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恆志院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感言「既光榮又慚愧」

2021-01-08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報導)11月3日,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傅恆志和瀋陽鑄造研究所總工程師謝明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這是我國鑄造界的最高榮譽。迄今,西工大已有周堯和、傅恆志兩人獲得該項榮譽。

2013中國鑄造周活動開幕式現場

傅恆志院士獲得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同時,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張伯明、山東大學邊秀房教授,分別獲得「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

在頒獎典禮上,西工大長江學者、中國鑄造學會第九屆理事長黃衛東宣讀了致傅恆志先生的頒獎詞。其中寫道:「您,為教育興國奮鬥不已,崇德治學,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您,堅守科技報國之志,始終站在材料研究的最前方,高瞻遠矚,開創了多個領域的新篇章。如今,您依然耕耘在西北、東北和中原的高校,滿腔熱情的工作在科研與人才培養的第一線。」

黃衛東宣讀致傅恆志院士的頒獎詞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院長李新亞,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彥敏共同為傅恆志院士頒發了獎盃和獲獎證書。

傅恆志院士獲得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接受證書和獎盃

傅恆志在獲獎感言中深情說道:「面對這樣的榮譽,既光榮又慚愧。光榮,是因為自己幾十年來所做的微小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與鼓勵;而慚愧的是,我對傳統的鑄造行業,的確沒有做更多的工作,我感到很慚愧。可喜的是,這些年來,鑄造學界是新人輩出,創新不斷,預祝我們國家鑄造之花,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徵程中,開得更加鮮豔更加繁茂。」

傅恆志院士獲獎後發表獲獎感言

傅恆志,1929年8月出生,材料及冶金學著名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1950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機械系,195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畢業,1962年蘇聯列寧格勒工學院研究生畢業,獲副博士學位,歷任西北工業大學鑄造教研室主任、科研處處長、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1986年任陝西省航空學會理事長。1987年任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兼常務理事,1993年後任常務理事。1991年任中國材料研究會常務理事。1993年當選國際高校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同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在凝固理論和新材料加工方面有重要貢獻。在非平衡凝固理論、亞快速定向組織及組織超細化、高溫合金、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組織與性能、電磁約束成形定向凝固技術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研究。他寬以待人、嚴於律己、誨人不倦,以科學家的膽識和魄力,對促進材料和加工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作為我國鑄造屆的年度盛會,「2013中國鑄造活動周」除此次頒獎典禮外,還通過大會報告、論文評比、分組研討、產業展覽、參觀企業等,共同探討當代鑄造科學的研究和應用。活動吸引了國內外鑄造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代表共600多人。

獲獎者在主席臺就座,接受與會代表的祝賀。左起為:邊秀房、謝明師、傅恆志、張伯明

與會代表認真參會

據悉,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為表彰在當代鑄造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國鑄造行業發展過程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鑄造工作者,自2011年起,設立「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與「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旨在推動我國鑄造科技進步,促進鑄造產業發展。首屆「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授予西工大周堯和院士,首屆「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授予清華大學柳百成院士和東南大學孫國雄教授;第二屆「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授予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慶春教授,第二屆「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授予西安交通大學陸文華教授。

相關焦點

  • 沈昌祥魏道政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梅宏任理事長
    沈昌祥魏道政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梅宏任理事長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01-1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
  • 高山流水 惺惺相惜丨傅恆志、張豈之兩位學界大師的世紀一「握」
    87歲的傅恆志院士像往常一樣,拄著拐杖向辦公室走去。路上,一幅報告會的海報引起了他的注意:「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豈之教授報告會」,熟悉的名字勾起了數十年前的回憶,上世紀80年代,當傅恆志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時,張豈之正是西北大學的校長。同一時期同樣的經歷,讓兩位中國的材料學大師和歷史學大家相互欽佩,惺惺相惜。傅院士當即決定全程參加報告會。
  • 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鍾萬勰獲得終身成就獎
    昨天,以「數字仿真,鑄造工業之魂」為主題的第16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暨第2屆中國數字仿真論壇在德清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500餘位來自兩院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工礦企業的學界泰鬥、業界精英參加。
  • 傅恆志院士向學校贈書 書香使者傳播校園智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學院教授傅恆志向西工大捐贈圖書儀式在這裡舉行,「今天,我把自己的書籍贈送給學校,心中既高興又很榮幸。」當日上午,學校黨委副書記陳建有,圖書館、校史館、材料學院、黨委宣傳部等單位負責同志和師生代表等,共同見證捐贈的溫暖時刻。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她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乃實至名歸。這對中國古生物學來說非常重要。」20多位來自中科院、自然博物館及高校的中青年科學家與年輕學子親歷了這一盛況,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頒獎典禮的壓軸戲,是由古脊椎動物學會新任主席頒發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該獎今年的得主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  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是以兩位已故哈佛大學教授的姓氏冠名的;羅美爾(Alfred S.
  • 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榮膺「中國化學會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
    "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由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設立,旨在表彰為中國電分析化學的科技創新和學科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分析化學工作者。由本領域專家提名,不定期評選,在每三年一次的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上公布和表彰。
  • 佛山首位全職院士葉恆強獲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珠江時報訊(記者/李年智通訊員/宋詞)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季華實驗室葉恆強研究員受邀出席「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並作專題報告。會間,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葉恆強院士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電子顯微學研究領域五十餘年來的辛勤耕耘,以及對中國電子顯微鏡研究事業發展壯大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傅恆志院士眼中的師昌緒:師老是我的老師也是朋友
    1月14日上午,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西北工業大學校友、中國材料學界泰鬥、兩院院士師昌緒獲此殊榮——這位已年過九旬的「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再一次成為焦點。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金秋十月末,來自世界各地的近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會間,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葉恆強院士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電子顯微學研究領域五十餘年來的辛勤耕耘,以及對中國電鏡事業發展壯大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上圖 朱靜院士為葉恆強院士(左)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人物】傅恆志
    傅恆志,男,漢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開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 楊振寧獲終身成就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在求是科技基金會創立25周年之際,今年的「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97歲的楊振寧。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楊振寧表示,他還記得1993年在查懋聲先生的家中與陳省身等幾位科學家商量設立這一獎項的情形。他參加過歷次求是獎的頒獎,對1996年屠呦呦獲獎、2011年張首晟獲獎印象深刻。
  • 楊振寧獲「求是終身成就獎」,對於他的科學貢獻,丁肇中等人曾經...
    97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9月21日晚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25年來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查濟民1994年創立。有關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坊間議論從未間斷。
  • ...獲「求是終身成就獎」,對於他的科學貢獻,丁肇中等人曾經這樣評價
    97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9月21日晚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25年來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查濟民1994年創立。有關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坊間議論從未間斷。
  • 張春霆院士榮獲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網站連續運行二十年
    9月27日,在上海開幕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上,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授予張春霆院士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所取得的重要學術成就和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9/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季羨林獲獎,卻說:「提到翻譯,我感覺慚愧」
    9月的北京,溫煦的陽光照進解放軍總醫院的一間病房裡,身著病號服、精神矍鑠的季羨林說:「提到翻譯,我感覺慚愧」。  站在季羨林老先生面前的是中國譯協會長劉習良和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吳志攀。他們在病房舉行了一次特殊的頒獎儀式,授予季老「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