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揭曉 質譜技術「大行其道」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準確測量正以不可估量的方式驅動著科學進步」,又到了第四年揭曉《分析科學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最佳創新獎」的時候。從智能光譜到簡單分離,《分析科學家》今年將該獎項頒給了島津、安捷倫、賽默飛、沃特世、雷尼紹等國外公司的15款創新儀器產品。

  儀器信息網編輯整理發現,今年獲獎的產品中至少有8款與質譜相關,雖與去年的9款相比略有減少,但可以看出質譜技術當前仍是全球科研領域及儀器市場的主流「生力軍」。而作為「中堅力量」的色譜技術不僅摘取了桂冠,在榜單中更佔據了3個名額,創新實力同樣不可小覷。另外,還有4款光譜技術分別上榜。 

  從企業表現來說,安捷倫、沃特世分獲第一、第二;島津憑藉3款產品在量上出奇制勝;而賽默飛不僅有自己的Orbitrap GC-MS入圍,與其質譜兼容的接口技術也榜上有名。各大儀器企業紛紛在今年有所斬獲,下面就讓我們來一睹這15款獲獎產品的風採吧!(獲獎排名次序如下)

  1、Intuvo 9000 氣相色譜系統

  製造商:安捷倫

  為簡化GC操作模式而生

  Intuvo更快的加熱速度縮短了樣品分析時間、色譜柱更換速度提高了 10 倍以上,正常運行時間更長。無需切割色譜柱並減少了洩露,這意味著犯錯的可能性降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新運行和延遲。Intuvo 還有助於實驗室的可持續運行得到改進,包括更快速的樣品分析和樣品優先級順序的調整,縮短分析周期,降低每個收費樣品的分析成本,節省空間和能源,以及對資產管理進一步優化。通過簡化氣相色譜操作,包括安裝、設置、運行和維護,Intuvo正在顛覆著氣相色譜的常規操作模式。

  專家評價:「Intuvo 系統有效消除了氣相色譜使用的三個主要障礙,有助於經驗不足的操作者快速掌握使用方法。Intuvo 系統的新功能能夠進一步擴大使用氣相色譜等通用分析儀器的用戶群,還能幫助氣相色譜操作者處理那些看似簡單卻極具挑戰的問題。」

  2、 UniSpray離子源

  製造商:沃特世

  用於提高電離效率的新型質譜離子源

  UniSpray作為一種具有獨特空氣動力學特性的新型離子源,與常規的霧化器輔助ESI源相比,其獨特的幾何結構能夠利用幾種不同的機制生成更小的液滴,從而增強電離效率和化合物覆蓋率。UniSpray可在單次運行中電離種類更多的化合物,而且具備提升靈敏度的潛力,因此可將多種方法合併為單一分析,是實驗室有機會優化效率,並允許用戶更全面地了解樣品中存在的內容。

  專家評價:「UniSpray通過提高電離效率和增加化合物覆蓋率,使ESI在更高的LC流速上更符合納米噴霧的特點。就像高流速下的方便易用一樣,低流速下檢測靈敏度同樣也是問題關鍵,通過UniSpray的開發,沃特世將二者進行了有機結合。」

  3、串聯電離技術

  製造商:Markes International

  同步集成硬離子化和軟離子化的質譜技術

  用於飛行時間質譜(TOF-MS)的串聯電離技術意味著單個GC或GC×GC運行可以提供完全表徵目標化合物和未知物樣品所需的所有信息。串聯電離通過在常規70eV「硬」電離和在10-16eV的「軟」電離之間快速切換,從單個峰產生兩個電子電離(EI)質譜,從而不再需要切換離子源或使用試劑氣體。這些功能極有可能改變分析人員進行GC和GC×GC分析的方式 ,且已經在鑑定石油化工中的長鏈烷烴以及區分香料產品中結構類似的萜類化合物方面有所應用。

