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科研創新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有效工具?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
讓我們用科技的力量,守護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
多國友人母語表白地球(測一測你聽懂了幾國語言?)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
形式:在線直播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達中/英文直播間
話題研討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
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
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南極冰川的融化,北極海冰的減少,極圈內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的升溫,我們每年暑期不斷襲來的酷暑高溫天或暴雨災害……
人類的各項活動影響著大氣環境和氣候,而地球環境的這些變化也影響著人類和生物的活動,從阿拉斯加海鳥的大批死亡,澳洲海域的珊瑚白化,到農作物的減產,乃至啤酒價格的飆升……
應對氣候變化已被列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而科研的創新為我們應對這一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地球真的在越變越熱嗎?
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
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
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氣候變化研究綜合了地學、生物、生態、化學、物理、乃至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和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專家的分享,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也期望通過合作與共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大咖說
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活動議程
論壇議程以現場實際為準,最終調整和解釋權歸論壇組委會所有
2020浦江創新論壇
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浦江創新論壇,歷經十二年的發展,始終關注創新網絡、未來趨勢以及青年力量,與智者同頻,與科技共振,同心共力推動創新全球化進程。
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嶄新起點上,第十三屆浦江創新論壇將於10月27日-10月30日在上海舉行。作為一場緊緊圍繞創新全球化的科技盛會,2020年度主題為「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開放合作,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撥冗參加本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