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和技術成果在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大放異彩

2021-01-15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10月22日至30日,以「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為主題的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雲南中宣液態金屬有限公司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和技術成果成為本屆浦江創新論壇的一道靚麗風景,在浦江創新論壇期間大放異彩。發布會上,宣威市人民政府與雲南巨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籤訂了《年產10萬平方米LED智能玻璃建設項目》協議書。

本屆浦江創新論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主賓國塞爾維亞總理分別發表視頻致辭。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等領導出席論壇。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董保同應邀與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院士等專家分別作主題報告。

本屆浦江創新論壇的主題為「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通過加強開放合作,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和合作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浦江創新論壇發出加強創新合作的「最強音」,創新是發展之道,合作才能共贏。

10月28日-30日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暨首屆世界技術經理人峰會(INNO-MATCH EXPO)作為今年浦江創新論壇全面升級的代表性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今年的主題為「中國需求,全球揭榜」,聚焦技術需求對接。

雲南代表團今年是唯一被特邀參加的省份,其餘參會大多為國際、國內大型企業、各省科技廳組織的企業。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民營企業被列為雲南館此次參展的重中之重,並全面展示了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和技術,包括:液態金屬導熱片、導熱膏、導熱矽脂系列產品;液態金屬3D筆、電子筆產品;液態金屬熔接材料、光伏系列產品;液態金屬導電滑環、液態金屬電纜連接;液態金屬骨科外固定支具;液態金屬相變散熱產品、液態金屬限流器、液態金屬可攜式制氫;液態金屬印表機、電子標籤、柔性板及工藝品;液態金屬LED智能玻璃等。

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文志向前來參觀的人員詳細介紹了液態金屬參展的系列產品和項目技術、匯報了液態金屬近期技術成果轉化情況及市場開拓情況,並接受了《中國企業報》的採訪。

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文志向前來巡館的上海市委常委丶副市長吳清等領導詳細介紹了參展的液態金屬系列產品

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張弟向前來參觀的人員介紹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

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對外合作處副處長張劍波(前排左二)向外國友人介紹液態金屬骨科外骨骼支具

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文志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

10月30日上午公司在上海市展覽中心M4會場舉行了雲南省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發布會由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靜教授主持。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阮朝奇,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副院長許健,曲靖市委常委、副市長谷超靈,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上海大學陸文聰教授等領導和專家,聯想集團、卡秀萬輝新材料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參加了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劉靜教授向前來參加發布會的受邀嘉賓介紹了液態金屬的概念、中國液態金屬團隊在世界的領先性、液態金屬全新工業的發展情況,以及近年來雲南在液態金屬產業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劉靜教授主持發布會

雲南邁特力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曲靖第一人民醫院運動與關節科主任張勇向大家介紹了液態金屬外骨骼產品技術來源、項目背景及項目實施主體雲南邁特力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概況,張勇表示液態金屬外骨骼具有低溫軟化、及時熔塑、穿戴方便、固定牢靠、輕便透氣、透X射線、富有彈性、理療康復、支持定製等特點。它的系列產品,包括指骨、掌骨、前臂、頸椎、胸腰椎等,產品覆蓋全身各部位,目前已經成功用於臨床,接下來雲南邁特力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還將繼續致力於開發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原創型普適性醫療產品。

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鄧中山圍繞近年來備受業界關注的液態金屬晶片散熱技術,介紹了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雲南靖創液態金屬熱控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業在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液態金屬流體冷卻與液態金屬相變熱控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以及產業應用情況。

科省科技廳副廳長阮朝奇表示,液態金屬自2014年通過科技入滇引入雲南後,省委、省政府對液態金屬產業高度重視和支持,現在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下一步科技廳將進一步強化措施,全力推進成果轉移轉化,促進液態金屬產業更好更快發展。企業要拓展應用領域,在光伏熔接材料、液態金屬骨科產品、液態金屬相變散熱、液態金屬電力產品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業轉化,服務社會民生,使液態金屬產業持續做大做強。

發布會的最後一項議程是合作協議書的籤訂,在發布會受邀嘉賓的見證下,宣威市人民政府與雲南巨晶新材料有限公司雙方本著友好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下簽訂了《年產10萬平方米LED智能玻璃建設項目》協議書。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阮朝奇,雲科院副院長許健,曲靖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谷超靈,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宣威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勇,中宣公司董事長楊應寶,廣東巨晶公司總經理伍金正參加籤約儀式。

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前排右一)與雲南巨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周濟安(前排左一)籤訂《年產10萬平方米LED智能玻璃建設項目》協議書

