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位國際國內納米和超分子專家齊聚青陽 探討交流學術發展

2020-12-03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3日,第十一屆國際納米和超分子化學會議暨第三屆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在安徽省青陽縣開幕。200餘位國際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超分子化學、納米技術與非金屬礦產業的交叉融合」為主題,舉辦專題報告、開展深入探討,交流世界範圍內非金屬礦、納米技術、超分子化合物領域的最新學術成就、科學問題和技術發展方向。

本屆會議、論壇由國際納米和超分子化學學術會議組委會主辦,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浙江地質礦產研究所、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生物質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來自國內外6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池州市相關部門及青陽縣領導凡各部門負責人、該縣在產礦山企業、規模以上非金屬礦深加工企業負責人共計3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當天的開幕式上,會議榮譽主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薩裡大學校長逯高清教授,會議主席、浙江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春暉教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礦物物理結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所黨委書記何宏平研究員,本次論壇主席、韓國教授Kim Yang和青陽縣委書記紀良才先後致辭。

此次會議、論壇將在青陽縣一直持續至本月16日結束。會議、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將分三個分會場圍繞非金屬礦物和相關材料的結構化學和模擬,非金屬礦/聚合物複合功能材料,非金屬礦和光、電、磁、聲、熱等先進材料,非金屬礦和新型化工、輕工、建材、能源、冶金,非金屬礦和現代農林牧漁業,尾礦、礦渣、固體廢棄物利用等議題進行學術交流。

國際納米和超分子化學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創立以來會議規模和關注度逐屆提升,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產學研結合日益緊密,是超分子化學相關領域的重要峰會,今年首次在中國召開,也是青陽縣在新時期首次承辦的專業學術性會議。

近年來,青陽縣緊緊圍繞「修身福地,靈秀青陽」的目標定位,立足豐富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科技引領非金屬礦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延續親商愛商的傳統,深入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現已成為皖南地區科技研發應用和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青宣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相關焦點

