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

2021-01-09 澎湃新聞
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今召開

2020-12-26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下午,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暨精細化生產與智能製造論壇會在武義清水灣沁溫泉度假山莊隆重舉行。在180名院士專家、領導和企業代表的見證下,武義縣人民政府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籤訂了共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武義「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協議,此舉標誌著我縣引進的首個新型研發機構正式落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挪威工程院院士王克勝,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副校長謝華清分別到場或以視頻連線參加會議。副市長張新宇、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帥朝暉出席會議並致辭。副縣長龔濤濤主持會議。市經信局、科技局負責人,部分大院名校專家教授,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推進精細化生產與智能製造,我們需求迫切、市場廣闊。」帥朝暉在致辭中說,多年來,武義縣大力實施「科創興縣」戰略,先後建立了18家高校院所技術轉移工作站,研發費用佔GDP比重連續兩年居金華市首位,成為全國創新百強縣、最具發展潛力百強縣,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更加堅定、更加渴望擁抱科技創新。希望通過工科會的舉辦,武義企業家們能積極把握機遇,認真對接資源,謀求創新發展。也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為多為武義智能製造、精益化生產問診把脈,為武義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數位化產業集群培育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張新宇在致辭中對活動的舉行表示了祝賀,並向到場嘉賓介紹了我市基本情況。他說,武義通過實施「科創興縣」戰略,在科技賦能傳統企業和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希望武義能充分利用工科會這一平臺,以「科創+產業」為抓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引進,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優化創新生態體系;廣大企業要發揮好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以需求為導向,加快實施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依靠科技創新,武義企業也能把產品做到極致,做成藝術品!」莊松林院士在講話中提到,企業生命力在於產品的不斷提升。當前,許多院校的最新科研成果轉化難、落地難的問題一直存在,而武義恰好擁有紮實的製造業產業基礎和企業轉型需求,院企合作領域廣闊、前景可期。「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的落地,正是給企業和高校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希望今後能藉此平臺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加強科技供給,推動產學研有效銜接,為企業提供從設備、產品、技術到人才的全方位服務。

會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武義技術轉移工作站站長楊敬輝作了主旨演講,圍繞「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一院、一室、兩中心、一分校」的建設框架作了詳細介紹。武義西德林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真日介紹了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合作項目的運行情況,通過智能製造案例展示,與會企業家的思路得到啟發,從而對未來的院企合作萌生了更多憧憬。與會專家學者還就研究院未來發展方向和各自擁有的科創資源與在場企業進行了互動交流。

「這次活動辦得好,不僅會議務實,請來的專家有水平,企業家代表也格局較高。」記者了解到,會後不少參會企業反映,活動的舉辦實實在在為企業提供了解決難題的方案,期待今後與院校的合作能真正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幫助。

