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北科大3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2020-08-08 北京科技大學

7月31日

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

我校材料學部三位院士

謝建新、毛新平、張躍

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大批鋼鐵科技人才立足崗位、思考實踐,開拓創新,為行業科技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其中,新晉兩院院士作為行業學科帶頭人,科技傑出代表,為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提供堅強支撐。

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研究決定,授予王運敏、毛新平、劉正東、李衛、張躍、邵安林、嶽清瑞、唐立新、謝建新(按姓氏筆畫排序)等9位院士 「『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院士簡介

謝建新,1958年6月14日出生,男,漢族,湖南省雙峰縣人,材料加工工程專家。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1991年日本東北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十三五」國家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主要從事金屬凝固、加工和熱處理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在交通運輸與航天航空關鍵鋁材擠壓加工,高性能特鋼、銅合金和銅鋁複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藝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開發和工程應用等方面取得較多重要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均為第一完成人),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201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發明專利90餘項,專利實施企業20餘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1965年6月1日出生於湖北鄂州,男,漢族,湖南省常德市人,壓力加工專家。中共黨員。2006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現北科大教授,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湖北省科協副主席。

長期從事先進鋼鐵製造流程和高性能鋼鐵材料研究。主持規劃、設計了我國第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國家「七五」重點工程)—珠鋼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以及我國第一個以半無頭軋制工藝為主要特徵的第二代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的代表工程—漣鋼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主持研究基於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微合金化技術、開發出系列高性能產品,構建了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產品體系。實現Ti微合金鋼工業化生產,探索出具有我國資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鋼製造技術路線。研發薄規格熱軋板帶成套製造技術,闡明薄規格熱軋板帶從中間產品向最終產品轉化的發展方向。提出高品質特殊鋼板帶製造新的技術路線。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出版專著2部,分別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魏壽昆冶金青年獎和首屆傑出工程師獎。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躍,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出生於湖南郴州。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武漢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2年2月-1987年9月,為武漢科技大學助教。1987年9月-1993年10月,為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10月-1995年10月,為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後、副教授。1995年10月至今,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1995年)、博士生導師(1998年)。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資助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2001年1月-2002年2月由JSPS資助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2002年10月-2003年4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

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再次熱烈祝賀

我校三位院士

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打call吧!

相關焦點

  • 喜報|北科大材料學部3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7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我校材料學部三位院士謝建新、毛新平、張躍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大批鋼鐵科技人才立足崗位、思考實踐,開拓創新,為行業科技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其中,新晉兩院院士作為行業學科帶頭人
  • 9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附詳細名單)
    7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王運敏、毛新平、 劉正東、李衛、張躍、邵安林、嶽清瑞、唐立新、謝建新九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2002年—2006年,在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學習,畢業後獲得博士學位;2003年—2013年,在廣鋼集團CSP應用技術研究所擔任所長;2007年—2013年,在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擔任副總經理;2013年—2014年,在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研究院擔任常務副院長;2014年—2019年,在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研究院擔任常務副院長;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
  • 我國又一重量級成就獎公布!9位院士登榜,其中3位還來自同一所高校!
    7月31日,中國鋼鐵工業&34;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部三位院士謝建新、毛新平、張躍榮獲&39;十三五&34;。,新晉兩院院士作為行業學科帶頭人,科技傑出代表,為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提供堅強支撐。
  •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院士榮獲NACE科技成就獎
    侯保榮院士榮獲NACE國際頒發的科技成就獎。美國納什維爾時間3月27日晚7點,全球最大的腐蝕國際組織——NACE(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主辦的2019年國際腐蝕大會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院士榮獲NACE國際頒發的科技成就獎。
  • 謝毅院士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謝毅院士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15-03-1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18日晚,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歐萊雅基金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5位傑出女科學家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名列其中。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她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乃實至名歸。這對中國古生物學來說非常重要。」20多位來自中科院、自然博物館及高校的中青年科學家與年輕學子親歷了這一盛況,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 喜報!樹熊數字門店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年度最佳數字...
    11月20日,樹熊數字門店受邀參加了由艾媒諮詢主辦的「2020亞太新經濟大會」,並斬獲大會頒發的「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年度最佳數字營銷平臺」大獎。據悉,「亞太新經濟大會」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諮詢集團打造的行業品牌活動,被譽為「行業發展風向標」。
  • 喜報!我院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在京接受表彰!
    喜報!我院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在京接受表彰!上海112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接受表彰!我院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金秋十月末,來自世界各地的近
  •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有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喜報】《力學學報》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
    【喜報】《力學學報》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中文科技期刊支持項目 2020-12-22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召開,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長期致力於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傑出科學技術工作者,獎金100萬港元。
  • 喜報| 中航規劃總院榮獲「航空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喜報 | 中航規劃總院榮獲「航空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2020-01-0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 彭士祿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彭士祿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他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第一完成人)、為國防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榮譽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獎項。
  • 湖南大學一學院先後產生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9日上午,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陳政清、鄭健龍歡聚湖南大學,參加該校舉行的院士顧問聘任儀式暨土木工程學院「十三五」規劃研討會。湖南大學新任黨委書記蔣昌忠、校長段獻忠先後為馬克儉、周福霖、周緒紅、聶建國、鄭健龍等5位不在該校工作的校友院士佩戴校徽,並頒發學校顧問的聘書。  此次受聘的5位院士以及在湖南大學工作的陳政清院士都為土木工程學科的著名專家。
  • 【文旅要聞】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有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會間,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葉恆強院士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電子顯微學研究領域五十餘年來的辛勤耕耘,以及對中國電鏡事業發展壯大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上圖 朱靜院士為葉恆強院士(左)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 長天能環榮獲「2020『北極星杯』 鋼鐵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稱號
    北極星大氣網訊:11月26-27日,「第三屆工業煙氣深度治理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11月26日晚,同期進行的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評選頒獎盛典上,湖南中冶長天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長天能環」)憑藉在鋼鐵煙氣治理行業的技術實力及眾多業績榮獲「鋼鐵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稱號,長天能環總工程師劉昌齊代表公司登臺領獎。
  • 喜報| 九江1人1集體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
    喜報 | 九江1人1集體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我省1人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8人6集體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其中我市國家能源集團九江發電有限公司檢修部技術組熱控專業工程師肖麗、都昌縣愛心媽媽協會分別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江西上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