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位專家學者「解碼」全面可持續發展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2 08:29:46 來源: 南方日報

舉報

  南方日報訊 (記者/賓紅霞 柳時強)11月21日上午,第17屆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開幕。本屆年會以「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以及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路徑和舉措,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首次面向全球觀眾提供在線直播。會議期間,近200位國內外財經政要、商界大咖及專家學者和400多位嘉賓和代表圍繞「新變局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機遇與挑戰」「WTO改革與未來的世界貿易體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碳定價機制」等議題進行討論。

  促進可持續性投資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國際金融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各國需要更多的流動性和資源來應對危機和促進復甦。他表示,全球公共金融必須關注最需要幫助的國家和行業,包括公共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專注可持續發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建議,要聚焦共同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持開放包容,推動營造良好合作環境;勇於開拓創新,激發合作發展新動能;堅持互利共贏,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周小川在視頻演講中特別提到了碳市場。他表示,要實現碳減排和碳中和就要明確激勵機制,而這個激勵機制應該來自於碳市場。

  IFF常務副主席黎曉宏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理論界,已經開始前瞻性討論疫後貨幣金融政策的「常規化」退出問題,「希望國際金融論壇發揮全球金融交流與合作、溝通與對話的國際平臺作用」。

  IFF理事會聯合主席、韓國前總理、聯合國大會前主席韓升洙也有著同樣的觀點。「我們不能夠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增長,而犧牲地球和人類的利益。這個重要的信息必須由國際金融論壇傳遞出去,金融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促進可持續性未來的投資。」

  深化改革開放推動WTO改革

  IFF理事會聯合主席、歐盟委員會首任主席、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表示,因為數位化進程的推進,「無形的全球化」正在進行。

  WTO副總幹事易小準同樣認可數位化這一趨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演變的進程,尤其是數位化的進程,從而倒逼世貿組織規則迎頭趕上。」

  當前經濟全球化儘管遭遇回頭浪,但仍會在曲折中上升,這一觀點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歷史證明,全球化市場會在螺旋式的發展過程中、在克服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新的發展。他認為,疫情將重塑全球化的未來形態。今後幾十年,經濟全球化將形成多級協調體系,特別在是國際經貿規則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過程中,將出現與WTO共同發展的雙邊、多邊協議。

  針對中國如何推進WTO改革,黃奇帆建議,要把深化我國改革開放作為推動WTO改革的堅實基礎。要推進要素市場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推進產業政策轉型創新,加快構建競爭型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加快推進規則的制度性開放,開拓合作共贏的新局面。推進要素市場改革,進而為產業鏈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

