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ec alpha300 apyron全自動拉曼成像系統摘得「2020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2021-02-19 WITec科學儀器

WITec alpha300 apyronTM全自動拉曼成像系統

摘得「2020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WITec alpha300 apyron獲獎記錄

·2020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2015阿赫瑪實驗室分析技術類創新獎

alpha300 apyron 是WITec顯微鏡系列中的全自動高性能拉曼成像系統。apyron 採用高精度自動化控制,將易用性與高性能整合,讓無與倫比的速度、靈敏度和解析度同時實現,實驗結果具有高重複性。

圖1. WSe2層狀材料超快速拉曼成像。A:白光圖像;B:10,000條光譜的拉曼成像,僅需2分鐘,單層(紅色),雙層(綠色),多層(藍色);C:晶界可見(白色箭頭)的螢光圖像;

圖2. 乳劑的 3D 共焦拉曼圖像。綠色:烷烴;藍色:水;黃色:CCl4 + 油(3D圖像:100 x 100 x 10 µm³ ,放大:10 x 10 µm²。)

CCl4是檢測拉曼光譜儀光譜解析度的常用標準樣品。採用超高光通量UHTS光譜儀,alpha300 apyron 在高空間解析度超快速拉曼成像的同時保持穩定的光譜解析能力。在室溫條件下,可以清晰分辨460 cm-1處特徵峰的三個劈裂峰。

圖3. 保溼沐浴露的相成分邊界大面積拉曼成像,油脂含量增加的保溼沐浴露局部放大圖。青色和藍色:水相;紅色:油脂;黃色:乳化劑

圖4. MoS2薄片同區域拉曼、SHG、PL及全自動偏振成像

alpha300 apyron 以卓越的成像品質為全自動高性能拉曼成像系統樹立了標杆。拉曼成像同時實現高光譜解析度,衍射極限空間解析度,超快採集速度及無與倫比的靈敏度,無需犧牲任一方面性能;優化的系統配件保證了高傳輸效率和高精度;模塊化設計提升系統配置自由度,可滿足不同應用需求,不斷功能升級與擴展。

