-cell超導腔的批量研發及製造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我國建設國際領先的高重頻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和未來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了新的工藝方案。」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