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惺惺相惜丨傅恆志、張豈之兩位學界大師的世紀一「握」

2021-01-08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傅恆志、張豈之兩位學界大師的世紀一「握」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9日電趙珍 鄭真 郭肖 董泉潤 攝影記者 張海蘭 盧致宇 張阿嬌)初冬的上午,空氣略帶幾分寒意。87歲的傅恆志院士像往常一樣,拄著拐杖向辦公室走去。路上,一幅報告會的海報引起了他的注意:「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豈之教授報告會」,熟悉的名字勾起了數十年前的回憶,上世紀80年代,當傅恆志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時,張豈之正是西北大學的校長。同一時期同樣的經歷,讓兩位中國的材料學大師和歷史學大家相互欽佩,惺惺相惜。

傅院士當即決定全程參加報告會。當天下午,他提前趕去會場,迎接老友的到來。整場報告會,傅院士認真聆聽,全神貫注。報告會結束後,在校領導的陪同下,兩位老人相互攙扶,走出會場。

     

臨別時,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緊握雙手,久久不願鬆開,令人動容。

憶往事,敘當下,感慨萬千。細柳微風,蒼松翠柏,無不見證了這次跨越世紀的交談。

     

這一握,彰大國之志,巍巍高溫合金之巔意更濃

這一握,跨世紀之交,萋萋人文思想綠洲草更盛

兩位大師的重逢,是思想與智慧的碰撞,是人文與科學的交融。

鬢髮如霜懷壯志

老驥伏櫪展雄風

耄耋滄桑心未泯

百戰歸來再相聚

     

西工大黨委書記張煒與張豈之、傅恆志二老

見面相敘 說不盡幾十年滄桑巨變

2016年11月17日,下午2:30,張豈之教授做客西工大翱翔名家講堂。會場上早已人頭攢動,同學們絡繹不絕地趕到會場,想要儘早一睹這位國學大師的風採。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同學們用經久不息的掌聲歡迎著這位老教授的到來。先生學貫古今、識通中外,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求學故事中,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趣味盎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張豈之先生在臺上講得精彩絕倫。

     

傅恆志院士在臺下聽得全神貫注。

     

     

他是一代材料宗師,是西北工業大學鑄造專業的創始人之一,培養出中國第一位鑄造工程博士,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質再分配和定向組織超細化的概念。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3項,省部級獎11 項,發表論文800餘篇,培養博士生50餘名,出版專著6部。

2013年,傅恆志院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他是一代國學大師,長期從事中國思想史、哲學史和文化素質教育研究,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和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學術研究及學術領導經驗,主持過多項重大、重要科研項目。主編、自著的著作有18部,2001年以來主編完成的有《中國思想學術史編年》(6卷)、《中國思想學說史》(6卷9冊,400餘萬字)、《中國歷史》6卷本。

2016年,張豈之教授獲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

     

他們曾並肩而戰,帶領著陝西兩所高校,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御風而行。

作為西北工業大學前校長(1984-1992),傅恆志深具戰略眼光,高瞻遠矚。在校長負責制的八年任期中,憑藉自己的留學教育背景、享譽國際的學術威望和社會活動家的交際能力,為學校打開國際交流的大門,把西北工業大學一次次帶出國門,推向世界。1985年以來,學校幾乎年年被評為「先進單位」;航空部組織的兩次對高等院校的教學評估,西工大均名列榜首;1992年國家教委公布的對全國高校科研的統計結果:科研經費西工大排序第四,獲獎數名列第一。

     

擔任西北大學校長(1985-1991)期間,張豈之勇於創新,引入合作辦學機制,轉變辦學思路,衝破條塊分割的體制束縛,積極開展橫向合作,帶領學校走出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路。在他的引領下,學校先後成立了經濟管理學院、文博學院、石油化學化工學院,辦學規模和層次極大提高。1988年,西北大學被原國家教委列為全國6所綜合改革試點院校之一。改革僅僅10年後,西北大學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人數6700多人,專業35個,校園建設生機勃勃。

     

他們共同見證了NPU&NWU的發展,見證了一代代西工大人和西大人的成長和成才。

憶往昔崢嶸歲月

回首崢嶸歲月,多數人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位於雲南省的西南聯大,但對於同時期存在於陝西地區的西北聯大卻知之甚少。在那段國家和民族的艱苦歲月裡,「西北聯大」真正成為了一所「飛機炸不倒、艱苦難不倒」的抗戰大學,被譽為抗戰烽火中的「教育聖地」。

人們更不知的是,西北工業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前身都是西北聯大的重要組成部分。

傅恆志院士曾自述:「埋首研究工作,不知老之已至。看看,還有這麼多工作需要去做,況正值空前大好時機,更當有所作為。來日雖已不多,願將它奉獻給我一生為之奮鬥的理想––共產主義。」

     

