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希格斯工廠」是我國高能物理發展的最好途徑—新聞—科學網

2020-11-26 科學網
香山科學會議
專家:「希格斯工廠」是我國高能物理發展的最好途徑

 

10月18日至19日,香山科學會議第572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中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學實驗」為主題。專家認為,CEPC是我國基於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發展的最好途徑,並建議國家啟動針對CEPC全面預研究的經費支持。

記者在會議上獲悉,作為「希格斯工廠」的CEPC,其正負電子對撞質心系能量為90-240 GeV,可以產生大量的乾淨希格斯粒子事例,物理目標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基本性質,精確程度以及新的測量將超過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預計2035年前可獲得的結果。同時,CEPC可以作為Z玻色子工廠,進一步研究標準模型並探索新的物理。CEPC設施還是多學科的綜合實驗室(同步輻射裝置和多學科平臺、關鍵技術和成果轉化),科學家希望該設施未來形成國際科學城,發展為世界科學的中心之一。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婁辛丑在主題評述中介紹了CEPC的物理目標和科學意義、項目實施、創新性與發展潛力。多名一線科學家分別介紹了CEPC概念設計(CDR)和初步預研究進展,分析了項目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並對CEPC項目進行了風險分析。參會科學家充分討論了議題內容。

會議認為,當前,對希格斯粒子深入研究極為重要和迫切,是探索超出標準模型新物理的最好窗口。希格斯粒子解釋了基本粒子質量起源的深刻問題,也具有諸多前所未見的特性。例如,它是唯一自旋為0的基本粒子,參與非規範相互作用,其自身質量來源未知。同時,希格斯粒子和其自身的相互作用對宇宙早期的演化具有著重要影響,有望為解釋宇宙中的反物質丟失之迷提供極其有用的線索。

科學家指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並非終極理論,已有一些實驗證據和問題不能在「標準模型」內解決。「但這些問題,如真空的亞穩態,基本粒子質量相差太大,希格斯粒子質量的自然性等,都和希格斯粒子有關。研究希格斯粒子,還可能是通向更深層次的物理、解決暗物質問題的鑰匙。」清華大學韓濤教授表示。

目前,CEPC團隊2015年完成了初步概念設計後進入正式概念設計(CDR)階段。設計工作著重創新和考慮先進設計。例如,為降低造價而提出並開展了先進的對撞機局部雙環研究,為提高效率開展的超導高頻腔塗氮技術嘗試,以及推動國產速調管產業化和大型低溫、高效制冷機的研製等。CEPC伴隨的高能伽馬同步輻射光源及其在核物理和材料科學的應用受到重視。這些成果有望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與會專家同時建議,CEPC研究團隊應深化設計和加速器、探測器和實驗手段的關鍵技術預研究,實現人才和相關技術的積累,為項目論證和政府決策做好科學、技術和工程等方面的準備。