至此,公司在上海市展覽中心舉行的雲南省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取得圓滿成功。

「雲南館」參會團隊合影

相關焦點

  • 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舉行發布日期:2020-11-11 15:57瀏覽次數:1次2020年10月30日,作為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的兩場發布會之一,雲南省液態金屬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和需求發布會在上海市展覽中心M4會場舉行,本次發布會也是雲南省代表團參加
  • 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柔性感知機...
    11月21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所主辦,雲南靖創液態金屬熱控技術研發有限公司、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柔性感知機器大賽在曲靖市隆重舉行。
  • 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異軍突起
    ■科技彩雲南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波)因為一個「科技入滇」項目的成功引進,使雲南液態金屬產業異軍突起,液態金屬系列產品開始批量供應市場,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液態金屬是一大類多金屬合金材料,在常溫下呈液態,具有沸點高、導電性強、熱導率高等屬性,主要有高效散熱、電子印刷、3D列印等用途,可廣泛應用於工業、軍事、航空航天、醫療、家庭等領域。
  • 「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
    雲南網訊(記者 蔣貴友)11月21日上午,為期兩天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一屆中國液態金屬機器人技術大賽」在雲南省曲靖市開幕。來自中國科學院、軍委科技委、中國航天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6家機構、企業、院校的5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和推動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未來及中國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發展。  大會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劉靜致開幕詞。
  • 【人民網】首屆「液態金屬」論壇在宣威舉行 已建成世界首條油墨...
    宣威將成為國際頂尖的液態金屬產業研發中心,液態金屬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  據了解,本次論壇屬全國首屆,主辦方是宣威市委、宣威市政府、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辦單位為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
  • 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確認出席2020浦江創新論壇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第十三屆)定於2020年10月22-30日在上海召開。今年論壇主題為「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來自全球的多位重磅嘉賓,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攜手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
  • 雲南宣威市液態金屬產業園項目開工 重點發展液態金屬合金材料等...
    雲南網訊(記者 李銀髮 通訊員王正花)1月18日,宣威市液態金屬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液態金屬產業園是宣威市委、市政府打造液態金屬谷的近期目標,計劃用2年時間,結合城宣威市南片區「兩區共建」整體城鎮化項目和浦發行扶貧發展基金支持,新建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新建專家公寓樓、辦公樓2萬平方米,建液態金屬省級「五中心一委員會」,年產500噸液態金屬生產線。
  • 「很好用」的液態金屬走進生活
    而被唐女士讚不絕口的液態金屬「外骨骼」項目只是液態金屬應用的一個代表,該項目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所雙聘研究員、液態金屬首席科學家劉靜團隊,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勇教授團隊共同研發而成,是液態金屬在生物醫學材料方面取得的原創性突破,歷時近2年,現已研發出可適用於全身骨骼的外固定產品系列。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龔雯、張泉、何曦悅)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數字世界、智能社會、智慧生活加速到來。正在上海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拉開了一場思想盛宴,科學家與企業家在此同頻共振,從探索前沿技術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共謀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共創美好生活和無限未來。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形式:在線直播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 「中國液態金屬谷」在珠江源蓬勃崛起
    而被唐女士讚不絕口的液態金屬「外骨骼」項目只是液態金屬應用的一個代表,該項目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所雙聘研究員、液態金屬首席科學家劉靜團隊,雲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張勇教授團隊共同研發而成,是液態金屬在生物醫學材料方面取得的原創性突破,歷時近2年,現已研發出可適用於全身骨骼的外固定產品系列。
  • 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今晚「雲上見」!用科技力量守護地球
    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形式:在線直播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達中/英文直播間利用模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50年後地球的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模式或政策舉措又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發展能源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汙染?國際貿易流動與碳排放以及空氣汙染物的流動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 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走進北美 助推中加兩國清潔技術轉移轉化
    多倫多當地時間5月16日,2017年浦江創新論壇·加拿大分論壇在多倫多會議中心舉行,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分中心籤約並揭牌。來自中加兩國政府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清潔技術行業、金融與投資界、高科技園區與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及媒體界的代表共150餘人出席。論壇主題為「構建清潔技術轉移生態鏈」,旨在推動中加兩國清潔技術轉移轉化,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浦江創新論壇已成功舉辦9屆。今年,第十屆浦江創新論壇將於9月23日至24日在滬舉行。
  •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插上數學的翅膀 企業創新難題不難解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上,作為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10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興技術論壇 「數學與企業創新對話」,讓許多科技企業開啟了發現之旅:企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也許是因為少了一位數學家來幫忙。
  • 宣威打造「中國液態金屬谷」
    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文志說,通過新技術來引領未來,科技引領未來,科技引領生活。液態金屬電子電路印表機、液態金屬手寫筆、液態金屬3D等項目,已經取得一些市場,同時也實現一些收益。宣威利用區位優勢和創新驅動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順利完成多家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同時開展科技創新,開創新型能源品牌產品。
  • 2020浦江創新論壇 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
    2020浦江創新論壇首場線上論壇順利舉辦!這次與國際知名期刊《自然》、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傾力打造的未來(科學)論壇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探討了人類應該關心的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問題。
  • 雲南:《鎵基液態金屬》國家標準榮獲全國有色金屬技術標準優秀獎...
    雲南:《鎵基液態金屬》國家標準榮獲全國有色金屬技術標準優秀獎一等獎發布日期:2020-11-24 14:27瀏覽次數:5次2020年11月3日,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在浙江省桐鄉召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有色金屬協會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 夢之墨革新電子製造技術 全球首創液態金屬印表機
    在今年第八屆中國納博會上,來自北京的夢之墨將攜帶自主研發的「液態金屬電子增材製造技術」系列產品亮相展會現場,展示液態金屬的神奇魅力。 什麼是液態金屬? 一般而言,金屬在常溫下呈固態。而液態金屬是一類多金屬合金的新興功能材料,在常溫下呈液態,具有沸點高、導電性強、熱導率高等特點,其製造工藝無須高溫冶煉、環保無毒,近年來的突破性成果被認為是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可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先進位造、智能機器與傳感、熱控能源、生物醫療、航空航天、軍工國防、教育與文化創意等領域。
  • 2020年,中科院這些科研成果令人矚目,有液態陽光、新冠疫苗等
    近日,經專家評選和網友建議,中科院確定了2020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和科技創新亮點成果,這些黑科技都有哪些呢?下面帶大家盤點一下。先來看看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1.千噸級「液態陽光」合成項目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該項目發展了兩項催化技術,電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綠色甲醇,集成創新了液態太陽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藝裝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該項目將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進行轉化,首次將太陽能規模轉化為液體燃料,提供了高壓輸電之外的太陽能利用新途徑,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全新技術。