  專家評價:「串聯電離技術允許同時收集兩個不同的MS光譜,這應該大大增強該技術的分析物鑑定能力。所有信息都包含在一次運行中,由於不需要重新配置複雜的GC-MS儀器,節省了工作天數和等待時間。」

  4、LiveTrack實時聚焦追蹤技術

  製造商:雷尼紹

  實時聚焦追蹤技術應用於拉曼成像

  雷尼紹LiveTrack實時聚焦追蹤技術,能夠使用戶能夠分析表面凸凹不平、彎曲或粗糙的樣品。在數據採集和白光視頻觀察過程中實時保持最佳聚焦,消除了耗時的手動聚焦、預掃描和樣品製備過程。這項創新不僅大大減少了整體實驗的時間,而且在某些情況下能夠使用戶分析以前無法研究的樣品,包括在巖石、礦物質、藥片和組織活檢等領域。擴大了可應用拉曼光譜和成像的測量範圍,打開了應用領域和測量簡單的新時代大門。

  專家評價:「很多成像技術需要一個平面,但大多數真實樣品表面是凹凸不平、動態複雜的。LiveTrack允許真實樣品的成像,極大地拓展了拉曼成像的應用。」

  5、ZipChip微流體分離接口技術

  製造商:908 Devices

  作為質譜前端提供高質量的毛細管電泳(CE)分離能力

  生命科學市場在過去幾十年的快速擴張推動了對增加分析能力的需求。ZipChip允許直接分析複雜的生物樣品,提供樣品製備,毛細管電泳分離和直接電噴霧用於MS檢測,所有這些都集成在微流體裝置上。ZipChip的端到端速度,將最少的準備時間和2-3分鐘的分析時間相結合。通過將ZipChip整合到生命科學分析過程中,能夠大大改進用戶使用MS儀器可以觀察到的內容,將耗時的樣品轉化為快速的日常分析。目前,908 Devices第一款ZipChip接口已與賽默飛質譜實現兼容。

  專家評價:「通過提供一個易於將高性能毛細管電泳晶片與質譜儀相連的平臺,ZipChip可為超越標準液相色譜的MS提供非常有效的樣品引入。」

  6、VGA-101真空紫外(VUV)臺式光譜儀

  製造商:VUV Analytics

  下一代VUV光譜氣相色譜檢測器

  VGA-101是下一代真空紫外(VUV)臺式光譜儀,旨在滿足客戶對先進氣相色譜應用的需求。 VGA-101具有擴展的波長光譜和更高的允許最大工作溫度。 120-430nm的擴展波長譜為複雜結構如聚芳烴(PAH)提供了獨特的選擇性,操作高達450°C的VUV檢測器的能力允許高沸點化合物的GC×GC分析。儀器可為石油和天然氣、法醫、香精、石油化工、特種氣體和生命科學等許多行業提供新的分析能力,可用於複雜的烴混合物的高沸點燃料樣品的分析。與質譜儀和其他氣相色譜檢測器連接,可以建立起豐富的數據集。

  專家評價:「真正新穎的GC選擇性,結合了GC分析和光譜學的優勢,適用於所有GC適應物種。」

  7、RamTest 系列手持式拉曼光譜測定儀

  製造商:BioTools

  性能優越的手持式拉曼分析儀

  RamTest作為一款先進的手持式拉曼光譜分析儀,利用最新的拉曼技術,通過將532 nm雷射激發(獨特的手持式拉曼)與突破性方法結合,減少螢光對拉曼測量的影響,實現卓越性能。儀器輕便、易於使用,可以在現場,實驗室,質量控制,過程測量/ PAT中實現大量應用。拓展了拉曼儀器在生物製劑/生物製藥,雜多組分混合物,碳納米管結構,氨和其他以前被認為「手持拉曼難以檢測或不可能檢測」的化合物等領域的應用。

