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11月19日起一連三天在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D館舉行,活動現場展位近百個,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包括醫療物資、公共衛生、環境管理、生態保護、大數據管理、防汛、空氣淨化、信息科技等多個界別的企業。
「2020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在澳門舉行
冠蓋雲集共襄治理合作
開幕典禮於今(19)日上午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聯辦副主任姚堅、外交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經濟財政範疇代表、貿促局主席劉偉明,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閃淳昌,暨南大學副校長張榮華、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張建華、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新聞局研究及推廣廳廳長林佩貞、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行政會委員楊道匡、馬志毅,立法會議員梁安琪、麥瑞權、黃潔貞、梁孫旭、陳虹、葉兆佳、王世民,中國貿促會澳門代表處首席代表崔文龍等近四十人主禮,就危機治理進行經驗交流。
澳門為會展安全城市
劉偉明致辭表示,論壇在特殊時期的澳門舉行,契合加強國際環境治理合作,有助共同應對危機挑戰的新形勢,有利對外展現澳門作為安全會展舉辦地的城市形象,更反映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澳門會展活動正逐步有序恢復。特區政府將繼續與業界引進更多不同類型的優質會展項目來澳,進一步助力澳門發揮處於國家「雙循環"交匯點的平臺作用,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經濟恢復注入新動能。
貿促局主席劉偉明致辭
服務命運共同體建設
主辦方代表施家倫致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暴露出嚴重的治理赤字,加之近年來環境危機事件日趨頻繁嚴重,極需加強全球危機治理合作,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的渠道,凸顯中國制度體制優越和防控體系科學有效,應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制度優勢和中國治理方案。並指出澳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交匯點,要積極發揮「一平臺、一基地」的服務功能,勇於在「小桌子上唱大戲」,更積極參與國際治理變革,助力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主辦方代表施家倫致詞
倡建「碳中和」城市樣板
施家倫強調,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嚴重衝擊,活動可提振業界的信心,助力業界恢復元氣,並聯動其他行業復甦。並認為要前瞻做好本澳「綠色+」頂層設計,爭取率先建設成為「碳中和」城市,為國家乃至世界城市治理樹立典範和樣板。並透過「會議+」「會展+」的方式,集聚國內外治理方案和創新要素資源,聯動區內外綠色金融、中醫藥科技等新興產業,推動本澳多元產業跑出升級發展的加速度。
開幕儀式之後,國內危機管理領域的頂尖專家閃淳昌教授、張榮華教授分別進行題為「疫情應對與中國應急體系建設」、「全球防疫背景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守成創新,共克時艱,抗擊新冠疫情的應對戰略選擇」 主旨演講;葡萄牙、美國、澳洲、新加坡等地的著名學者透過在線的方式就世界環節危機治理和疫情防控,作寶貴的經驗分享。
見習編輯:陳穎琦
校對審核:黃煒強
策劃:Chris Cheong
資料來源:澳門政府資訊
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資訊、央視新聞
轉載請標註來源:《澳門商報》微信號 澳商圈(Macau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