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中國科大實現世界最高解析度單分子拉曼成像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的科學家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於6月6日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世界著名納米光子學專家Atkin教授和Raschke教授在同期雜誌的《新聞與觀點》欄目以《光學光譜探測挺進分子內部》為題撰文評述了這一研究成果。
-
中科大實現世界最高解析度的單分子拉曼成像
《自然》雜誌於6月6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這項成果由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董振超研究小組完成,博士生張瑞、張堯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
中科大學子首次實現最高解析度單分子拉曼成像
6月6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重大科研成果,該校科學家日前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6月6日在線發表這項成果。研究由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董振超研究小組完成,博士生張瑞、張堯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
我國實現世界最高解析度單分子拉曼成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於6月6日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自然》三位審稿人盛讚這項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紀錄,是該領域創建以來的最大進展」,「是該領域迄今質量最高的頂級工作,開闢了該領域的一片新天地」,「是一項設計精妙的實驗觀測與理論模擬相結合的意義重大的工作」。 來源:中國科學報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最近,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高分辨化學識別與成像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這項研究結果突破了光學成像手段中衍射極限的瓶頸,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一個納米以下,對了解微觀世界,特別是微觀催化反應機制、分子納米器件的微觀構造,以及包括DNA測序在內的高分辨生物分子成像,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也為研究單分子非線性光學和光化學過程開闢了新的途徑。該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6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
-
【科技日報】我科學家首次實現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科技日報合肥8月11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該成果於8月10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用光實現原子尺度空間分辨一直是納米光學領域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
-
中科大實現世界首次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中科大實現世界首次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吳長鋒/科技日報 2020-08-12 08:19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2020-08-12 04:22:45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8月11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該成果於8月10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
-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我科學家首次在室溫大氣環境下探測到單個蛋白質分子磁共振譜 2015-03-11 光明日報 李陳續 楊保國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大實現亞納米分辨的近場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成像空間解析度大幅提升,推進至~8Å的亞納米分辨水平,從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該成果於2020年8月10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在線發表。
-
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成像空間解析度大幅提升,推進至0.8 nm的亞納米分辨水平,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現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中國科大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提出掃描拉曼埃分辨...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組與羅毅研究組,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將空間解析度推向新極限,實現了埃級單化學鍵分辨的分子內各種振動模式的實空間成像,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分子化學結構重構技術掃描拉曼埃分辨顯微術(Scanning Raman Picoscopy,SRP)。
-
科學家建立新的拉曼散射理論
拉曼光譜通過光與分子的非彈性散射光譜信息揭示分子內部的轉動和振動形態,是識別分子化學結構的有效手段,也是研究分子結構變化的重要工具,已經廣泛應用於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探索和開發各種方法,提高拉曼光譜探測的信號靈敏度和成像的空間解析度,以實現更小基團乃至單個分子的化學識別成像這一宏偉的目標。
-
掃描探針加拉曼 強強聯合重構單分子化學結構
然而拉曼光譜在空間解析度上的不足使其很難滿足科學家在納米與亞納米尺度上研究分子結構的要求,而且也缺少空間信息,無法確定化學基團的位置和連通性。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掃描探針顯微鏡與拉曼光譜的聯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很早就用於分子結構研究,超高空間解析度讓這些掃描探針顯微鏡可以對單分子骨架進行成像,但是顯微成像無法得到足夠的化學信息來準確判斷分子的化學結構。這一點完全可以與拉曼光譜互補。由拉曼光譜提供詳細的化學信息,而掃描探針顯微鏡則提供超高空間解析度與空間信息。
-
科學家以單分子解析度定量次級轉運
科學家以單分子解析度定量次級轉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4 14:20:27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公司Scott C.
-
WITec alpha300 apyron全自動拉曼成像系統摘得「2020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WITec alpha300 apyronTM全自動拉曼成像系統摘得「2020分析科學家創新獎」WITec
-
中國科大|將空間解析度推向新極限 提出掃描拉曼埃分辨顯微術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組與羅毅研究組,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將空間解析度推向新極限,實現了埃級單化學鍵分辨的分子內各種振動模式的實空間成像,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分子化學結構重構技術——掃描拉曼埃分辨顯微術(Scanning Raman Picoscopy
-
中國科大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合肥8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該成果8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
-
中國科大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合肥8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該成果8月1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近日將成像空間解析度大幅提升,推進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