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林探討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發展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圖為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趙琳露 攝

中新網桂林11月15日電(趙琳露)11月15日,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市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英國等國家科學院的數十位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地理信息科學走向大數據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開展研討交流。

此次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主辦,以新時代大數據為背景,深入研討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應用以及校企創新合作。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主席克裡斯汀·海普克(Christian Heipke)表示,測繪地理信息科學在眾多領域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藉助廣泛的傳感物聯網、大量的數據資源,我們已處於大數據的核心,需要積極應對來自數據傳感、通信與存儲、實時分析與預測、從可視化技術到數據隱私與公民科學、數據開放和共享等全方位的挑戰。

近年來,廣西立足本地實際,在智慧城市建設、自然資源管理、農業生產、旅遊服務、應急救災等方面廣泛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取得了明顯成效。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俊華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加強測繪地理信息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支撐。衷心期待各位專家、各位來賓,結合廣西發展數字經濟、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和服務東協國際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熱點,多為廣西構建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組成的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鏈」、「產業鏈」出謀劃策,促使廣西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助推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議期間,中外專家學者圍繞「通過與物聯網的傳統和(或)非專用傳感器收集數據」「多維動力學大數據處理的理論與方法」「信息提取、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技術」「大空間數據網絡管理」「地理信息科學大數據智能和智能服務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創新應用」「大數據時代地理信息科學進展特別論壇」等內容舉辦系列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管理應用出發,探討展示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取得的最新進展與最新成果。(完)