  專家評價:「提高了現有可攜式拉曼分析儀的性能。對於未經訓練的人,實時性、快速決策,這就是該設備能夠提供的。」

  8、Alltesta HPLC-Based分析儀

  製造商:SIELC Technologies

  緊湊型HPLC系統:便攜性,簡單性,經濟性和精確度

  Alltesta分析儀結構緊湊,重量輕(200 x 330 x 180 mm和10 kg以下)。儀器克服了降低硬體規模和減少溶劑消耗的挑戰,儘管固定相化學,流速硬體和顆粒小型化取得了進步,但它們阻礙了可攜式液相色譜系統的發展。 Alltesta分析儀代表了一種新穎的緊湊型HPLC方法。針對製藥,農業和消費品等領域的應用,Alltesta分析儀有可能改變色譜在無數領域和行業中的表現。

  專家評價:「一個非常簡單的液相色譜系統,簡化了在關鍵應用中非專業人員的HPLC分析。在那些不需要更標準、高端儀器的實驗室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9、CLAM-2000臨床實驗室自動化模塊

  製造商:島津

  用於LC-MS / MS的全自動樣品製備模塊

  全新CLAM-2000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完全自動化完成從樣品預處理到LC-MS分析所有步驟的系統。它僅需要將血液或生物流體收集管,試劑和專門的預處理小瓶放置在系統中,就能自動加載所有其他進程。儀器用戶友好的管理功能提供了顯著改進的工作流程,具有更好的臨床研究安全性以及更高的再現性。產品當前僅供研究使用,不用於診斷程序。在美國,加拿大或中國不可用。

  專家評價:「樣品製備是大多數分析方法中最大的挑戰,自動化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CLAM-2000可以幫助防止在實驗室中的用戶錯誤,其中的精確分析是最為關鍵的。」

  10、液體EI(LEI)大氣壓力機理

  製造商:義大利烏爾比諾大學

  將液流輕鬆引入質譜儀的未改性電子電離源中

  烏爾比諾大學團隊首次將大氣壓氣相轉換機制與新的陶瓷塗層相結合,創造出一種稱為Liquid-EI(LEI)的創新界面。該界面完全獨立於儀器的其餘部分,可適用於任何氣相色譜 - 質譜(GC-MS)系統,作為快速LC-MS轉換的附加物,放置在汽化微通道內部的陶瓷襯管用作惰性的「不粘」蒸發表面,加速大分子的氣相轉化,同時減少可能的記憶效應。陶瓷塗層有助於將最重的化合物釋放到氣相中,提高蒸發效率並減少最不穩定物質的高溫接觸時間,彌補了傳統LC-MS和GC-MS之間的差距。

  專家評價:「LEI使得EI技術更為實用,電子電離不再局限於GC-MS的領域,這有助於改善LC-MS中小分子的分析。」

  11、多維GC(MDGC)系統耦合到IRMS和三重四極杆MS

  製造商:義大利墨西拿大學和Chromaleont s.r.l.

  多維GC(MDGC)耦合到優化的C-IRMS /三重四極杆系統,用於精確定性和定量分析

  開發並優化了多維GC-燃燒同位素比質譜/三重四極杆MS原型(MDGC-C-IRMS / QqQ-MS),允許在使用兩種不同的GC固定相的高解析度分離之後進行高度精確的測量。 C-IRMS系統的低死體積顯著降低了通常影響商業GC-C-IRMS儀器的柱外譜帶增寬效應。該原型結合了多切割MDGC的高分辨能力與低IRMS死體積,產生了精確測量,減少了常規應用的時間和成本

  專家評價:「這種新的MDGC技術改善了現有商業系統的二維分析,同時還減少了可能限制傳統IRMS性能的柱外頻帶展寬,有望可能成為建立樣品的起源/真實性的關鍵技術。」