相關焦點

  • 歐洲也要建「希格斯工廠」,將與我國超大對撞機形成競爭
    這份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提出近期和長期的發展願景:即先建設一個正負電子對撞機作為「希格斯工廠」,未來再建設高能質子-質子對撞機。 如何看待最新版的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歐洲計劃建設的「希格斯工廠」,對我國高能物理科學家希望建設的超大對撞機有何影響?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建「希格斯」工廠正當時
    他說,現在有兩大目標有待完成:「第一要把江門中微子實驗做完,我認為它很有可能解答很多物理問題;第二是推動建設『希格斯工廠』(CEPC),因為我認為最有可能突破標準模型的地方就是希格斯粒子。」現在是建設CEPC最好時機希格斯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是賦予宇宙中基本粒子質量的根源,而「CEPC的科學目標就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質」。
  • 歐洲計劃建「希格斯工廠」 將與我國超大對撞機形成競爭
    日前,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理事會公布了2020版歐洲粒子物理戰略。該戰略將引領歐洲粒子物理的未來發展,並對全球粒子物理學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這份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提出近期和長期的發展願景:即先建設一個正負電子對撞機作為「希格斯工廠」,未來再建設高能質子—質子對撞機。
  • 高能物理發展迎來新機遇
    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中,希格斯粒子是能夠解釋物質質量起源的粒子。為精確測量其基本性質並探索標準模型外的新物理,發達國家都在設想建造一個能產生大量希格斯粒子的「希格斯工廠」。  針對這一科學目標,我國高能物理學界於2012年提出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超級質子質子對撞機(CEPC-SppC)項目。
  • 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原寧認為:建設超大對撞機是我國...
  • ...第三座「希格斯工廠」要來了,誰將率先揭開「上帝粒子」奧秘?
    「希格斯工廠」已成為國際高能物理領域的共同目標,是國際科學領域所要攀峰的珠穆朗瑪峰。這一戰略意義深遠,不僅將為歐洲粒子物理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在全球粒子物理學領域也將對中國、日本和歐洲「希格斯工廠」建設的競爭局面產生影響。神秘的上帝粒子什麼是對撞機?什麼是「希格斯工廠」?一切都要從希格斯玻色子說起。物理上習慣將一種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自旋量子數為整數的粒子稱為玻色子。
  • 第三座「希格斯工廠」要來了,誰將率先揭開「上帝...
    「希格斯工廠」已成為國際高能物理領域的共同目標,是國際科學領域所要攀峰的珠穆朗瑪峰。近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加速器負責人高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這樣回答。當地時間 2020 年 6 月 19 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理事會公布「2020 歐洲粒子物理戰略」,確定了首先建設一臺正負電子希格斯(Higgs)工廠、再建一臺高能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這一戰略意義深遠,不僅將為歐洲粒子物理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在全球粒子物理學領域也將對中國、日本和歐洲「希格斯工廠」建設的競爭局面產生影響。
  • 第三座「希格斯工廠」要來了,誰將率先揭開「上帝粒子」奧秘?
    「希格斯工廠」已成為國際高能物理領域的共同目標,是國際科學領域所要攀峰的珠穆朗瑪峰。近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加速器負責人高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這樣回答。當地時間 2020 年 6 月 19 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理事會公布「2020 歐洲粒子物理戰略」,確定了首先建設一臺正負電子希格斯(Higgs)工廠、再建一臺高能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這一戰略意義深遠,不僅將為歐洲粒子物理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在全球粒子物理學領域也將對中國、日本和歐洲「希格斯工廠」建設的競爭局面產生影響。
  • 中科院高能所:歐洲最新粒子物理戰略路線與環形對撞機設想一致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歐洲核子中心(CERN)理事會當地時間19日全票通過歐洲粒子物理2020戰略,其確定基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希格斯(Higgs)工廠」是「優先級最高的未來對撞機項目」,並期望建設能量儘可能高的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
  • 十問「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希格斯粒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全球數千位科學家,花費數十億美元,堅持50年在尋找它?它被喻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最後的一塊拼圖」,可是為什麼當它終於被發現,科學家們卻說這是人類探索基本粒子的新開端?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想要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來「批量生產」它?為什麼這是我國高能物理研究,甚至國家發展的難得機遇?
  • 科學論爭丨高原寧:建超大對撞機是我國高能物理界的共識
    高原寧8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認為,在現階段建設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深入研究希格斯粒子,是高能物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基礎物理學因此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和發展機遇。」高原寧說,這就像拼圖,你已經完成一幅拼圖,要重新開始新一幅,那麼從哪裡開始?「新物理理論不是沒有,而是太多,高能物理的發展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候,需要實驗給出一個方向。」
  • 繼中國日本後,歐洲國家計劃打造「希格斯工廠」,與我國爭奪市場
    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國在2012年提出要建造一臺周長100公裡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而日本也提出了類似的計劃,並且頗有意思的是,繼中國與日本之後,歐洲國家也提出計劃要打造「希格斯工廠」,與我國爭奪市場。顧名思義,正負電子對撞機就是能夠讓正負電子產生對撞的設備,那麼這種設備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 先了解一下高能物理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也撰文,列舉中國今天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理由。《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一文,不過是當時論戰的回音。且不論該建不該建,大多數普通人都可以借著這次討論補習一下高能物理基礎知識。高能物理研究的是什麼?
  • 我國加速器超導高頻腔技術取得創新性成果—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該所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高品質因數9腔室(9-cell)超導腔的中溫退火工藝,且成功完成了小批量(6隻)超導腔的首次試製
  • 先了解高能物理好吧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也撰文,列舉中國今天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理由。《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一文,不過是當時論戰的回音。且不論該建不該建,大多數普通人都可以借著這次討論補習一下高能物理基礎知識。高能物理研究的是什麼?
  • 聚焦中微子-新聞專題-科學網
    高能物理研究所不僅在中微子實驗領域成績驕人,在中微子理論研究領域也表現出眾。大亞灣實驗項目的啟動和成功使得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更具資源優勢。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組也從1996年開始研究中微子振蕩並建立相關的新物理理論模型。
  • 還是先好好了解一下高能物理吧
    高能物理又稱之為粒子物理,是 20 世紀後半世紀最紅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比原子核更小的微觀物質,以及微觀物質在高能量下的變化。 一篇《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又讓大型對撞機之爭呈現在公眾輿論場。
  • 超對稱唯象學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河北大學粒子物理團隊日前在超對稱唯象學研究方向取得了若干最新進展,相關論文在《高能物理期刊》和《歐洲物理期刊C》上發表。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建造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
    民生問題當然要解決,但我們也要考慮長遠,發展要可持續,要有領先世界的能力。高能物理研究物質的最小結構及其規律,採用的手段從加速器、探測器到低溫、超導、微波、高頻、真空、電源、精密機械、自動控制、計算機與網絡等,很大程度上引領了這些高技術的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
  • 中國計劃建造希格斯玻色子工廠 加速邁向物理學前沿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港媒稱,在物理學界7年前證實了一種基本粒子的存在之後,科學家們開始把目光聚焦於一項建造希格斯玻色子工廠的計劃。而來自中國的團隊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公布了這項計劃的詳細概念設計方案。大型強子對撞機(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價值上百億美元的大型機器)中的亞原子撞擊實驗已證實,難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存在的。對「上帝粒子」的證實解決了可追溯至幾代人的許多基本科學爭論,並完成了數千名研究人員歷時幾十年的工作。但對於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來說,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