傅恆志青年時期

張豈之教授曾坦言:「西安即古長安,文化積澱深厚。我有機會在這裡的綜合大學教書,又有老師的指教,應當是最理想的職業場所,我於1952年底興致勃勃來到西安西北大學,當時西大百廢待興,生活艱苦,我沒有悔意。」

     

張豈之舊照

兩位大師用一生實踐著他們的自白。如今,二老雖已為教育名家、學術擎柱,仍為教育興國奮鬥不已,崇德治學,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

公誠勇毅,揚民族之重器

公誠勤樸,融世界之精粹

飛天巡洋,鑄大國之利劍

勤奮求實,強西北之威嚴

抗戰烽火,滾滾硝煙

風風雨雨,一路走來

從「壩上長夜古路燈火」的西北工學院到今天「逐夢藍天航空人」的西北工業大學

從「抗戰中教育聖地」的西北聯大到今天「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西北大學

攜手與共,執手前行!

                                                              (編輯:鄭真)

相關焦點

  • 傅恆志院士向學校贈書 書香使者傳播校園智力
    傅恆志向學校捐贈了《航空航天材料定向凝固》、《漫漫探索路》、《凝固科學技術與材料發展——傅恆志院士從教60周年科技論文選》、《先進材料定向凝固》、《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等5部著作。陳建有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向傅恆志表示敬意與感謝。他說,傅先生是西工大師生敬仰尊重的學術大師,今天,他向學校捐贈圖書,將對西工大傳承精神文化,進一步創新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劉家昌小蟲樂壇重量級大師 青歌賽世紀大相逢
    青歌賽不僅是選拔能歌者、普及樂理知識的講堂,更讓兩位華語樂壇的大師級人物在內地首次相逢。    論及六十年代流行歌曲的第一把交椅,必然要首推劉家昌,這個人稱「鬼才」的大師。劉家昌的作曲曲風很有個人特色,辨識度很高,以抒情擅長,早期他也是瓊瑤電影的指定作曲家,「月滿西樓」、「庭院深深」、「一簾幽夢」都堪為當時的代表作,創作「往事只能回味」一曲在大街小巷流行,更將他的成功推向了高峰,黃鶯鶯、劉文正……等人。「梅花」、「中華民國頌」、「國家」、「我是中國人」……等重要作品,這些歌曲每每在元旦、在宣慰僑胞的舞臺上堪稱為必唱的曲目,可見他的影響及貢獻有多大。
  • 傅恆志院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感言「既光榮又慚愧」
    黃衛東宣讀致傅恆志院士的頒獎詞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院長李新亞,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彥敏共同為傅恆志院士頒發了獎盃和獲獎證書。傅恆志院士獲得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接受證書和獎盃傅恆志在獲獎感言中深情說道:「面對這樣的榮譽,既光榮又慚愧。
  • 傅恆志院士眼中的師昌緒:師老是我的老師也是朋友
    1月14日上午,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西北工業大學校友、中國材料學界泰鬥、兩院院士師昌緒獲此殊榮——這位已年過九旬的「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再一次成為焦點。
  • 【人物】傅恆志
    傅恆志,男,漢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開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 長安佛教世紀論壇 8位世紀大師登壇讀"佛"
    ……在昨日舉行的「長安佛教世紀論壇」上,8位世紀大師在西安登壇讀「佛」,從不同角度暢論長安佛教,與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專家學者一起分享佛學的智慧。許嘉璐玄奘身上有許多現代人要學的精神「玄奘雖已離開1400多年,但當代人仍然可以從他的一生中受到啟發和鞭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昨日在論壇上做了專題報告。
  • 傅恆志院士從教70周年座談會順利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9月12日電(張豔梅 李曉利 攝影記者 盧迪)9月6日下午,紀念傅恆志院士從教70周年座談會在中興和泰酒店順利舉行。座談會伊始,參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傅恆志院士從教70周年紀念視頻。視頻講述了先生求學、從教的傳奇經歷,他傾注全部心血教書育人,於平凡之處見偉大,於細微之中顯精神。材料學院李金山院長和弟子代表陳瑞潤教授一同向傅院士獻花。
  • 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原標題: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微信、手機QQ搜索關注 DuoDaaMath每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兩位同時代的數學大師 蔡天新 太湖的西北和東南 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東部太湖流域人才輩出,誕生了許多位大師級的人物,猶如兩宋時期的鄱陽湖流域。