  12、AIM-9000高性能紅外顯微鏡

  製造商:島津

  微量樣品和故障分析的獨特概念

  AIM- 9000適用於異物分析等需要微區分析、微量分析的場合,並且具有領先業界的 高靈敏度和自動化程度。儀器具有信噪比優於30000:1,測量點位置自動識別,光闌自動設定,異物紅外光譜的自動解析程序等特點。通過AIM-9000,島津為所有用戶提供了一種快速,簡便的微量分析系統。儀器面向電氣和電子,機械和運輸,製藥和生命科學,石油和化學品等各種行業,增強的靈敏度和增加的易於操作帶給一個全新的用戶體驗。

  專家評價:「分析只是邁向結果(好或壞、健康或疾病)的一個步驟。該設備提供決策,而不僅僅是數據。」

  13、Exactive GC Orbitrap GC-MS系統

  製造商:賽默飛世爾

  強大的GC-MS系統,用於靶向和非靶向化合物高靈敏度分析

  在食品安全,環境,法醫和反興奮劑領域,常規實驗室通常需要高選擇性和靈敏度的技術來檢測和分析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化合物和基質組合。Orbitrap GC-MS系統提供了GC三重四極杆質譜儀的定量功能,結合了Orbitrap高解析度,精確質量技術的獨特優勢,為常規實驗室提供了新的選擇,以推進其工作流程。使用Exactive GC系統,用戶現在可以獲取高解析度掃描數據,挖掘數據,執行回溯分析並查找無法通過傳統目標分析檢測的化合物。通過獨特的高分辨能力,質量精度,線性動態範圍和靈敏度,Exactive GC使研究人員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樣品。

  專家評價:「系統擁有無與倫比的質量解析度,可靠和易於使用特性。如果質譜方法也能區分分子,為什麼還要在色譜中進行分離?」

  14、Nexera-i MT方法轉換系統

  製造商:島津

  兩條流路在一個系統中實現UHPLC和HPLC分析

  Nexera-i MT具有兩條獨立的專用流路,一條用於UHPLC,另一條用於HPLC分析。該系統簡化了用戶在使用HPLC分析時所面臨的方法遷移的問題。與此同時,該系統簡化了用戶將HPLC與UHPLC分析方法進行轉化的過程。從其他系統上建立的分析方法,均可通過Nexera-i MT進行良好重現,可顯著減少方法驗證的過程。在LabSolutions中新加入的分析條件轉移及優化(ACTO)功能,可根據不同儀器系統間的延遲體積差異來調整進樣時間,而無需對已有的梯度方法進行更改。此外,僅需登錄現有的HPLC分析方法,即可通過ACTO功能將其轉換為適合Nexera-i MT的分析方法。

  專家評價:「消除了從HPLC到UHPLC方法翻譯的障礙,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靈活性,同時降低了複雜性。」

  15、高通量直接氣體分析儀

  製造商:Syft Technologies and Anatune

  通過自動SIFT-MS進行高通量頂空氣體分析

  選擇性離子流管質譜(SIFT-MS)是一種先進的分析技術,用於實時測量痕量氣體,可檢測低於ppt的濃度範圍。通過SIFT-MS技術,Syft Technologies和Anatune開發了一個非常高通量頂空氣體分析系統,徹底改變了氣體和頂空分析,為合同和研發實驗室提供了從環境分析到食品測試到製藥的新機會。