  統籌 黃穎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際金融論壇:專家學者「解碼」全面可持續發展
    本屆年會以「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以及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路徑和舉措,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首次面向全球觀眾提供在線直播。
  • 《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
    人民網上海12月30日電(葛俊俊) 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徐匯校區舉行。《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一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領銜主編,雲集了近200位在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耕耘多年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
  •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奧秘,《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
    實習記者 陳楊2020年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Bio-X研究院舉行。《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一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領銜主編。本書包括了17位院士團隊的工作成果介紹,雲集了近200位在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耕耘多年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
  •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奧秘 賀林院士新書在滬發布
    王斯博 攝中新網上海12月30日電 (郭琪 許婧)雲集了近200位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囊括了17位院士團隊的工作成果的《解碼生命》(第二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舉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民盟盟員賀林教授領銜主編。
  • 《解碼生命》時隔20年再版厚度翻三倍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再解...
    圖說:時隔20年再版的《解碼生命》厚度翻了三倍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再解生命奧秘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20年前,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書籍《解碼生命》(第一版)為國人認識和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方法和內涵,理解該計劃對於解開人類生命密碼的重要性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賀林院士《解碼生命》新書發布,陳群主委視頻祝賀
    該書由盟員院士賀林主編,雲集了近200位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囊括了17位院士團隊的工作成果。「在此,我向賀林院士和參與新書編纂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及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表示熱烈的祝賀。」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長、民盟市委主委陳群通過視頻向新書發布表示祝賀。
  • 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原標題: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智庫力量——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煙臺舉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陸海統籌重要舉措,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支持海洋可持續健康發展,以「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於
  • 近20位中外專家學者明天開始線上講授「行星科學」
    該期暑期學校共邀請了來自法國、德國、瑞士、義大利、瑞典、澳大利亞、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近20位行星科學研究前沿的著名專家學者授課,學校將提供一個獨特的平臺,在講授行星科學知識的基礎上,追蹤學科熱點和前沿研究。  該期暑期學校講課內容涉及行星科學的廣泛領域,包括宇宙化學、空間物理學、天體生物學、行星固體物理學以及行星地質學等。
  • 科學網—專家研討如何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
    專家研討如何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來自聯合國系統及國際組織、智庫學界及社會組織的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會議旨在研討如何將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以下簡稱SDG中心)建設成為高水平的國際科研機構,以更好地利用科學創新服務聯合國2030年議程。 會上,SDG中心籌建工作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就SDG中心的建設背景與籌建思路作報告。
  • 會議紀實 | 「解碼生命」的背後,是人類與疾病「較量」的強大武器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中,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超8000萬人受感染、近180萬人喪生,殘酷的現實似乎在提醒我們,人類對疾病的認識仍然只是冰山一角,進一步解鎖生命奧秘勢在必行。其中,一支由生命科學領域近200位知名專家學者形成的力量異軍突起,通過涵蓋基因組學、新醫學、遺傳諮詢、表型組學等多學科知識的《解碼生命》(第二版),為世界解開生命密碼帶來了新的認識和啟迪。  近20年前,《解碼生命》(第一版)一經推出,便引發人們廣泛關注。
  • 200多位國際國內納米和超分子專家齊聚青陽 探討交流學術發展
    200餘位國際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超分子化學、納米技術與非金屬礦產業的交叉融合」為主題,舉辦專題報告、開展深入探討,交流世界範圍內非金屬礦、納米技術、超分子化合物領域的最新學術成就、科學問題和技術發展方向。
  • 專家學者相聚成都縱論城市可持續發展
    舉報   陳丹雪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文雯  11月17日,第四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
  • 院士、「長江學者」、「泰山學者」……
    合作項目內容涉及海洋裝備、微電子、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等多位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高校,集中簽約規格之高在市南區歷史上尚屬首次。
  • 「魚類工業化養殖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9月18-20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和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共同承辦的中國工程院第124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魚類工業化養殖與可持續發展」在北京成功召開。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出席論壇並講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幹、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到會致辭。
  • 專家:人類近200年內的發展,在人類文明尺度下,根本就不是發展
    我們所要感謝的,當然是歷史長河中的所有人類,但是實際上,專家指出,人類的發展,現在的科技,其實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近200年。 想一想200年前的人們的生活狀態,那時候人們還是依賴於馬這種交通工具,水也是人們通過人力把水從井水中挑出
  • 多位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為生態文明建設支招,廣工承辦的這場會議厲害了!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覃偉中、廣東省水利廳廳長王立新、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徐進、廣東工業大學校長邱學青,和來自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國家溼地公園創先聯盟、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海珠區的多位領導,以及400多名專家學者、代表在廣州參加了論壇。
  • 多位專家齊聚玲瓏,綠色創新驅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2020年8月16日,綠色節能高性能輪胎材料行業重點實驗室第四次專家委員會會議在玲瓏輪胎總部招遠舉辦。實驗室自啟動以來,在各位專家和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為玲瓏、為國內輪胎行業提供了眾多的成果和思路:粘土膠、石墨烯、蒲公英橡膠、有機矽橡膠等各類新材料不斷推出;3D列印輪胎、非充氣輪胎、大飛機輪胎等新技術積極研發;雙A輪胎、阻燃輪胎、缺氣保用輪胎和賽車競技胎的高效上市,為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他們為可持續發展獻創意
    在此之前,和孫瑩瑩團隊一起,20個分賽場的900多位創新挑戰者們線上線下奮戰24小時,圍繞文化傳承、環境可持續發展、老齡化與殘障健康、太空藝術、重塑教育等多個主題,為可持續發展目標諸多領域帶來近200項具體的創新方案。20支團隊成功晉級決賽。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同時,他也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學習已有的國際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探討和找尋人工智慧共同的準則和規則,引導人工智慧健康發展。AI可持續發展初探索在開幕式之後的主題分享和分論壇中,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的各方代表從自身角度分享洞見,展示在AI治理方面的見解和成果,為AI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經驗。
  • 京東方榮獲2019「金責獎」年度可持續發展獎
    來源:新浪財經2019中國企業ESG「金責獎」評選於10月28日正式啟幕,經過近一個月的網上投票和專家會審,於11月27日完成全部評選流程,最終獲獎名單已全部出爐,並得到組委會確認。本次評選設置有最佳環境(E)責任獎、最佳社會(S)責任獎、最佳公司治理(G)責任獎、最佳責任進取獎、年度可持續發展獎、責任投資最佳銀行獎、責任投資最佳證券公司獎、責任投資最佳保險公司獎、責任投資最佳基金公司獎、責任投資最佳資產管理機構獎十個大獎,獎項候選名單是基於企業公開信息、新聞輿情等資料及權威資料庫綜合評估後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