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2020-09-05 上海科技


如何利用科研創新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有效工具?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


讓我們用科技的力量,守護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


多國友人母語表白地球(測一測你聽懂了幾國語言?)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

形式:在線直播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達中/英文直播間


話題研討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


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


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南極冰川的融化,北極海冰的減少,極圈內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的升溫,我們每年暑期不斷襲來的酷暑高溫天或暴雨災害……


人類的各項活動影響著大氣環境和氣候,而地球環境的這些變化也影響著人類和生物的活動,從阿拉斯加海鳥的大批死亡,澳洲海域的珊瑚白化,到農作物的減產,乃至啤酒價格的飆升……


應對氣候變化已被列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而科研的創新為我們應對這一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地球真的在越變越熱嗎?

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

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

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氣候變化研究綜合了地學、生物、生態、化學、物理、乃至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和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專家的分享,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也期望通過合作與共治,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大咖說


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活動議程


論壇議程以現場實際為準,最終調整和解釋權歸論壇組委會所有



2020浦江創新論壇

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浦江創新論壇,歷經十二年的發展,始終關注創新網絡、未來趨勢以及青年力量,與智者同頻,與科技共振,同心共力推動創新全球化進程。


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嶄新起點上,第十三屆浦江創新論壇將於10月27日-10月30日在上海舉行。作為一場緊緊圍繞創新全球化的科技盛會,2020年度主題為「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開放合作,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撥冗參加本次盛會!


相關焦點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今晚(8月31日)19:30,浦江創新論壇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共同尋找守護地球的答案。讓我們用科技的力量,守護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地球真的在越變越熱嗎?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 浦江創新論壇主席徐冠華:青年的力量將塑造未來的無限可能
    圖為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科院院士徐冠華(新華網發)  新華網上海10月29日電(馮孔)10月29日,2018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召開。會上,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表示,青年的聲音是時代的最強音,青年的力量將塑造未來的無限可能。他呼籲青年人要在時代的巨變中牢記自己的信仰和使命,堅定對國家和民族的自信,立下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改變中國的志向。  徐冠華表示,浦江創新論壇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經經歷了十年曆程。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龔雯、張泉、何曦悅)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數字世界、智能社會、智慧生活加速到來。正在上海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拉開了一場思想盛宴,科學家與企業家在此同頻共振,從探索前沿技術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共謀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共創美好生活和無限未來。
  • 預告:未來(科學)論壇聚焦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目前還沒人知道它將如何收尾,而它給地球帶來的影響也還無法估量2020浦江創新論壇攜手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未來(科學)論壇1「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率先而來。8月31日晚,新民晚報全媒體將在晚間19時30分,為您帶來論壇的線上直播。讓我們一同用科技的力量,守護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
  • 2020浦江創新論壇 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
    2020浦江創新論壇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這次與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的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探討了人類應該關心的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問題。
  • 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確認出席2020浦江創新論壇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第十三屆)定於2020年10月22-30日在上海召開。今年論壇主題為「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來自全球的多位重磅嘉賓,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攜手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
  •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8月會議季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地球真的在越變越熱嗎?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 「科學天團」雲聚上海,頂級智慧賦能創新策源
    論壇「雲」集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陣容堪稱「史上最強」。這是特殊之年的一場世界級科技盛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正在共同面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嚴峻考驗。此時,人類「頂級大腦」的雲端相聚,無疑被寄予厚望——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東西方智慧將在上海交融、碰撞,為全球發展的未來播撒創新策源的種子。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最強大腦」緣何青睞上海?
    在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上,頂尖科學家和大家一起,關注人類當前與未來面臨的科技挑戰,發布最頂尖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聽到第三屆論壇召開的消息,不少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獲得者紛紛表達了來上海參會的意願。疫情讓主辦方不得不婉拒了大部分科學家的熱情,這些海外「最強大腦」將以在線形式雲端參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疫情之下,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與「上海擔當」
    這三天,「科學天團」的腦力激蕩頻上熱搜這三天,在浦江會客廳發生的星光璀璨的全球大聯動,呈現給世界跨越時空的信心與祥和的力量這幾天,秋意正濃的上海瀰漫著一股濃鬱的「科學的味道」。三天來,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探究中國科技力量崛起之路 2020鳳凰網科技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召開
    11 月 7 日至 8 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 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逆勢而起、砥礪前行的科技力量」,由京東贊助播出。論壇聚焦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之路,邀請了多位學界人士和企業領袖,以期凝聚各方智慧與共識,為大家深入剖析不尋常時期下中國科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中,嘉賓金句觀點頻出。
  • 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走進北美 助推中加兩國清潔技術轉移轉化
    多倫多當地時間5月16日,2017年浦江創新論壇·加拿大分論壇在多倫多會議中心舉行,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分中心籤約並揭牌。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副總領事徐偉、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創新與科技廳助理副部長格雷格·伍頓出席論壇並致辭,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創新與科技廳助理副部長格雷格·伍頓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分中心揭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駱大進主持了論壇活動。
  • 520,未來青年論壇見!
    百度百科截圖 其成立背景要追溯到2015年1月20日,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北京大學教授饒毅等組織創辦了未來論壇,這也是中國唯一的商學跨界的科學公益平臺。第二年未來論壇年會上,未來科學大獎正式宣布成立。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是攜手合作,依靠科學的力量,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還是以鄰為壑,各自為政?圖|WLF獨家全體與會科學家共同參與的「莫比烏斯論壇」,打破時間地域限制,讓科學家用三分鐘暢想和預判未來20年科學、宇宙和人類的發展態勢,形成一場持續42小時的最強大腦「科學馬拉松」。
  •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插上數學的翅膀 企業創新難題不難解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作為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10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興技術論壇 「數學與企業創新對話」,讓許多科技企業開啟了發現之旅:企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也許是因為少了一位數學家來幫忙。
  • 徐冠華:面對未來 更需聽取青年聲音、凝聚青年力量
    圖為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新華網上海5月24日電(凌紀偉)2019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5月24日在上海召開。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在致辭中說,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是浦江創新論壇專門為青年打造的論壇,是體現科技青年價值追求的重要窗口。徐冠華說,推動創新夢想,實現科學精神是青年最鮮明的特色。青年人身上更需要閃爍出金子般的光芒,堅持客觀真實,追求真理;堅持勤於學習,不斷求知;堅持不盲從潮流,不迷信權威;堅持科學誠信,科研道德。
  • 浦江創新論壇《平行未來的N次元》對話八院陸希:"你好,火星"
    《平行未來的N次元》是浦江創新論壇的深度系列訪談節目,旨在展現科學家、科技創新者、行業領軍人的前沿研究與熱點思考。結合近期熱點話題「火星探測」,節目邀請到航天科技集團八院509所深空總體室主任陸希做客訪談間,揭秘人類探索火星背後的科學技術與未來願景。
  • 雲南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和技術成果在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大放異彩
    10月22日至30日,以「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為主題的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雲南中宣液態金屬有限公司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和技術成果成為本屆浦江創新論壇的一道靚麗風景,在浦江創新論壇期間大放異彩。發布會上,宣威市人民政府與雲南巨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籤訂了《年產10萬平方米LED智能玻璃建設項目》協議書。
  • 程天權教授法治教育思想座談會暨浦江法治論壇雲讀書會之二十
    此次讀書會是浦江法治論壇雲讀書會系列的第二十講,由浦江法治論壇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院黨委書記程天權以及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郭建主講,浦江法治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城市與產業法研究中心主任朱國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