  • 傅恆志院士、陳一堅院士受聘西工大研究生翼鯤班人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傅恆志院士、陳一堅院士、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趙瑞君、研工部、研究生院、黨委組織部、學工部、人事處、財務處、國際合作處等職能部門領導及各學院黨委副書記、教導員與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中興通訊、中航技進出口公司、酷派集團、中航工業618所等相關掛職單位領導、翼鯤班校內外導師代表出席了結業典禮。
  • 認識20世紀法國設計大師(一)
    創立於1989年的Galerie Patrick Seguin(巴黎賽金·20世紀法國設計大師藝廊),位於法國巴黎著名的巴士底區。藝廊在巴黎展廳的面積為300平方米,由2008年普利茲克獎得主、法國當代著名建築大師Jean Nouvel(讓·努維爾)設計,裡面布滿了眾多20世紀法國設計大師的藝術品,其中包括:Jean Prouvé(讓·普魯維)、Pierre Jeanneret(皮埃爾·讓納雷)、Jean Royère(讓·羅耶爾)、Charlotte Perriand(夏洛特·貝裡安)、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
  • 方文山之於周杰倫 鄭楠之於華晨宇 高山流水伯牙與子期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而不是伯樂與千裡馬,沒有誰是誰的伯樂,只是通過音樂互相了解的知音。在2001年開始,周杰倫第一張專輯《JAY》開始,便稱霸了樂壇許多了,由他也開始了他獨有味道的中國風的年代。這兩位相輔相成,組成了那時候的黃金搭檔。華晨宇也是幸運的,在選秀十年,快男已逐漸衰弱的時候遇到了鄭楠。鄭楠本身是一個全才,詞、曲、編全能的音樂人,在華晨宇之前也幫許多歌手編曲過。特別是臺灣的歌手,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都出自他手。比如最早的SHE的《中國話》到林宥嘉的《傻子》。但是對於內地的觀眾而言,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鄭楠。華晨宇自己會作曲,唱功也不錯和鄭楠的合作了兩張專輯,口碑很好。
  • 山東兩位女中學生摘世界記憶大師桂冠
    三天比賽時間裡,世界各國腦力記憶高手共同探索人類記憶技術的極限,其中來自山東大學金諦文化交流中心迅通腦力戰隊的參賽選手高戊凡、薛雅文雙雙獲得「世界記憶大師」榮譽證書,在本屆大賽山東地區僅此兩位,實屬難得。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起學習、參賽的過程,濱州高三在校生高戊凡仍難掩激動的心情。
  • 大師賽馬克-威廉士出局 僅兩位前八種子過關
    網易體育1月16日報導: 2020年斯諾克大師賽繼續進行,首輪最後兩場較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威廉士2-6不敵賓漢姆出局,成為第六位出局的前八種子,凱倫-威爾遜則以6-2淘汰利索夫斯基。
  • 《致命魔術》兩位魔術師的世紀對戰,科學與魔術的對撞
    引言:諾蘭導演有著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致命魔術》就是他導演的經典電影之一,這部電影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依舊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手法,講述兩位天才魔術師的世紀對抗。該部電影在採用的表現形式上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在開始的倒敘手法上加上了插敘,並且電影又以日記來記述前因後繼,這樣可能光聽感覺並不亂,但諾蘭導演卻在裡面加上了「我讀你的日記得知了你讀我的日記」這樣場景來回交叉的場面,這就使得觀眾暈頭轉向,讓各位都以為自己看的時盜版電影,劇情怎麼一跳一跳的。
  • 《性愛大師》:懂得了高潮可是還弄不懂人心
    上周六,一場「談談性,說說愛——《性愛大師》新書對話會」請來了江曉原、小寶、張念、毛利四位嘉賓,對談性與愛。這部熱播美劇《性愛大師》的原著暢銷書,將人們的目光投向了兩位性愛大師的故事,想要問清楚的還是:「性」和「愛」到底什麼關係。正如書上寫到的,我們完全懂得了高潮,可還是弄不懂人心。
  • 野逸靈動任揮灑,高山流水覓知音——王樂知先生其人其畫
    「高山流水」出自兩千多年前中國賢人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九月」是畫家本人出生的月份;不言而喻,畫展名稱含有交流、切磋、期待之義。限於路途遙遠、運輸不便,展品僅僅匯集了藝術家近十餘年創作的三十多幅作品,且繪畫居多,書法少量,不過都是精心挑選之作。開展當天,紐約各界逾百位嘉賓應邀出席,反響熱烈。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2001太空漫遊》本文將以這兩部電影作為切入口,前兩部分解析塔可夫斯基和庫布裡克的不同電影表現手法,第三部分分析兩位大師在人文關懷上的趨同值得一提的是,兩部電影中外星生物的形象都與其他科幻電影中相去甚遠,一個是海洋,一個是石碑,兩位電影大師不約而同地通過這種「留白」的形式,來打破觀眾的固有認知,比起人形、獸形等具體化的外星人更激起觀眾的猜想和思考。
  • 兩位國際大師聯袂打造視聽盛宴!交響雜技《四季》國慶空降濟南
    9月30日晚,兩位國際大師聯袂打造的交響雜技《四季》空降濟南,並將在國慶節期間連續在山東省雜技團上演7天,無論是交響樂的聽眾還是雜技的觀眾,這齣視聽盛宴都不容錯過。交響樂,往往被視為高雅的藝術;雜技,經常被看做歡樂的通俗表演。當高雅芭蕾舞與歡樂雜技融合,又將擦出怎麼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