記者:黃盛

視頻:金立超

原標題:《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今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煙臺高新區:創新開展院企互促 賦能高質量發展
    5月20日,煙臺高新區組織開展全區11家院企現場觀摩會,旨在通過一線調研、觀摩,強化高校院所與科技企業常態化交流機制,助力高校院所推介先進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產學研合作新碰撞,進一步釋放科技創新活力。
  • 【科技】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 四川德陽舉行首屆...
    【科技】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 四川德陽舉行首屆人工智慧應用和數字經濟發展大會 2020-07-15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測繪院:共建聯建引聚力 三方合作促發展
    11月12日下午,河北省地質測繪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河北省欣航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在北華航天學院東校區舉行「黨委共建,支部聯建」籤約儀式、產學研合作籤約及授牌儀式。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生,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陳烈出席儀式並講話,儀式由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杜潔主持。儀式中,測繪院黨委書記賈乃娟,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梁建卿代表雙方籤署共建聯建協議,測繪院院長李亞東、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金永濤、欣航測繪院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興分別代表三方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 院士專家「婺城行」助力婺城首屆發展大會
    院士專家「婺城行」助力婺城首屆發展大會 2019-11-19 09:06:02  來源:  婺城新聞網  作者: 傅曉婧 通訊員 程蕾
  • 促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 中外業界研討全球協同共治
    懷進鵬院士在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上致辭。 孫自法 攝懷進鵬院士在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上致辭。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活動之一,中國科技峰會——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10日至11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中外業界代表相聚論壇,談全球合作、促協同共治,共商世界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大計。
  • 上海壽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建院士專家工作站
    上海壽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十四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暨2020(第二屆)中國企業首席科學家論壇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共同建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本屆年會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聯合主辦
  • 浙江溫嶺:村企結對共促黨建
    為助力鄉村振興,幫助農村有志青年解決就業並實現脫貧致富夢想,企業主動與松建村取得聯繫,以黨建共建的形式,攜手共謀發展。  松建村位於松門鎮南城管理區。在村黨支部的努力下,曾經一貧如洗的貧困村,已發展成為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活富足的省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這次村企合作,可謂強強聯合。  「村企合作,實現了『多贏』。
  • 楊鳳田院士做客一飛院「科技大講堂」
    沒錯,這位就是——楊鳳田院士5月11日,一飛院「科技大講堂」有幸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殲八飛機型號總師楊鳳田院士。●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國防工業型號研製一等功2次;部級一等功3次。●2010年6月18日至2017年11月任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 攜手合作,共促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項目落戶港華高科技園區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大隊長、中央軍委曾授予大隊「英雄航天員大隊」榮譽稱號申行運,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副大隊長、軍委裝備發展部載人航天科研生產資格評審專家、南昌理工學院副理事長、航天航空學院名譽院長張子光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2019年5月8日,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年近九旬的袁隆平與武義縣籤訂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共建協議,選定王宅鎮陶宅村後金畈的1350多畝田野作為院士專家工作站超級稻示範基地,進一步拓展與武義在優質水稻品種種植和先進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合作領域
  • 新聞 | 中國科協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浙大舟山校區召開
    10月8日-10月10日,第392次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女科技作者協會和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承辦,以「從陸地到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中的她力量」為主題,圍繞國家需求,抓住「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這一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學科前沿,為相關領域的青年女科學家搭建交流、研討與合作的平臺。
  • 聚焦實驗室發展熱點難點 共話行業未來 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
    為加強業內人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中國實驗室發展的資訊動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智慧·安全·綠色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 2020)將於2020年12月8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協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等單位承辦。
  •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在肇慶舉行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於11月25日-26日在肇慶舉行。本次活動在全球創新中心指導下和肇慶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由中美矽谷發展促進會等單位發起,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主辦。廣東聚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肇慶市計算機學會、肇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肇慶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協會、廣東聚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辦,清華大學校友總會博士後分會、廣東省戰略智慧財產權研究院、廣東博士創新發展促進會、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豬八戒網等聯合協辦。「科創中國」 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 研究制定的中國未來發展戰略品牌定位。
  • 雷達與信號處理專家 哈爾濱工業大學兩院院士劉永坦教授
    劉永坦是中國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祖籍湖北武漢,1936年12月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逆合成孔徑雷達研究中,發展了運動補償理論,並針對大寬帶信號提出了全系統的補償技術,成功的實現了對運動目標的雷達成像。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坦1959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後。歷任該校副教授、教授。從事雷達研究工作。七十年代先後研製成功單脈衝雷達延遲式接收機和聲表面波脈衝壓縮系統。
  • 郝吉明院士牽頭中國工程院2020院地合作重大項目正式啟動
    (會議現場 繆 毅攝)2020年10月29日,中國工程院2020年院地合作重大項目「雲南鋁矽產業綠色發展戰略諮詢研究」在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雲南研究院會議室召開項目啟動會暨專家諮詢會。雲南省科技廳廳長董保同、雲南省科學技術院院長侯樹謙、雲南省科技廳規劃處處長張紅雲、基礎處處長黃彩芝、高新處副處長蔣躍金等出席。會議由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束洪春主持並致辭。
  • 北科大3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7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我校材料學部三位院士謝建新、毛新平、張躍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大批鋼鐵科技人才立足崗位、思考實踐,開拓創新,為行業科技進步發揮積極作用
  • 9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附詳細名單)
    7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王運敏、毛新平、 劉正東、李衛、張躍、邵安林、嶽清瑞、唐立新、謝建新九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鋼鐵材料與冶金工程專家。1990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系金屬壓力加工專業,2001年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鋼鐵冶金專業並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鋼鐵研究總院特殊鋼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工。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武義:金屬製品行業改造提升促發展
    嘉益:智能製造 創新發展走進浙江嘉益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金工進口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引人注目,工作人員只需在一旁操作,機器人就開始整齊劃一地「動」起來,一套套杯體在機器人「手」中順利完成生產。在不斷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同時,浙江嘉益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著力提高創新能力,經營好自主品牌。公司通過在上海成立創新中心,與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培養技術人才,進行技術創新,成功研發多款產品,為企業發展提供新動能。該公司品牌ONE2GO已在淘寶、京東等線上平臺銷售,品牌MOM將瞄準日本市場進行推廣。今年,公司將在產品研發生產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
  • 首屆CCF中國軟體大會在渝召開 千餘位軟體專家齊聚山城
    首屆CCF中國軟體大會在渝召開 千餘位軟體專家齊聚山城 2020-11-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圳先進院與6院士團隊合作:建國際化新藥產業研究院和公司
    深圳先進院與6院士團隊合作:建國際化新藥產業研究院和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1-12 16:28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