  • 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長春 「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nbsp&nbsp&nbsp&nbsp11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長春市南湖賓館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0119位院士齊聚探討海洋科技前景秦大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為更好的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可持續利用海洋,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形成條件和受控機制,釐清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因子和演變規律,建立「海—陸—天—空」四基綜合觀測網絡,發展新一代海洋觀測與監測技術,為國家海洋管理、開發
  • 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匯智醫藥科技創新 聚力健康...
    大會以「匯智醫藥科技創新、聚力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300餘位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齊聚港城,共議醫藥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大計。  大會主要內容有開幕式、江蘇省原創化學藥創新中心揭牌儀式、院士專家報告會、院士專家建言獻策座談會、中歐生命科學論壇、中美生物醫藥論壇、國際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產品展、項目路演與對接洽談、醫藥專家企業行等系列活動。
  • 行業精英齊聚國際碳材料大會,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
    疫情之下,大家格外珍視這次線下交流的機會!本次研討會旨在搭建一個企業、資本、用戶單位深度交流溝通的平臺,行業專家、企業大咖共謀合作、共話未來。邀請全球行業巨頭、頂尖科研團隊、學術代表及企業代表共同參會,進行科研學術交流的同時,促進行業繁榮發展。分論壇2:石墨烯新材料的應用探索和工業推廣的過程都要經歷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漫長時期,包括材料的創造期、尋求應用和商業化過程的蟄伏期,到最終創造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爆發期。第三代碳納米材料石墨烯(第一代富勒烯、第二代碳納米管)的發展,正在經歷這一過程。
  • 知名專家「雲」聚 共同探討神經醫學學科發展
    此次論壇,我們特邀了國內外眾多神經科學知名專家蒞臨線上,期望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以促進學科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基層神經外科醫師的理論水平,共推神經科學的發展。 拓視野 神經學科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線上 本次論壇為期3天,這是一次多學科相互交流、深度融合的盛會,除了主會場外,本次論壇將圍繞神經科學臨床及科研實際進行學術交流,以疾病、臨床需求為中心設置了21個分會場,主要涉及腦腫瘤、癲癇、運動障礙病、腦血管病、脊髓脊柱、神經介入、腦健康篩查與管理、顱腦解剖
  • 16國180餘名專家齊聚「龍鄉」嘉蔭 探討化石保護和文旅開發
    16國180餘名專家齊聚「龍鄉」嘉蔭 探討化石保護和文旅開發 2019-08-18 17:42: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一批院士專家、國內海洋領域專家學者、相關企業代表550餘人匯聚一堂,為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建言獻策。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海洋實驗室主任張偲主持。
  • 武漢大學這個論壇真高端,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名院士!
    1月7日-8日,學校舉行第一屆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論壇,包括2位諾貝爾獎得主、多名國內外院士及傑青在內的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珞珈山,交流和探討分子科學與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成果。他介紹了武漢大學和化學學科的歷史沿革與發展成就,並指出,武漢大學近年來堅持人才強校戰略,聚焦內涵發展,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今天的化學學科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舉辦此次高端論壇,旨在更好地聚焦科學前沿,為廣大教師與學子提供近距離感受大師風採、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
  • 眾多行業專家齊聚東莞 探討幹細胞臨床應用的「奧秘」
    日前,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的東莞市重大科普活動「幹細胞與再生技術臨床應用研討學習班」大型研討會在莞舉行,眾多行業專家齊聚東莞參與研討活動。研討會還採取線上直播方式,為學員科普傳授幹細胞與再生技術在臨床應用方面的進展。
  • 中國材料大會首次來廈舉辦 二十餘院士齊聚廈門
    包括20多位院士專家在內的約6000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與了這一全國材料界最具影響力的高水平學術研討會――「中國材料大會2018暨廈門國際材料周」活動。大會展示了當前材料界中國乃至全球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並使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家等建立更廣泛的聯繫。這是我市持續引進高端會展活動,推動會展業走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的又一次實效性行動。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以超分子化學作為研究基礎的很多領域發展迅速,配位驅動已經發展為現代構築超分子結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院士專家齊聚研討作物學科領域前沿問題
    本網訊 9月22日,恰逢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趙振東、陳溫福、萬建民、張洪程、胡培松、官春雲、印遇龍、鄒學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謝道昕;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等12位院士,20餘名國內作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湖南農業大學,研討作物學科前沿問題,共同探討加強作物學學科在科技創新引領中的作用,為切實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獻計獻策
  •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2020-12-0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搭建皮膚病治療新平臺 京滬魯國內知名皮膚名醫齊聚濟南中研
    搭建皮膚病治療新平臺 京滬魯國內知名皮膚名醫齊聚濟南中研 以「共享,共贏,共同發展」為核心理念,貫徹醫療聯動改革方針,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加強各級醫療機構之間溝通,整合醫療資源,推進醫聯體建設和發展,加快健康中國進程,由濟南中研皮膚病醫院承辦的「2017
  •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林探討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發展
    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英國等國家科學院的數十位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地理信息科學走向大數據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此次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主辦,以新時代大數據為背景,深入研討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應用以及校企創新合作。
  • 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
    原標題: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摘要】 專家稱,人類生活在核輻射無處不在的星球,其賴以生存的環境,比如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和吃的食物都可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來自法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學家Sabine Charmasson研究員,通過檢測海洋生物體內的汙染物質富集,對海洋環境汙染進行評估,告知公眾海洋環境汙染現狀。
  • 探討塑膠行業轉型升級,廣東企業代表和專家齊聚樟木頭
    樟木頭是全國最大塑膠原料重鎮,今年塑膠產業狀況如何、有哪些新趨勢和新對策?12月26日下午,200多名塑膠產業鏈企業代表、行業協會專家齊聚樟木頭鎮,在廣東塑金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周年慶典活動上進行了研判、交流和探討。
  • 最近,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等200餘名專家齊聚陝西,共商這件事!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Farhad Rachidi教授任技術委員會主席,電磁環境與光電工程實驗室主任石立華教授和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的Flavia Grassi副教授擔任技術委員會共同主席。來自中國、義大利、巴西、日本、美國、奧地利、德國、俄羅斯、瑞士、英國等十幾個國家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交流前沿學術成果,探討本領域發展前景。
  • 海南將大力推進運動醫學發展 保障國際性和國內重大體育賽事舉辦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8日消息(記者王洪旭)11月27日至29日,第十七屆國際骨科運動醫學與關節外科論壇暨海南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年會在海口召開,共設29個學術專場,運動醫學領域專家齊聚一堂,交流和探討前沿技術,為海南大力推進運動醫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納米醫學分論壇圓滿結束
    9月20日-22日,逾千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人才齊聚鵬城,在「醫工交叉、融合創新」的主題下,共同探討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在深圳會展中心梅花廳盛大開幕,由大會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研究員主持,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候任理事長及大會主席胡盛壽院士、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同志、承辦單位代表、深圳先進院樊建平院長等領導相繼致辭,各位領導對此次大會高度重視,希望本次會議成為促進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建設、加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與深圳的合作,推動生物醫學工程科研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和高端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