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金秋十月末,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古脊椎動物學工作者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愛好者們,聚集在落基山麓的鹽湖城,出席2016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美國當地時間10月29日晚,在美國大酒店舉行了盛大的古脊椎動物學會2016年度年會的閉幕晚宴暨頒獎儀式。頒獎典禮的壓軸戲,是由古脊椎動物學會新任主席頒發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該獎今年的得主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

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是以兩位已故哈佛大學教授的姓氏冠名的;羅美爾(Alfred S. Romer)是著名的教育家和脊椎動物形態學家,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則是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新達爾文主義綜合系統學派的奠基人之一)。該獎項旨在表彰在古脊椎動物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享譽全球的資深科學家。在張彌曼之前,已故中科院院士、古脊椎所第二任所長周明鎮曾於1993年獲此殊榮。因此,中科院古脊椎所成為世界上繼哈佛大學、德州大學(奧斯丁)、堪薩斯大學之後,擁有兩位該獎得主的學術機構。這充分顯示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國際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張彌曼曾任古脊椎所第三、四任所長,是蜚聲世界的古魚類學家,她是英國林奈學會外籍會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於2011年和2015年分別榮獲芝加哥大學、美國自然博物館吉爾德研究生院榮譽博士學位。頒獎儀式上,古脊椎動物學會主席大衛·泡立詳盡介紹了張彌曼的學術成就與高風亮節。當張彌曼登上領獎臺時,全場起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張彌曼用字正腔圓的牛津英語做了簡短風趣的答謝致辭,頻頻引起臺下的掌聲與笑聲。

宴會結束後,堪薩斯大學榮退教授、2014年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得主舒爾茨興奮地指出:「我與彌曼1965年相識於斯德哥爾摩,而且是師出同門,她是我最敬重的同事。她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乃實至名歸。這對中國古生物學來說非常重要。」20多位來自中科院、自然博物館及高校的中青年科學家與年輕學子親歷了這一盛況,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她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乃實至名歸。這對中國古生物學來說非常重要。」20多位來自中科院、自然博物館及高校的中青年科學家與年輕學子親歷了這一盛況,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 中國古生物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現年8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古生物學家張彌曼與其他四位出色的女科學家共同獲此殊榮。大會授予張彌曼的頒獎詞是:「她在化石記錄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開啟了對水生脊椎動物如何適應陸地生活的新見解」。1995年,張彌曼還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頒獎典禮上,張彌曼的演講簡潔幽默,5分鐘的演講中出現了法語、英語、中文、俄語、瑞典語。張彌曼簡單介紹了學術研究經歷,並沒提到自己60年來為了科學研究付出了什麼。
  • 【轉載】中國女科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張彌曼當晚在獲獎致辭中表示,「非常榮幸獲得這一獎項,我從60多年前開始接觸古生物學,感謝國內國外的同行夥伴們多年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在演講中,張彌曼院士用英文講述了自己的研究生涯,並感謝了自己的同事和家人,特別是自己的女兒。  張彌曼現年82歲,是蜚聲世界的古魚類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第三、四任所長。
  • 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3月22日,在法國巴黎,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前發布的評獎消息中說,張彌曼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觀點。  張彌曼當晚在獲獎致辭中表示,「非常榮幸獲得這一獎項,我從60多年前開始接觸古生物學,感謝國內國外的同行夥伴們多年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 【中國新聞周刊】張彌曼:尋找魚化石之美
    身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古脊椎動物領域最高獎「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榮譽、聲望對這位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學家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這一次,突如其來的「走紅」還是讓她有些不習慣。  「真的是大吃一驚。」她講起話來輕言細語、慢條斯理,「我真的沒做什麼,沒什麼特別的。」
  • 張彌曼:尋找魚化石之美
    張彌曼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董潔旭 攝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符遙  從巴黎領獎回來後的第3天,張彌曼準時出現在位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辦公室裡。她謝絕了幾乎所有媒體採訪和活動的邀請,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3月22日,張彌曼接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張彌曼:用一個甲子的時光解密遠古化石謎團
    、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林奈學會外籍會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彌曼女士。張彌曼回憶,但年少的懵懂並沒有阻擋張彌曼一顆求實求真的心。  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期間,張彌曼接受魚類學家伍獻文先生的建議,選擇古魚類研究,從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內的四足動物起源過程。
  • 天津師大鄭連斌教授榮獲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
    11月29日,2020年上海人類學學會學術年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天津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鄭連斌教授作為2020年「人類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出席會議。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鍾英華,研究生院、生命科學學院相關負責同志以及鄭連斌教授團隊成員參加會議。
  • 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榮膺「中國化學會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
    "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由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設立,旨在表彰為中國電分析化學的科技創新和學科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分析化學工作者。由本領域專家提名,不定期評選,在每三年一次的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上公布和表彰。
  •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登太空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時間: 2012-03-31   來源: 科學網   作者: 海嶼 王贛駿從太空回來,在愛德華空軍基地登陸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
  • 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行2019頒獎大會—新聞—科學網
  •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北京時間9月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8月30日晚投票選出了本屆奧斯卡4位終身成就榮譽獎得主,華人巨星成龍榜上有名,而這也是他首次獲得奧斯卡獎!而這也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資深電影剪輯師安娜-寇茨(Anne V.
  • 傅恆志院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感言「既光榮又慚愧」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報導)11月3日,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傅恆志和瀋陽鑄造研究所總工程師謝明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這是我國鑄造界的最高榮譽。迄今,西工大已有周堯和、傅恆志兩人獲得該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