給小坦加個雞腿🍗

相關焦點

  • Hyperion 組織質譜成像系統榮登「2017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榜首
    在剛剛結束的由英國《分析科學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雜誌舉行的「分析科學家創新獎」(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s,簡稱TASIAs) 2017年度評選中,美國Fluidigm公司的Hyperion組織質譜成像系統因其出色的性能和創新性從眾多技術和產品中脫穎而出
  • 2020年「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頒布,這些儀器獲此殊榮
    會議同期,主辦方頒發了2020年「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劉長寬主持頒獎。「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之「創新成果獎」頒獎2020年獲得 「朱良漪分析儀器創新獎」之「創新成果獎」的儀器如下:
  • 14家儀器廠商榮獲2017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儀器信息網訊 進入12月,《分析科學家》雜誌又揭曉了一年一度的 「最佳創新獎」(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獲獎名單!
  • 2016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揭曉 質譜技術「大行其道」
    儀器信息網訊 「準確測量正以不可估量的方式驅動著科學進步」,又到了第四年揭曉《分析科學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最佳創新獎」的時候。
  • 8款分析儀器最終摘得2020 「R&D 100 大獎」
    在21款強勢入圍的科學儀器中,來自安捷倫、ELDICO、Keyence、MilliporeSigma、珀金埃爾默、賽默飛世爾、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8款儀器最終摘得大獎,獲獎產品涉及光譜、電鏡、色譜、基因測序等領域。
  • 7名中科大人摘得2020科學探索獎
    9月25日,50位青年科學家摘得2020科學探索獎,每人將獲得300萬獎金,獎金總額高達1.5個億。據悉,該獎是由騰訊出資,並聯合中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這是第二次頒發該獎。今年共有7名中科大人獲得科學探索獎
  • 2020年沃爾夫獎揭曉,微分幾何與拓撲先驅摘得數學獎桂冠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作者 | 羅數君文 1318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導語2020年沃爾夫獎出爐啦!來看含金量堪比「諾貝爾獎」的沃爾夫數學獎花落誰家!沃爾夫獎沃爾夫獎(Wolf Prize)誕生於以色列,是目前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該獎項自1978年起開始頒發,用以表彰世界各地的傑出科學家和藝術家(不限國籍、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政治觀點)為人類及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頒獎儀式每年在耶路撒冷舉行。迄今為止,全球共有345位科學家和藝術家獲得過此項榮譽。
  • 獨家劇透|HORIBA拉曼新品最新解讀,19日線上官宣
    儀器信息網訊 HORIBA消息,歷經50年的拉曼製造經驗積累,200年的光學發展歷史積澱,2020年,HORIBA又一新品即將發布:5月19日上午9:45,HORIB將舉行線上新品發布會,拉曼新品——LabRAM Soleil高分辨超靈敏智能拉曼成像儀將線上揭曉
  • 達闥科技拉曼光譜儀獲「光學奧斯卡」稜鏡獎,有望用於病毒檢測技術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達闥科技雲端智能高頻面掃拉曼光譜儀在美國再度摘得2020年度「稜鏡獎」(質量控制)桂冠,成為世界上首家連續兩年(2019及2020年)獲得稜鏡獎(素有「全球光電行業的奧斯卡」)的企業。
  • CoRL2020獎項公布,斯坦福獲最佳論文獎,華為等摘得最佳系統論文獎
    來自史丹福大學和維吉尼亞理工的研究者摘得本屆 CoRL 會議的最佳論文獎,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和上海交大等機構學者榮獲最佳系統論文獎,南加州大學研究獲得最佳 Presentation 獎。昨日,第四屆機器人學習大會(CoRL)公布了最佳論文獎、最佳系統論文獎等獎項。
  • analytica China之拉曼光譜儀:怎一個「熱」字了得!
    HORIBA之NanoXploRA原子力拉曼聯用系統  作為中國市場拉曼光譜儀的主力廠商之一,HORIBA不僅致力於拉曼相關儀器的研發,而且在拉曼光譜技術及應用方面也深度耕耘,本次展會中重點展出了NanoXploRA原子力拉曼聯用系統。
  • Nanobase之拉曼成像 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
    昊量光電:Nanobase拉曼成像光譜儀專注於拉曼成像,尤其是快速mapping領域,產品不單可用於拉曼成像,還可以實現PL,EL,光電流mapping等多種成像模式。  和其他拉曼光譜儀相比,Nanobase拉曼成像光譜系統主要具有以下兩大優勢:  1,獨特的雷射掃描系統  拉曼光譜系統多採用平臺位移的方式實現掃描成像,這種方式成像速度慢,精度較低,位移平臺也無法放置大體積、大重量的樣品。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據文章通信作者之一董振超教授介紹,印度科學家拉曼於1928年發現了光子被物質分子散射後能量發生變化的光散射現象,並在兩年後因此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拉曼散射中光子的能量變化通常起源於分子振動能量與入射光子能量的疊加,因此拉曼散射光中包含了豐富的分子振動結構的信息。
  • 「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等多項分析儀器及相關檢測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
  • 拉曼、質譜、AFM三種成像技術結合用於生物成像
    )成像相結合(1),用在分析鼠腦等生物組織。  Bocklitz:我們結合這兩個技術(拉曼顯微成像和MALDI-TOF-MS)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兩種技術渠道的結合必然能給生物組織分析帶來更加全面和綜合的視野,我們能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目的之二是我們想通過MALDI-TOF的使用更加了解生物組織的拉曼光譜信息。
  • UNSW科學家摘得生物醫學科研大獎
    UNSW科學家摘生物醫學科研大獎,來看看這位厲害的人物吧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研人員最近捷報連連。我們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劉國珍副教授,憑藉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炎症晶片」技術,摘得2020年度喬治娜·斯威特定量生物醫學女科學家獎!為我們酷颯的科研女神點讚。
  • 「2019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揭曉:賽默飛、島津等15款儀器獲獎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16日,《The Analytical Scientist(分析科學家)》雜誌揭曉了一年一度的「2019年創新獎(The Innovation Award 2019)」名單,15款儀器榜上有名,官網評議本次獲獎名單:從GC的遊戲改變者到光譜學的革新
  • 中科大實現世界最高解析度的單分子拉曼成像
    《自然》雜誌於6月6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這項成果由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董振超研究小組完成,博士生張瑞、張堯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 國產電鏡首次入圍R&D100創新獎 入圍產品揭秘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國產電鏡企業新秀——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收到美國《R&D World》雜誌寄回的「R&D100創新獎」入圍獎獎牌及獎盃。9月底,《R&D World》雜誌公布了2020年「R&D100創新獎」的入圍名單。這項享譽世界的評選活動已有58年之久,本次收到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產品。今年,評審團的規模再一次擴大,邀請了全球近50名行業內資深專家,其中還包括了來自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和英國等地新的評審專家。
  • 創新無標記成像平臺,「Vibronix」如何布局快速藥敏市場
    2020年,其第一次完全做到了DEMO前密集加速,DEMO CHINA也變成了BC(星際營)的畢業秀。顯微成像技術的進步將現代生物醫學研究推動到新的發展階段,同時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也倒逼顯微成像技術不斷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