相關焦點

  • 國產地理信息平臺信創發展論壇在南寧召開
    10月24日,「迎接知識與量子時代 建設地理信息智能社會—國產地理信息平臺信創發展」主題論壇在南寧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武文忠在論壇上致辭,現場專家學者就如何建設地理信息智能社會作了專題報告。
  • 蒼穹地理信息軟體平臺KQGIS V8.0正式發布
    7月26日下午,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主辦、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之「自主可控地理信息軟體助力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分論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行。來自政府、高校、企業等不同領域的行業領導、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圍繞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軟體平臺、國土空間規劃等話題展開交流。
  • 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含量不斷提高——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會場內,院士專家學者交流思想,共謀測繪科技創新發展;會場外,2020年第十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博覽會藉助測繪學會年會搭臺唱戲,一項項示人的測繪科技創新成果亮點頻頻,讓與會者盡情領略測繪科技帶給人們生活的巨大變化。有著60多年歷史的中國測繪學會,是我國測繪領域歷史長、規模大、具有影響力的科技社團,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吸引著全國測繪領域和測繪科技精英、創新人才前來參會。
  • 2020年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研討會圓滿召開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科學謀劃測繪地理信息質檢領域「十四五」規劃,推動質檢創新發展,12月29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研討會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會議邀請了8位質檢領域的專家圍繞準確把握新時期測繪工作「兩服務、兩支撐」的根本定位,堅持創新引領,推動測繪質檢與自然資源各項業務深度融合做了主題交流報告。
  • 測繪地理信息與導航高端論壇暨《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
    本次論壇由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測繪學報》編委會、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深圳大學、深圳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十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協辦。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出席論壇並致開幕詞,中國地圖出版集團董事長王寶民,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深圳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覃躍良分别致辭。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線上和現場共計536人參加開幕式並聆聽了大會的主題報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大會現場開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代表學校致開幕詞。湖北省譯協會長、武漢大學劉軍平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刻,各位嘉賓在雲端和線下相見,非常不易。
  • 第十一屆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科技信息...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講話。李維森高度肯定了科技信息網分會為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交流,繁榮測繪地理信息學術研究,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所做的積極貢獻。
  • 測繪專家中原「論劍」 兩名院士現場描繪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前沿
    11月18日,河南省測繪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焦作召開,來自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專業院校、科研院所、測繪地理信息企業的400多名人士濟濟一堂,研討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和產業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王家耀先後做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地理信息系統」「關於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專題報告,給與會者描繪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前沿。
  • 學術交流丨自然資源管理中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若干思考
    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邁向地球空間信息服務新時代,通過多平臺、多尺度、多解析度、多時相的空、天、地觀測手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全地域的時空信息服務[2]。因此,發揮測繪地理信息的專長,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科學手段和決策依據,是新時期黨中央和國家賦予測繪地理信息的新使命和主要職責,也是此次機構改革將測繪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資源管理的戰略要求。
  • 從數位化邁向智能化 測繪技術需要數據驅動
    10月28日,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軍在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上指出,從信息化測繪到智能化測繪是必然趨勢。陳軍提到,20世紀90年代起,經過數十年的科技攻關與推廣應用,測繪實現了從模擬測繪到數位化測繪的轉型升級,支撐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如今,數位化測繪的紅利基本用完。
  • 你真的知道什麼叫測繪地理信息嗎?
    從我們乘坐的地鐵、公交,到出門騎行的共享單車,甚至你手中的手機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的支持。然而你知道什麼是測繪地理信息嗎?北鬥衛星對於我國安全起著什麼作用?地下綜合管廊如何不讓馬路成「拉鏈」?共享單車和衛星之間存在哪些關係?
  • 科普| 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是什麼?如何下載?
    可快速關注我們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含義及種類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承載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數據、衛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種比例尺地圖,甚至聲像資料等等。
  • 方正科技出席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
    來源:北國網以「創新驅動、智能融合」為主題,2018年11月上旬,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理論與方法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會在山西太原舉行。自2004年以來,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四屆,是目前國內GIS(地理信息系統)領域最為盛大的學術研討會,千餘名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GIS領域知名企業的相關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的前沿、熱點問題以及我國GIS技術與應用發展方向,共同建設GIS美好未來。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代表團訪問美國、墨西哥
    日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代表團訪問了美國、墨西哥,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就合作舉辦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局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中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人員赴美參加學位培訓學習等達成廣泛一致,與麻省理工學院就舉辦中美地理信息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研討班進行了探討,與墨西哥國家地理院就資源三號衛星數據應用、支持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單位開展互利合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資訊 | 多位院士發聲:測繪科技必將邁入智能化時代
    陳軍提到,上世紀90年代起,經過數十年的科技攻關與推廣應用,實現了從模擬測繪到數位化測繪的轉型升級,支撐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如今,數位化測繪的紅利基本用完。測繪生產、服務與應用面臨著數據保障的實時化、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和服務應用的知識化等一系列重大技術瓶頸,制約著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陳軍說。
  • 鹿心社:促進攝影測量與遙感等測繪高新技術發展
    鹿心社指出,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測繪科技工作者相聚北京,交流地理空間科學研究最新成果,探討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最新進展,這對於和平利用地理空間技術和地理信息資源造福全人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對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領域取得成就與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我國專家學者多年來積極參與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術交流及合作的結果。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11月7日下午,由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辦,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在長沙舉行,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討行業最新動態,把握行業未來發展。
  • 重慶用好基礎測繪數據,助力城鄉高質量發展
    進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基礎測繪數據的合理運用對於智慧城市建設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利用本次項目取得的數據成果精度高、現勢性強等優勢,重慶市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在常態化運行、高效率服務等方面不斷發展,實現了覆蓋全市的信息資源空間整合與運用,支持重慶科學城選址等重大工程建設,用數據力量打造「智能谷」。
  • 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
    原標題: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摘要】 專家稱,人類生活在核輻射無處不在的星球,其賴以生存的環境,比如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和吃的食物都可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來自法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學家Sabine Charmasson研究員,通過檢測海洋生物體內的汙染物質富集,對海洋環境汙染進行評估,告知公眾海洋環境汙染現狀。
  • 省級學會 | 雲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舉辦「智能測繪」新技術交流會
    雲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會員單位及有關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18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旨在提升測繪地理信息單位高效作業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會議結合當前測繪生產技術不斷突破、創新,朝著智能化、集成化、多技術融合方向發展,同時地理信息成果跨行業應用的需求與日俱增,測繪地信行業價值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打造從數據採集獲取、數據處理建庫、數據加工平臺研發、地理信息平臺建設、成果應用系統研發、跨行業智慧應用研發等覆蓋地理信息應用的全生態鏈,同時更好的服務自然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