  專家評價:「允許未經訓練的人在現場做可靠的分析,快速,簡單,直接易用。」

  編譯:韋東裕


相關焦點

  • 14家儀器廠商榮獲2017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儀器信息網訊 進入12月,《分析科學家》雜誌又揭曉了一年一度的 「最佳創新獎」(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獲獎名單!
  • Hyperion 組織質譜成像系統榮登「2017分析科學家創新獎」榜首
    在剛剛結束的由英國《分析科學家》(The Analytical Scientist)雜誌舉行的「分析科學家創新獎」(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s,簡稱TASIAs) 2017年度評選中,美國Fluidigm公司的Hyperion組織質譜成像系統因其出色的性能和創新性從眾多技術和產品中脫穎而出
  • 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
    大會開幕式上,由石藥集團獨家支持的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石藥集團執行長張翠龍,同樊代明院士、鍾南山院士等眾多業內大咖一起,為獲獎科學家們頒獎!本年度共評選出一等獎共5項,二等獎10項。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是中國抗癌協會為表彰獎勵在腫瘤醫療、科研、教育崗位勇於創新,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於2016年設立的獎項。2020年度共有10名青年科學家獲此榮譽。
  • 15款分析儀器榮獲2018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
    儀器信息網訊 日前,《分析科學家》雜誌揭曉了一年一度的 「最佳創新獎」(The Analytical Scientist Innovation Award)獲獎名單,來自HyperChrom、賽默飛、安捷倫、Advion的15款分析儀器榜上有名。
  • 2016質譜盤點:創新,各有各的絕招
    有人說,2016年有機質譜新技術不若往年精彩紛呈,還有一些新產品正處於蓄力階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事實上,在2016年各主流質譜廠商都有新硬體新技術拿出手,只是產品類型方面比較集中,以液質聯用和氣質聯用類質譜為主。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重磅揭曉!電子發燒友2020年度中國IoT創新獎名單正式公布
    電子發燒友2020年度中國IoT創新獎名單正式公布 編輯部 發表於 2020-12-04 21:03:39 2020年12月4日,深圳訊——由全球專業的電子科技媒體 <電子發燒友>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2019年度宜興市市長質量獎揭曉
    原標題:2019年度宜興市 市長質量獎揭曉 近日,記者從宜興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經資格審查、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等環節,靈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宜興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2019年度宜興市市長質量獎;江蘇興達文具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遠興集團建設有限公司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 世界盃主題曲之一 10-06 23:02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在黑洞研究領域的貢獻。不懂就問,黑洞研究是不是太超前了?
  • 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2019-12-06 0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曉!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出爐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獲科技突出貢獻獎,外籍科技專家周家足獲國際科技合作獎,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據了解,科技突出貢獻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為每兩年評審一次,其中科技突出貢獻獎主要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科學技術發展卓有建樹或在產業技術創新中創造巨大效益的科技工作者。國際科技合作獎主要授予對我市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外國組織。此次揭曉的科學技術獎有何特點?一是基礎研究能力逐步增強。
  • 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今(22)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卞修武院士獲科技突出貢獻獎,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1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國際科技合作獎。
  • 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人民網重慶9月22日電(胡虹) 22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揭曉。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卞修武院士獲科技突出貢獻獎,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1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國際科技合作獎。
  • iCMS2016第七屆質譜網絡會議-質譜新技術與生命科學
    儀器信息網訊 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與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合作舉辦的"第七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6)於2016年11月22日正式開幕。
  • 《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序
    臺灣質譜學會組織幾位學者撰寫了《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一書,我有幸先睹為快,讀後頗有收穫。這既是一本很好的質譜入門教科書,又是一本系統的專業著作。陣容強大的作者隊伍均來自科研第一線,而且是在質譜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知名學者。該書內容幾乎涵蓋了當今質譜發展的各個方面,既闡述了質譜技術的原理,又詳細介紹了各種質譜儀器的構造,還專門討論了質譜在諸多領域的應用。
  • 在analytica China 2016 現身的質譜產品技術情報收集
    儀器信息網訊 第八屆中國國際分析、生化技術、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博覽會暨analytica China國際研討會(簡稱:analytica China 2016)於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
  • 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西楚網報導】2月10日,記者從宿遷市召開的1+X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經過企業申報
  • 重慶市揭曉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重慶9月22日電 (記者 鍾旖)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2日召開,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獲科技突出貢獻獎,142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家企業獲企業技術創新獎,1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國際科技合作獎。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設立於1997年,旨在獎勵重慶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以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當地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通告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獎牌、獎金100萬港元;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